職場:冷靜應對裁員風波

學識都 人氣:2.04W

進入2008下半年,企業人事動盪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不少企業正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裁員。但是,被裁者的出路問題卻少有人研究。這些人不只是暫時沒了飯碗,還要承受殘酷的事實所帶來的心理傷害,更重要的是,萬一被裁員,你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嗎?

職場:冷靜應對裁員風波

經歷裁員

24小時走人,補償一個月工資,失業半年,這幾乎是所有被裁員工的真實生活寫照。“成爲被裁員工的確不是件什麼光彩的事情,現在想起來,真像是一場夢。”說這話時,張琴琴的臉上沒有一絲微笑。

3年前,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公司裁掉了21名員工,張琴琴也是其中之一。她在2000年進入那家公司,從做內部網站編輯開始,一直到設計部副總監,“本來以爲依照公司戰略規劃,發展壯大應該是遲早的事。”張琴琴對公司的做法不但詫異,而且倍感受挫。“說實話,那時我快蒙了。不是我的錯,但就是沒有了工作。”

“記得公司裁員前一天,部門裏還開過會,目的是穩定人心;第二天卻被告知,上頭決定,不打算髮展我們部門了,所以只能請我們這些‘能力非常強,出去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的人離開。”“臨走那天,被裁員的人都可以領印着公司字樣的紙袋,裝上自己的物品帶走。我一個都沒用。都不是公司的人了,拿那個算什麼。”

雖然已經擺脫了當年裁員時的心理陰影,但在內心深處,張琴琴依然渴求一份安逸、穩定的工作,“不求高薪水,只要公司不再裁員。”

 面對裁員不慌張

一旦被裁,該怎麼辦?有關職業指導專家提醒,被裁員工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眼界要放得開闊一點,不要一味怨天尤人;第二,千萬不能就此否定自己;第三,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第四,被裁員之後,不一定馬上就去找工作,不妨藉機重新思考一下今後的職業發展之路。不管情況如何混亂,你都永遠不要忘記,你的職業生涯要比大多數公司的壽命長。最終,你的目標不僅是找到另一份工作,而是要找到更適合你的工作。

專家建議,被裁後必做的10件事是:1.調整心態;2.靈活思路;3.聯絡朋友;4.重新定位;5.充實自己;6.更新簡歷;7.尋找機會;8.耐心等待;9.增強自信;10.放眼未來。

而作爲在職員工,更是時刻都要有職業危機感。除了學習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專業技能,還要積累一些可轉換技能,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這些技能是許多崗位必備的。比如技術人員,隨着年齡的.增加,所掌握的技術可能落伍,如果具備一定的可轉換技能,就可以轉行從事行政、管理等工作,使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斷拓展。一旦被裁員,將來在就業時會相對容易些。

遭遇裁員不吃“虧”

目前,很多企業的大規模裁員大多屬於經濟性裁員。所謂經濟性裁員,是指企業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不得不用裁員的方式來緩解經濟壓力。經濟性裁員是有程序的,不能說聲裁員,員工就得馬上走人。按照《勞動法》和《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被裁減人員;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經過與員工的協商,用人單位應根據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但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照1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這裏,法規所規定的是最低補償標準。

其中有幾種人是列在被裁員工之外的:患職業病者;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患病或負傷者;處於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中的女員工。

如果所在公司在裁員風暴中並沒有按照這些規定去做,侵害到員工的權益,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助於法律。

裁員,不要冷酷到底

“只要不違法,企業完全可以決定員工的命運。”誠訊國際諮詢公司的資深顧問吳衍璋說,但是,從人性化的管理角度來說,被裁員工需要的是一種“人文關懷”,冷冰冰的裁員方式已經不適用於現代企業的人事管理。裁員後,企業適時引入離職員工心理輔導、再就業支持等服務,可以降低“裁員事件”對被裁員工產生的心理激盪,幫助他們以平穩的心態面對現實。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讓被裁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這種“人文關懷”,還可以增強留下來的員工對公司的信心。

站在被裁員工的立場看,遭受裁員本身心理壓力一定很大,如果此時企業能夠對這些員工進行心理輔導和再就業幫助的話,無疑是給予了一份“精神補償 ”。在這方面,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鑑,比如:請獵頭公司爲高級職員謀求相應的職位;如果員工3個月內還找不到新工作,公司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機會等。這不僅可以化解被裁減員工的怨氣,也有利於重振低下的士氣。目前,國內的一些企業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