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學識都 人氣:5.84K

文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2017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河南XX學院近幾年來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之一,其重要意義已深入人心,通過長期以來實踐活動經驗的積累,河南XX學院的暑期實踐活動已形成了以黨,團,學生爲平臺的組織體系,在總結以往實踐活動的經驗基礎上,在校黨委,校團委的支持和領導下,河南XX學院文法學院2017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員們前往新鄉市輝縣,鄭州市登封縣,靈寶市,信陽市潢川縣,許昌市許昌縣,焦作市修武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隊員們秉着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認真努力,團結合作,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受到當地村民和山區學生的讚揚。

一、活動組織實施及內容

(一)活動背景及籌備工作

爲響應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隊員們赴河南省各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院團委成立了2017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籌備小組。小組從研究課題的收集、確定,指導老師的配備,學生的報名審查、確定,志願者的報名、招聘、培訓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細緻的研究和討論,我院精心策劃了具體規劃及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時間,地點,形式,內容,人員,經費和指導老師,並在學生赴各實踐地點前召開了動員大會以及實踐培訓。

(二)活動目的

通過實踐,讓大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走出課堂,走出課本,走向社會,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成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以所學知識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三)活動基本情況

文法學院2017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涉及領域廣,活動內容豐富,它是在校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重要窗口。本次實踐活動共分爲兩個大組:普法支教組和調研組,其中普法支教組包含兩個小隊,調研組包含五個小隊,據統計,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隊員們共47人,而各組的志願服務時間也因實際情況的不同而不同 ,普法支教組深入南太行,在輝縣市南村鎮進行爲期一個月的支教普法活動,而調研組則根據本組隊員的家鄉所在地情況,使調研隊來到隊員家鄉進行爲期三天的調研。

二、團隊實踐活動成果

(一)“希望樹”學生黨員及積極分子支教服務隊

五年來,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三下鄉”志願服務團隊都會來到輝縣市南村鎮進行普法和義務支教活動。一批批熱情洋溢的大學生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給孩子們插上飛翔的翅膀,不僅給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歡樂,更在心靈上給與他們以家的溫暖和呵護。支教內容意在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瞭解到大山外面的多彩世界,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走出大山、造福家鄉。

(二)文法學院“曙光”學生黨員及積極分子普法服務隊

文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普法隊開展的活動是以輝縣市南村鎮劉家池村民爲對象的法律諮詢會,旨在調查這一地區的法制建設現狀,通過調研發現以下問題:村民法律意識滯後和文化水平偏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普法宣傳工作有待加強。因此需要從以下方面提高農民法律意識:1.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建設社會主義法制農村。2.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民接受法律教育水平。3.強化農村法制體系建設。4.加強農村立法工作,加強權力監督。5.探索符合農村和農民特點的普法形式。讓更多的人知法,懂法,用法,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和諧有序,法制觀強的村鎮,爲共建文明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三)文法學院赴許昌縣關於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的調研

文法學院赴許昌縣關於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的暑期實踐活動中,隊員們深入留守兒童家庭和學校進行對留守兒童現狀的調研,以掌握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況,以及受教育現狀等。給留守兒童一篇藍天,給他們一份愛與感動。通過更加客觀,科學地瞭解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有利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緩解父母的後顧之憂,促進農村安定穩定及社會和諧。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可以得到社會上的更廣泛的關注並得以有效的解決。

(四)文法學院赴信陽市潢川縣方言特色調研隊

該團隊致力於調查信陽市潢川縣方言與新鄉市方言、普通話的區別與聯繫,研究潢川方言發展演變的歷史。通過調研,該小隊總結出:潢川方言是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境內方言,屬於中原官話信蚌片,由於信陽地處鄂豫皖交界,潢川話詞彙糅雜西南官話、江淮官話與中原官話,並保留少量移民帶來的客贛詞彙,方言處於過渡帶。通過本次方言調查,以小見大,有利於以後研究我國方言地理學的發展演變過程和存在問題,從而探索出保護方言的.途徑,從地理信息科學的視角對我國方言地理學的發展提出建議,以促進方言地理信息學的形成則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五)赴焦作市修武縣關於教育資源分佈不平衡的調研

文法學院赴修武縣調研教育資源分佈不平衡的小隊奔赴焦作市修武縣五里源村和水寨村,對當地教育資源分佈狀況展開調研。此次調查過程主要以上門走訪與問卷調查爲主,事實踐隊員深入調查走訪教育資源的配置狀況,統計現代化教學器材使用情況。得出以下調研結果:1.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缺失教育公平2.農村教育結構不盡合理,導致要素間的功能失衡。因此調研隊通過討論與分析,提出以下建議:首先是轉變教育觀念,重視農村教學,改善農村教學條件;其次拓展教師發展的途徑,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促進交流,提高教師理論研究能力。

(六)赴登封縣關於村民法律維權意識的調研

文法學院大學生法律服務團隊赴登封縣開展法律援助問卷調查活動。此次活動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法律援助、法律宣傳等形式開展。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大多數村民法律維權意識比較薄弱,有的維權方式比較偏激。這些問題的發生主要是因爲村民們大多數情況下意識不到自身權益受到侵害,並且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法律渠道去維護,對法律相關知識瞭解比較少。由此可見,今後的農村地區更應該加大法律知識宣傳,要更加頻繁更加積極地進行宣傳,組織活動,長期作用下,一定能讓村民真正瞭解法律的作用。

(七)赴靈寶市關於農村婚禮儀式的調研

文法學院赴靈寶市關於農村婚禮儀式的調研隊奔赴靈寶,對當地的婚姻習俗展開調研。他們針對當地風土人情與不同年齡結構、工作層次的居民展開交流,尤其是從老人那裏瞭解到很多當地婚禮儀式的風俗。通過調研,實踐隊員們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和農村婚禮的熱鬧,這次的調研活動對他們來說有巨大的影響,也讓所有人深思。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選擇與自己文化沒有多少關係的西式婚禮也不願傳承中華的傳統婚禮儀式?寧願接受西方文化也不願承認傳統文化纔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也有它自己的獨特性與優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