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課程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2.6W

隨着觀念的轉變,教師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英語新課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英語新課程教學反思

英語新課程教學反思【1】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這一專題的第一個視頻裏, 魯子問博士通過小組教學演示給我們展示了 “閱讀中的信息處理”這樣一個教學片斷.

這個片段裏,魯博士把閱讀文My first ride on a train分個兩個部分.

首先, 魯博士問學生是否有類似的體驗,如on a bus,從而激活學生已有信息.

然後,閱讀第一部分,回答兩個問題:What is the part about? What is it related to the topic? 在第一次閱讀之後,學生知道文章講camel,然後魯博士讓學生推測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els and train. 引導學生明白both are means of transport…carry goods…教師一開始不評價,然後讓學生繼續閱讀全文,驗證自己的推測.

在這個視頻裏,魯博士給我們顯示了閱讀的一種新的模式,主要給我們傳達了這樣一些理念:

一. 教師要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學生的閱讀心理.利用圖式理論激活學生已存儲的信息,積極調動原有信息去理解閱讀.

二. 閱讀理解過程不僅僅是一個信息解碼的過程,更是一個假設,推測,驗證和取捨的過程.

三. 針對不同的閱讀文,要有指導性地培養學生不同的閱讀策略,提升閱讀質量.不要在同一個層面上進行閱讀.比如這裏就顯示了閱讀文要注重篇章結構和信息的組織建構,要站在 “整體閱讀”的高度去理解文章.

在另外一個視頻中,魯子問博士對於如何處理理解閱讀中的生詞給我們做了精彩的示範.

魯子問博士給出一篇短文,其中下劃線的單詞是需要理解的生詞.短文如下:

Despite the frustrating years of dragging children out of bed and persuading them to go to school, young children have an internal drive to learn about their world and become industrious and productive individuals. Their educational eagerness and curiosity can either be stifled or encouraged by parents, teachers, and other adults.

魯博士首先讓大家通讀全文,理解它主要講什麼---children’s education.在激活了學生的知識背景的前提下,再讓學生理解生詞.

魯博士通過鼓勵,啓發,引導,幫助,參與,監控,適時的反饋與評價,出色地扮演了教師在生詞處理中的角色.他恰當地 “粗放經營”, 對不同的單詞做了不同的處理.

一.利用context來猜測詞義.

比如frustrating. 下文後有dragging children out of bed, 在這裏是一個negative word.而想到孩子們肯定那時是unpleasant.

又比如industrious. 在這裏,並不是和industry相關,而和work hard意思相近.

又比如stifled. 根據句子結構either…or…,猜測與encouraged的意思相反.

二.運用構詞法和句子成分來猜測生詞的意思和詞性

比如internal drive 首先處理drive,魯博士用充滿激情的體態語和啓發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在這裏的意思是sth makes you go forward,當學生說出motive,他指出這是名詞,即motivation,然後處理internal, 來自於in,和 inside相近的意思.

又比如eagerness 和curiosity .通過構詞法知道它們分別是來自詞根eager和curious.

從魯博士的精彩示範中,我們可以知道只要培養了學生一定的猜詞策略,讓學生在語境當中去理解詞語,學生是可以克服看到生詞難詞的焦慮和緊張,掌握更多的詞彙,更好的掃清閱讀障礙,更加有效的閱讀.

通過閱讀課程文本和觀看視頻,我對 “新課程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倡的理念和教學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

高中英語新課標擯棄傳統的read for language, 倡導read for information, read beyond language, focus on meaning.超越傳統的語言知識的積累,把語言上升到語用的角度.

高中英語新課標的目標突出了語言技能的重要性,強調在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前提下,着重培養學生理解與表達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強調用英文思維,用英語做事的能力.這是符合當今社會實際的需要,因爲我們面臨的是一個 “信息爆炸”的時代,靠單純的記憶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學會如何獲取,挑選,調取,整合信息,這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因此,我們的高考也非常注重考察閱讀能力,所以,閱讀的教學顯得至關重要.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要幫助學生養成符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也就是說要教會學生 “會學”,而不僅僅教會學生 “學會”.

高中英語新課標倡導的閱讀教學方法有:

一. 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技能,如略讀,尋讀,預測,猜測詞義,推理判斷,瞭解重要細節,理解作者意圖,把握全文結構等.

二. 以人爲本,爲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包括生詞處理策略,文本閱讀策略,圖示利用策略,選擇注意力策略,策略調控策略,文本利用策略,整體閱讀策略,信息分析策略,結構分析策略等.針對不同的策略,採取不同的活動.

三. 閱讀主要教學模式是PWP模式,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採取 “任務型教學”.閱讀前,要通過提問,頭腦風暴,概念圖,圖片討論等激活學生的原有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慾望.閱讀中, 可以通過設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任務,如略讀,尋讀,研讀,爲文章添加或選擇標題,判斷信息的正誤,爲文章的信息製作圖表等,積極調動學生開展有效閱讀.閱讀後,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改寫,縮寫,複述,討論,採訪,寫摘要等活動.

反思我的閱讀教學,有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一. 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技能.

二. 開展限時訓練,每天閱讀一兩篇,形成習慣.

三. 利用多種資源,採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利用觀看精美的相關圖片,話題討論,知識小競賽,調查,歌曲,視頻等來進行課前導入.閱讀中,注意設置難易相當,形式多樣的任務來讓學生積極參加.閱讀後,常常採用複述課文,角色扮演,討論,做報告等形式進行昇華.

比如學習SCEF Book3 Unit2 Working the land的Reading部分的A pioneer for all people,在導入部分我讓學生欣賞了<憫農>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教育了學生要珍惜糧食.在觀看非洲捱餓的兒童的圖片時,播放了Heal the world,啓發學生要學好知識,爭取以後爲解決糧食問題做貢獻.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圖片和標題的預測,略讀,分段研讀,填寫袁隆平的基本信息,然後進行了設置了兩個角色扮演的任務,一個情景是袁隆平參加湖南衛視何炅和謝娜所主持的<成人禮>,袁老贈送了青年人超級雜交水稻,假設你是主持人,用英文介紹袁隆平.另一個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節目曾經採訪了袁隆平.假設你是魯豫,對袁隆平進行採訪.事實證明,學生對這些活動很感興趣,在完成了相對容易的任務,獲取了大量信息的基礎之上,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當然我的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

1.雖然有培養學生閱讀策略的意識,但是培養得很不夠,尤其是整體閱讀策略,結構分析策略, 選擇注意力策略,策略調控策略等.

2.沒有做到每一堂閱讀都做出精心的閱讀設計, 閱讀教學模式有點僵化,不夠創新,使得閱讀效率不夠高.

3.堂上的閱讀課和課後閱讀缺乏一定的聯繫,顯得有點脫節.

4.閱讀訓練缺乏梯度和分門別類,缺乏良好的規劃.

5.有指導性地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課外閱讀不夠.

英語新課程教學反思【2】

一、立足校本,重視培訓

應該說,開展校本培訓和教研,是課改的重點之一,也是課改能夠順利進行,不走彎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手段之一。調研中我們看到,各校領導都把教師培訓工作放在首位,派出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地市級培訓。除此之外,他們更重視校本培訓和教研,提高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信心和能力。如開展新課程講座、教師論壇、觀摩課、研討課、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大賽,課件大賽、案例分析與交流、小課題研究、集體備課等活動,這些活動內容豐富,針對性強,講究實效。經過培訓和研討,轉變了教師的觀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提高了教師專業化水平。教師們明確了這次新一輪高中課改對於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深遠意義,加深了對於高中英語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教學原則以及教學評價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爲課改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新課程理念如春風細雨潤入到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爲中被逐漸接受,並滲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經過將一年的教學實踐,大部分教師對外研版教材的編寫思路、教學內容及教法,由很不適應到逐漸熟悉和適應,教學方式和方法在發生變化,有些教師還能夠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較大提高。

二、教與學方式的變化

隨着觀念的轉變,教師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隨之教學上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突出表現在:

(1)注重學法指導,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聽課中我們看到,教師們已經有意識的按課改要求上課,正在逐步進入新角色。在課堂中鼓勵學生探究和思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願望,注重爲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多數課堂上能體現新課程教學的理念,教師能選擇學生感興趣和貼近實際生活的話題,設計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課堂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如:有師生問答、採訪調查、討論或辯論,競賽,成果展示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學習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收集、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溝通和合作的能力,獨立思考、勇於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這些素養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2)任務型教學途徑爲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並有效踐行。多數教師能切實實行“任務型”教學方法。以話題爲主線,以任務爲中心,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實現三維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部分教師認爲外研版教材易讀性強,種類多,內容生活化,與時俱進,學習不感到枯燥,以任務爲中心,好操作,,學生活動多,體現“在用中學,學中用”的思想。任務的設計能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深入,形成“任務鏈”;語言技能的訓練,遵循先輸入,後輸出,先聽、讀,後說、寫的原則;通過小組討論,然後推舉代表陳述討論結果,完成終級任務;佈置後續任務,爲學生的後續學習提供動力。不少教師在設計任務時非常注意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能張揚個性,展現自我,又有利於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