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學生職業規劃三篇

學識都 人氣:1.75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我們又將迎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份職業規劃。那麼一份好的職業規劃是怎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職業規劃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大學生職業規劃三篇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1

職業塑造人生,人生需要規劃,創造一片天空,讓我自由飛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工商管理系的選手田金玉。在這裏我將與大家分享我的職業規劃。首先明確一下我的職業目標職業經理人。

下面是我的第一步自我分析:在性格方面我是一個堅強獨立、責任心強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在與人交往中我還是一個友好善良、樂於助人的人。我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喜歡充實有意義的生活。然而我的性格也有一些劣勢的特徵,比如我缺少主見,做決定前猶豫不決;不夠成熟穩重,有時會衝動不理智。我會沉澱自己的性格調整自己的心態,達到那種淡然的心境。在360評估中通過家人、老師、同學、朋友對我的評價,讓大家可以全方位的瞭解我。通過權威的職業測評霍蘭德職業測試結果顯示,我是一個社會型、企業型、常規性的得分比較高的人。我還對自己的能力做了近一步分析,分析中發現我有較強的觀察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際溝通能力、創新冒險能力。這些都是成爲一名管理人才必備的能力。

接下來走進我的第二步環境分析。其中包括家庭環境分析、學校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家庭環境分析中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沒有受到父母太多的照顧養成我堅強獨立的個性,在外婆的嚴格教育下爲我鑄就了很強的上進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學校環境分析,我所就讀的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就業率已經進入全國五十強。我們學校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圖書館藏書量十分豐富,爲我們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社會環境分析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所以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目前我國管理類專業的從業量不是很大,但是對於高級管理類人才社會需求量還是很大。隨着中國企業的強大職業經理人的隊伍也一直處於快速增長之中,但是職業經理人發展於自於西方,中國職業經理人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選擇這個職業對我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職業認知中我對職業經理人職業職位做了進一步的瞭解,成爲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要具備四能、三素、雙贏、一心這4點。四能就是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三素就是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個性化因素。雙贏強調的是在處理公務、商務、事務中應結盟取勝。一心就是一心放在工作上,對事業精益求精。

再完善的的規劃沒有好的實施也沒有它的價值,所以實施方案至關重要。大學期間通過英語四六級,學好專業知識考取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畢業後五年爭取進入一家大型外資企業,我想我在這裏有充分的發展空間,我會以自己的能力成爲部門主管或經理。之後XX年我會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從中層到高層管理職位晉升,最終成爲一名職業經理人,實現自己成爲高級管理人才的夢想。

社會是不斷變化的,而且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所以我會對職業規劃做出風險性的預測。這就是最後一步了評估調整。如果我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會繼續深造進行考研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就業後沒有管理類職位做我會做一名高級商務祕書學習管理工作。之後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晉升最終完成我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

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個人的職業規劃我想同樣是這個道理,因爲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誰有生活的理想和實現的計劃,誰就有好的情節和結尾,誰便能寫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不管我的職業規劃實現的過程是何等的艱辛,我堅信通過我的拼搏,我會有個成功的職業人生。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2

據各類文獻資料研究顯示,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效果並不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職業規劃教育的內容與課程過於陳舊,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面臨着新的發展機會,利用互聯網實現與教育事業的結合,豐富職業規劃教育的內容與課程,開闢出新型的教學模式與體系,對於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大有裨益,指引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就業,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一、現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及影響因素

(一)現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

1、職業規劃偏離實際,缺乏目標性與整體性

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大多養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大學生很難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我國大學生忽略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由於大學的自主學習環境,大學生很難去了解、認識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

2、大學生角色定位模糊,自我剖析不足,不瞭解社會職業需求

大學生在角色轉變過程中往往會對自身定位模糊,他們很難做到自我剖析,不能透徹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與優劣勢。不僅如此,大學生對社會的發展與需求關注度低,不能及時瞭解和掌握社會所需人才和職業的.類型。

3、高校職業規劃教育缺乏系統性,測評體系不完善

我國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大多缺乏一定的系統性。授課教師主要是學校輔導員,其專業知識水平存在一定的短板,使得課程相對枯燥,實用性較低。與此同時,我國高校職業規劃教育課程還缺少專業的測評軟件,測評體系亟需完善。

(二)現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影響因素

1、客觀因素

(1)社會環境存在較多不良因素。大學生由高中相對封閉的學習環境進入到與社會環境有較大關聯的大學,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均處於建立和發展的時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同時也缺乏理性的判斷與自控,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幹擾,加之社會存在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初入大學的學生極易產生錯誤的、極端的價值觀念。

(2)職業規劃教育體系不完善。職業規劃教育不能僅僅開設理論教學課程,實踐教學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但是目前較多的高校並不能較好的開展實踐教學,指導力度不足,實習基地的建設也存在諸多不足,不穩定、缺乏層次和系統。在授課教師環節,高校具有濃厚的師資優勢,但是教師參與職業規劃教育的積極性並沒有充分的調動。

(3)家庭因素。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語與行爲對孩子都是有影響的,子女的職業意向受到父母職業態度的影響。父母在孩子的職業規劃中應起到輔助、榜樣、引導的作用,通過正確的方式科學的啓發孩子進行職業規劃。

2、主觀因素

當大學生畢業面對職業的選擇時,基本會表現出兩種傾向:一、過於自信,高估自身的能力,好高騖遠,對職業的選擇期望偏高;二、得過且過,以完成學業爲主要任務,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求很低,不在乎選擇的職業是否適合自己。

在各大高校職業規劃教育往往與就業指導混爲一談,甚至成爲了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部分或者延伸,授課內容偏離職業選擇,轉而成爲求職技巧的指導與學習的課程,甚至有的高校開設職業規劃教育僅僅是爲了舉辦職業規劃大賽。

二、“互聯網+”視角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策探討

“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爲基礎和出發點,藉助互聯網的優勢並充分發揮這種優勢,與其他的產業有機結合,逐步成爲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在這種經濟形態下,生產要素得到優化,業務體系進一步更新,商業模式得到重構,其最終就是要實現產業升級帶動生產力的發展,完成經濟的科學轉型與升級,增加社會財富。

(一)依託“互聯網+”構建在線教育模式

對於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高校可根據不同的年級制定不同的課程計劃與體系,將各種課程資源上傳到雲端供學生在線或者下載學習瞭解,同時學生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課程結束時,學生可以在線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這樣的在線教育模式不僅能夠解決高校師資緊張的問題,更具有較強的個性化,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具有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藉助“互聯網+”推行新型教學模式與方法

藉助互聯網技術推出職業規劃教育課程的網上模擬系統和互動系統,使得學生能夠在網絡虛擬的環境中進行逼真的職業規劃,體驗職業規劃及就業創業的過程。這就能夠通過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加了職業規劃教育的實踐性。

(三)基於“互聯網+”建立職業規劃教育平臺

基於“互聯網+”建立職業規劃教育的網絡平臺,對於授課、學生學習、實踐、交流、統計分析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此網絡平臺可包括以下模塊:

1、測評模塊。實現學生的在線自我職業測評,從心理學角度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的性格、氣質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等,並儲存學生的測評結果。

2、儲存模塊。學生進行進行職業測評後,系統自動儲存結果並形成專業的職業規劃報告,以方便後期查看和數據分析。

3、信息交流模塊。開設信息交流模塊,學生可以將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交到平臺,向同學和老師求助,實現全校師生在線交流。

4、求職信息模塊。設置求職專屬模塊並做好職業的分類,將各種社會上職業的需求信息進行發佈,以供學生選擇並進一步求職。

5、附件模塊。附件模塊主要提供一些求職技巧、簡歷模板等,可供學生自行下載,方便學生職業規劃過程中的需求。

三、小結

通過上文的分析,“互聯網+”已成爲各類產業發展所依託的強有力的平臺和技術,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事業關係到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對職業規劃教育進行模式和方法的革新是目前面對的較大的問題,高校需要抓住目前所具有的機遇,實現職業規劃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美好的未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蒙麗莎.低年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xx,(05):42+41.

[2]張麗麗.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構建思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xx,(05):124.

[3]宋文娟,楊因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運城學院學報,20xx,(02):84-87.

[4]王辰.獨立學院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及就業規劃指導工作思路[J].教育觀察(上半月),20xx,(09):73-74.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3

在現代社會中,有一個永恆的話題,那就是人才競爭,必須認清自身的實力,還要不斷的學習、改正、充實、完善自己。爲未來擬定一個方向,並朝着這方向勇往直前。有了目標,纔有奮鬥的動力。

二、自我認知:

1、優勢:專業的技術強勁,術業有專攻。就業高。這個專業人手不夠。

2、劣勢:對其他非專業知識的掌握較少。

3、機遇:國家政策開放,透明。進出口簡單。

4、挑戰:專科生會受到高學歷的影響,有的不招收專科生

三、職業認知:

1、家庭環境

慢慢地長大後,認識到應該改變自己,適應這個社會,不能一直依靠着父母。而且和睦的家庭,使我在外闖蕩具有了動力。

2、專業前景

①適於發展水產養殖許多水域未被開發利用。

②養殖種類的迅速傳播,提高了產量。

③先進養殖技術應用極大地豐富了養殖種類。

④人工繁殖理論的應用爲其供應大量苗種。

⑤高密度流水養魚、混養、綜合養魚等技術的出現爲養殖空間的擴大提供了可能。

四、職業目標:

1、近期目標

大一:通過英語B級和計算機一級。

暑假:找公司對自己的專業的實踐機會。

大二:上學期打好專業知識(考慮升本),下學期出去實習,磨練。

大三:畢業論文

2、中期目標

在獐子島一邊工作一邊深入學習,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內的工作,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瞭解工作的最新動態,時刻讓自己處在工作的最前沿。

3、長期目標

經過幾年的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還有腰包,帶着我的技術回我的老家,開始我人生的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