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反思四篇

學識都 人氣:1.16W

教學反思1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四篇

第一單元 分數乘整數

分數乘整數的知識基礎在於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及分數的意義及整數乘法的意義等知識。在課堂的開始環節,我對這些內容進行了一定的複習,再進入分數乘整數的教學。

分數乘整數的算法很簡單,在相乘時,分母不變,只把整數和分數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學這個內容時,我關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視,注意到圖形和算式之間的聯繫,在計算前充分讓學生感知畫、塗圖形的過程。因此,在後面計算方法的得出就水到渠成,比較容易了。再者,對“分數乘整數表示的意義”也有機的滲透,爲後面的知識打好鋪墊。

一堂課上下來,由於學生對內容比較容易接受,課堂上有了空餘時間。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比較清晰,但還存在的問題就是約分的環節,有些學生喜歡算出結果以後再約分,對計算過程約分還不願意採用。這一環節還應講深講透。學生可能對於這種在計算過程當中的約分,還是一知半解,對這樣約分的道理理解得不夠清楚。學習分數乘整數,學生在計算時肯定會遇到先約分後乘還是先乘後約分的問題。如果僅僅是爲得到一個正確的結果,那麼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無關緊要,只要不出差錯,最後都能得到正確結果。顯然,我們還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較高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那麼我們就必須讓學生明白到底哪種思路更合理,更有助於自己的後續學習。作爲分數乘法的第一節課——分數乘整數,形成先約分後計算的良好計算習慣,對於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速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分數乘法在過程中約分時,我給學生練習的題目是:1/10 ×5,並且列出兩種做法讓學生進行比較。但我覺得這道題並不能體現在計算過程中先約分的優越性。應該將題目改得稍複雜些,變成“13× 5/26”,並且和同學們一起比賽誰做得快。如果哪位學生是用整數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當然會很慢,當做得最快的同學展示自己的做法時,其他同學恍然大悟,深刻體會到計算過程中先約分,可以化繁爲簡。這樣,學生在做分數乘法時,不僅僅滿足於“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而是記住“能約分的要約分”這一要點。

教學反思2

第一單元 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一

本節教學內容是運用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的應用。它是分數乘法解決問題中最基本的一種。不僅分數除法一步解決問題以它爲基礎,很多複合的分數解決問題都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種解決問題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找準關鍵句,理清數量關係: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出題目裏的數量關係,找數量關係要從關鍵句入手,因此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通過細讀題目找出題中的關鍵句,抓住關鍵句,找到兩個相比較的量,弄清哪個量是單位“1”,要求的量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後,再根據分數的意義解答。在教學中,我強調以下幾點:

1.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強化理解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2.強化分率與數量的一一對應關係,並根據關鍵句說出數量關係。

二、強化等量關係,掌握解題方法

對於“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決問題的數量關係,理解起來並不是太難,關鍵是它是解決比較複雜的`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因此,強化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方法成爲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通練習題與例題,利用學生解決稍複雜的解決問題,並從中理解新舊解決問題的不同結構。

三、不足之處

不敢放手,課堂語言較囉嗦,師講得多,生講得少。

教學反思3

第一單元 《分數乘法解決問題二》

在備課時,我思考並確定了本節課的基本目標:不僅僅要體現分數解決問題的特點,更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基於上面的基本目標,在設計教學時,確定了:“淡化分類,強化對分數解決問題數量關係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養學生畫線段圖分析分數解決問題數量關係的能力”的教學思路。整個教學體現了以下幾點:

1、重視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教學中,教師在簡單的複習鋪墊後,馬上進入新課。例題教學時充分的相信學生,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儘量讓學生去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和積極表達,力爭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形式的開放活動中成爲學習的主人。使課堂真正成爲學生的課堂。

2、注重解題思路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

解決問題教學理當重視數量關係的分析和解題思路的梳理。本設計在分析例題時,先讓學生根據資料得到顯性和隱性的信息,然後藉助線段圖表示這些信息,接着讓學生分析每一步算的是什麼,最後再比較兩種解法的不同點。不僅使學生掌握瞭解題方法,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張揚,分析分數應用題數量關係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3、突出在生活中解決問題,展示數學的應用價值。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實際應用中學數學,不僅是一種理念,而應是我們實踐中的不懈追求。本設計中,通過解決“降低噪音問題” 、“心跳問題”等,能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動力和信心。在“獎牌數問題”這組練習題中,不僅有剛學的較複雜的分數解決問題,還有簡單的分數解決問題題和整數解決問題穿插其中。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交叉練習中,既鞏固了新知,又加深了對新舊知識的聯繫。

有待改進的問題:在引導學生對兩種解法的比較上,學生說的不是很清楚的時,不能及時地根據課堂的教學實際,改變教學策略,採取更加有效的引導手段,幫助學生弄清這個問題。

教學反思4

第二單元 描述物體的位置

“位置與方向”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具有了從方位角度認識事物的基礎,並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爲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瞭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爲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要讓學生多動手。不少學生會說但是一旦動手就錯,特別是對“東偏北,還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圖上標註某一地的位置等實際問題時,學生很茫然。我結合例一組織學生分組討論:1號在東北方向(或者偏東方向)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彙報交流時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如果學生提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則因勢利導,課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請學生描述1號檢查點的方向。教師說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的,也就是夾角較小的方位。如果學生不能想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師則以合作學習者的身份,提出建議:能不能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角的知識來幫助我們呢?引導學生根據方位和度數說出具體的方向。並強化練習還可以怎樣說:南偏東45度 、東偏北50度 、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過對比練習,學生能理解本課難點,會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