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觀後感10篇

學識都 人氣:1.56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盜夢空間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盜夢空間觀後感10篇

盜夢空間觀後感1

夢中夢自有夢中夢,誰說夢中沒有夢?今天,這部電影就讓你知道夢中也有夢,而且還不止一個,同時也讓你懷疑自己的智商。

《盜夢空間》這部電影講述了柯布和他的團隊,穿梭於各個夢境盜取別人的機密、財富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好看、創新的電影(別人說的),自己看什麼都看不懂,就看他們,刷、刷、刷弄來弄去,最後回來,我看得自己眼睛都有幻影了。看完後我大腦“砰”的一下短路了——一片空白,大量信息飛一樣地奔入我的腦中,使人頭痛欲裂,卻又無法解答,真想馬上拿出手機看電影解析。天呢!地呢!太難看懂了!我這IQ只有50的小腦子,快炸了!所以這部電影你要IQ300才能觀看,不然——會短路!

使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便是柯布了。他應該也是一位十分優秀的築夢師,可因爲妻子不能再築夢。他給團隊請的築夢師的入隊條件也太變態了吧!兩分鐘內畫一個迷宮!我估計那名新築夢師的第一反應便是——大哥,你逗我呢!不過她也真是奇葩,還真給畫出來了,好像還是一個圓形的。更可怕的是後面的夢境,被改的簡直就像哪位大師畫出來的不可能的圖形一樣。比方說:你正在上樓梯,卻去到了二樓的牆壁上,這個牆壁卻又連着隔壁房間的天花板……Oh大哥,逗我玩呢?眼睛都看瞎了。

這已經很牛了,但更讓人琢磨不透的還是結尾。

他到底有沒有回到現實世界中?我認爲是的,他回來了,雖然他可以用陀螺來辨別,但最後這個導演不給面子,搞事情,不多留個幾秒看看陀螺到底倒了沒。所以我們必須另找線索——戒指。沒錯,就是戒指!他這個東西在夢境中是出現的,但在現實中是消失的。所以我認爲這是一個特別的道具可以明辨現實,可好像又不是,可又很納悶——那既然有了這個戒指又何必要用陀螺呢?

看完後的我甚至感覺,自己的世界也不真實了……想讓別人踢我一腳。

盜夢空間觀後感2

我是一個喜歡做夢的女孩,真正的夢。

不管是被忠實的鬧鐘驚醒,還是悠然醒來。總是習慣地回想一下:我夢到了什麼?美滋滋地重溫一下後才捨得起牀。因爲夢的存在,我感覺收穫了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幻的。可不管是哪一種,我都是自己的主人公,都牽動着每條神經,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從內心深處來說,我更喜歡夢中的世界——天馬行空,美好的,我會偷偷地懷念;恐怖的,我會慶幸這只是夢。

很早之前,讀過《科幻世界》中的一篇有關"夢"的小說。主人公不堪現實世界中的壓力,靠買來的一臺做夢機器發泄內心的不滿,找到做人的自尊。最後,整個人處在一種現實與虛幻交錯的混沌之中,走向滅亡。着實爲主人公的不幸心痛了好長時間。

《盜夢空間》的橫空出世,讓我對夢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思索。這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演員爐火純青的演技、環環相扣的情節、心思縝密的內在邏輯,讓你不得不相信它的真實存在。

影片以插敘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一開始,一身狼狽的主人公杜文被帶到了一位位高權重的老者那兒,當遲暮的老人轉動手中永不停歇的陀螺時,故事展開了。

老人叫齋藤,在商業上是個呼風喚雨式的人物。爲了竊取商業情報,他被一羣盜夢者盯上了。一層夢境不行,再加一層,就像負負得正一樣,齋藤迷惑了。可他畢竟是個老奸巨猾、警惕性、意志力超凡的人。一個小小的細節,讓他洞悉了一切都是夢境。任務失敗,杜文只得繼續逃亡。

沒想到這一次的任務,讓"受害者"齋藤想到利用盜夢者來在競爭對手身上種植意念,打垮對方。如何才能回家?這是杜文這輩子最大的夢想。被控殺害愛妻的的兇手能回家嗎?家中的兩個寶貝現在還好嗎?齋藤這個聰明的男人抓住了杜文的七寸。於是,一場交易達成了。

這不是個簡單的任務。杜文快找到了合作伙伴。其中,愛蓮的出現無疑讓這部片子增添了一抹亮色。愛蓮青春逼人,腦中充滿了稀奇古怪的想法,由她來充當造夢師再合適不過。用杜文的話來講,那就是"神乎其技".然而,也正是這個聰明的女孩走進了杜文的夢中,盜走了內心深處的祕密——美穎。

盜夢空間觀後感3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充滿奇特幻想的夢空間。

在這個夢空間裏,我們成爲了自己的造夢師,編織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夢空間,所有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念來自由支配。本來一個人就有一個夢空間,可是造夢的人多了,或許是當時心中相似的懵懂的意念,於是有的奇遇於同一夢境。

造夢是因爲有夢可做,或是出於一種強烈的意念,這種意念分不清好壞,不好把握,抑或被催眠受惑於別人的夢空間。在夢空間裏實現自己的慾望,無拘無束,讓人懷疑現實世界的真實,所以,人們都常留戀於那個令人着迷的夢空間中。

我,肯定也有一個可能自己不知道的但確實存在的夢空間,這個空間由多種不同意念所組成,由一層夢境進入另一層夢境,殊不知什麼時候走火入魔直接進入LIMBO層,那就永遠活在無休無止的幻境中了。

每個夢中的世界都是真實而又完整的世界,真實到必須藉助一些輔助的工具才能對世界作出判斷。所以我需要一個類似“小陀螺”一樣的“圖騰”來證明自己在不在其他人的夢裏。但是我卻不能證實是否在自己的夢境裏。

我常常作出一些反省,以此證明是否迷失了自己。在物慾橫流的世界,單純早已滿目瘡痍。其實打破夢空間,就像電影裏所說的有三種方法:音樂定時喚醒、墜醒、夢中死亡。

我所理解的“音樂定時喚醒”就是《論語》中所說的“五日三省吾身”,時常靜下心來,摸摸自己的良心,問問自己,無愧於天,無愧於人,無愧於己,心安則善矣。但我常常感到慚愧。“墜醒”就是在自己無法把握的情況下,別人對你提出的忠告或是一種教訓,讓你幡然悔悟,不至於迷失,就像我父母時常關心我要注意身體,多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夢中死亡”我不想多解釋,單從我的感受莫過於被心愛的人致命一擊,徹底打破那個美麗的童話般的夢境,回到現實。

夢空間對於我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什麼纔是“真實”或者說真實世界的標準是什麼?其實世上本沒有夢,想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夢。

盜夢空間觀後感4

如果理性化的夢境設定只是單純貼合劇情需要,那本片最多隻是從一個不一樣方向重複《黑客帝國》等先驅走過的路;然而,當你真的有興趣認真去體會諾蘭哥哥設定的夢境世界時,你會異常驚訝地發現本片完全不是一部硬邦邦的“架空設定”之類的俗套,而是一部以充分的心理學邏輯爲依據、全面貼合日常夢境特徵的電影:你我所有在夢中有過的體驗,諾蘭在本片中都以一種絕對真實的影像與邏輯展現出來,好像你自我就在夢中似的。這種夢,不是你事後回憶起來覺得光怪陸離的那種夢,而是一種讓你身在其中、無法辨別現實與夢境的真切“入夢體驗”。當然,這一切都有個前提,就是你務必是CQ(CuriosityQuotient)較高的、總愛好奇幻想的童鞋。如果你沒有一點探索精神,只是被動地理解表層物理光影,那你會失去欣賞本片99%的樂趣。因爲,正如偉大領袖“阿金特史密斯”(AgentSmith)教導偶們的:一切事物的好處,在於目的(purpose);在《盜夢空間》那個看似機械的夢境設定背後,只有當你開始針對一個個小細節開始自問“爲什麼”的時候,你纔可能開始意識到影片中原先還有如此多精妙好玩的細節設定(how/what/when),你的大腦會敏捷地捕捉到一個、兩個火花,然後火花開始不斷迸現、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你越想搞清楚

他們,就有越多的新問題蹦出來、以至於腦內存負荷過重崩壞生煙……但是,片刻之後你又抵受不住誘惑開始繼續沉浸類似“尋寶”般的精神遊戲,因爲你明白,諾蘭哥哥十年磨一劍,絕不會就如此把你晾在半空的,必須有個完全的解決方案能夠連起所有的線索……本片強大而富含內在邏輯的細節設定,會像黑洞一樣吸引觀衆。正是這種乍看不起眼、細想無窮盡的東東,像絕頂高手聚氣成線而化成的無形粘絲一樣、在你不知不覺中織就一個迷宮將你包圍,偏偏你自我還樂在其中,一邊歇斯底里地尋找出路,一邊還狂呼過癮……如此說來,諾蘭不止是在電影中講述inception的概念與過程,還等於是從夢境探幽的角度、在觀衆的頭腦裏來了個inception:他讓你自我有主動的意願去圓滿這個故事。

盜夢空間觀後感5

現實和夢境,誰更真實,誰是你想停留的地方?也許,夢境即現實,現實就是夢境。

這部電影的由頭來自於商業競爭,齊藤爲了搞垮對方的能源帝國,不惜用非法手段,聘請了盜夢師進入對方的夢境,想以此來改變對方潛意識的想法。柯布和他的團隊一起,爲了完成任務而經歷了重重困難。在夢境中,時常出現來自柯布潛意識的干擾,這干擾源自死去的梅爾。原來柯布和梅爾是一對盜夢夫妻,在一次潛意識邊緣,他們經歷了長達50年的困擾之後,由於梅爾分不清夢境和現實,從樓頂一躍而下想回到現實,卻香消玉殞,從此柯布被警方通緝,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無法和孩子團圓。爲了回家,柯布接受了這次任務,想通過這次任務被警方撤銷控訴,然後回到家鄉,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家團聚。在影片結尾,柯布選擇去面對梅爾,去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去選擇直面現實。影片採用首尾呼應的方式,梅爾回到自己過去的夢境中,想喚醒在夢境孤獨老去的自己。影片中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柯布自己心中虛無的幻想,因爲妻子的事,科布心裏充滿悔恨,一直停留在夢境中不願醒來,也是因爲對妻子和孩子的愛,讓他戰勝了夢境最終迴歸到現實,和孩子們團聚。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柯布沉浸在曾經的美好當中無法自拔,對於妻子的愛讓他感到愧疚而心生魔障,但兩個孩子又是他現實中最真切的牽掛。因爲愛,我們分不清現實和夢境,因爲愛,我們想要逃避,因爲愛,我們想要駐足在美好的回憶當中。但是有些夢境不管多美好,它都只是夢境,都無法與現實抗衡,我們終究要回歸到現實生活,因爲愛,我們選擇放下,因爲愛,我們選擇放過自己。我想,在每個人的記憶中,我們都希望那些美好的回憶能永遠留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曾經有多美好,不管想象有多美好,我們都要清醒面對現實,做最真實的自已,畢竟,比起一切,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盜夢空間觀後感6

你在等一趟火車,

這趟車會把你帶去遠方,

你知道自己想去哪裏但不確定,

火車開向哪裏,

但是沒關係,

因爲我們會在一起!

影片講的是一個經驗老道的盜夢竊賊——科布在一次任務中由於其潛意識裏的阻礙,未能成功竊取僱主所需的資料,從而面臨被殺的危險。爲了保命,他們的同伴把他們出賣了他們之前竊取夢境的對象——齊藤。齊藤希望科布能爲自己服務找到全球壟斷巨頭的兒子,並在其頭腦中植入公司的一年,從而消滅自己的競爭對手,如果成功,齊藤將洗刷科布的罪名,將他帶回國。由於科布迫切想回家見自己的孩子就答應了齊藤的請求,因此而開始的整個盜夢故事。

主人公科布其實是一個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而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精神障礙來自於對他妻子做的實驗。這個實驗是不可行的,而他非要嘗試。結果他的妻子也由於一直生活在潛意識的邊緣而無法自拔而最終自殺。

科布是盜夢高手,因爲以往的經歷使他遊走在現實和夢境邊緣,玩着危險的遊戲,不能自拔。在他的夢中妻子是他的自責、自罪感,因爲過度強烈,所以他的妻子十分強大凶悍,甚至攻擊科布自己。開

始科布心中有一個大的陰影,對妻子的愧疚,對孩子的思念,這是纏繞他的心病,女主人公對科布說,“如果你想要完成任務的話,你就必須原諒你自己,並且學着去面對她”。他最後做到了,不管在夢裏還是在所謂的現實,終於放下了對妻子的內疚,最後他看見了孩子的臉也足以證明以前那個不敢面對,總是掙扎於現實與夢境的科布終於走出了夢境。最後轉動陀螺雖然沒有看到結果,但是他終於明白了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他對親情的渴望。

在盜夢的過程,從一層夢境進入到另一層夢境,體現出最多的就是一個團隊協作的力量。從現實中的開始做夢,到第一層夢境再到後面的夢境,每一層都有一個人守護着這層夢,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影響到最終的結果。最後他們勝出了,科布順利的通過了安檢。看過這個影片其實影片還告訴我們,什麼是夢境什麼是現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是你最想要的。人要有夢。如果“現實”就是你的夢,那就追隨“現實”而去。

人要有夢,正如片中的一個人說的“親愛的,做夢就做大一點”。

盜夢空間觀後感7

以前覺得夢境裏面的畫面同自己最近的視覺接觸有密切關係,但看完《盜夢空間》之後發現平時視覺所接受的景象只是夢境裏的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自己頭腦潛意識底下自我創造的無中生有的複雜場景。

以前有時候會思考點解夢中的場景會咁細緻同咁真實,而且連續性好強,有時極度華麗同壯觀,在現實中自己根本無法接觸過類似的場景。甚至每次醒來都會責怪自己夢中的時候點解唔去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還叮囑自己下次做夢一定要首先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尤其是那些恐怖的'噩夢,比如喺處於槍林彈雨同刀光劍影之中的時候。嘗試在找破綻,但偏偏未嘗成功過一次,每次都身陷其中,那是夢裏的現實,不可能在兩個空間中思考,靈魂只能同時停留在一個空間,在現實就是現實,在夢境,也是相對的現實,離開唯有穿越。

《盜夢空間》告訴我們,如果在夢中,要強行脫離夢境只能墜落和入水。還有現實中的五分鐘等於第一層夢境的1個小時。自己曾經歷過在一場惡夢入面扮演一名保家衛國的士兵扎住支爛鬼槍同日本仔駁火,但記得夢中的我好怕死,我唔知喺米真正象徵真實的我個種心情,但憑我對自己二十多年的初步瞭解估計現實中萬一有這種機會我會勇敢好多倍,但極度疑惑當時夢中的我就心都離埋,被嚇醒的時候才發現才睡了不久,但卻好像經歷過多個小時的生死時刻。電影裏面講到人在做夢期間大腦快以高速度運轉,這才能成功構造一個連綿不斷而非常細緻的夢境。

《盜夢空間》還說到可以深入幾層的夢,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效果,甚至有點難以理解,也覺得好奇特,很想試試深入到第三層夢境去環遊世界,現實中一晚的時間大概等於第三層夢境的100年,周遊列國一百年真好。

電影中還說到人們只會記得夢中的片段而無法回憶夢的開始,甚至我們會覺得它根本沒有起點,只有中間的過程片段。假若我們做了個交歡的夢,豈不是記不起前戲而只有赤裸裸搏擊的一面?不要問我,我的潛意識沒發生過這種夢。

相比以前,哩幾年好少做夢,不知道是睡眠質量好了,還是潛意識被僵化了,思維不活躍了,自己也無從考究。

當今的現實是那麼的無奈,那麼的壓抑,那麼的虛僞,與其在現實虛僞,不如在夢裏真實,如果可以,我也想成爲造夢師。

盜夢空間觀後感8

《盜夢空間》男主角道姆·科布是一個善於潛夢的竊賊。在人們熟睡且精神脆弱的時候,他潛入別人夢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信息和祕密,在這過程中夢中人腦運轉速度比現實中快20倍,而在夢中消磨一小時相抵現實生活中的5分鐘。

那麼《盜夢空間》給我帶來哪些震撼,而又引發了怎樣深沉得思考?

(1)夢境設計師可以在夢境內構造自己意念中的世界,如年輕的夢境設計師艾裏阿德妮帶着好奇心來到了科布的夢境,在潛意識裏她也在構建自己的世界,她心中所想的街道也成爲立體的模式並塑造出她所構築的虛幻世界,只兩面立體鏡卻像一層套着一層,男主角像會分身術一樣出現。而男主角的意識裏躲着一個陰暗的人格,他的氣焰轉化成矛頭,更多虛構的人用憤怒的眼神看着艾裏阿德妮,直至殺死她,最後她在睡夢中驚醒。

(2)由於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的區別,很多人會一直沉睡,高級藥劑師的出場爲整部劇層層嵌套的格局埋下伏筆,出乎意料的是在進入費舍爾的夢境裏,還有防盜夢者,他們面對着死亡,於是又在策劃下一層夢境,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並採取特殊手段。自始自終,他們一直有一個目標,在費舍爾的頭腦中植入遣散公司的意念,從而消滅齋藤的對手,如果成功,齋藤將帶他回國,科布將會見到自己的兒女,這從開始就是場交易,一場生與死的拼搏!

(3)三層夢境環環相套,在第三層夢境中又套着一層,科布潛意識裏的亡妻存在於構建的迷茫中(現實與夢境的糾結),最後科布說出他的植入理念給他帶來的深深罪惡感,並從意識邊緣中清醒過來,同時電影最後也設置了一個懸念,科布回到現實世界了嗎?在我看來:最後的時候,陀螺轉速變慢,中心軸左右搖擺,看似有停止轉動的前兆,可判斷爲現實。只是電影突然停止,如若眼神飄忽,也會有另一番想象。另外,科布的世界裏是沒有兒女的樣子,電影裏有提到在夢裏科布每次想叫孩子,孩子就會轉身跑掉,但和兒女團聚之後孩子轉過了臉,由此判斷是現實的。然而這只是片面之詞,盜夢空間若有下部,於劇情需要,他是沒回現實世界的,或許又有更強的人來發掘更精彩的世界!

盜夢空間觀後感9

很受追捧的片子,未觀其影,久聞其名。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折磨”大腦的片子,只是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動作場面。汽車追逐部分,讓我莫名的想起呂克貝鬆。看到人物在空間裏翻騰的那一刻,我明白了爲何名爲“空間”。

此片包含的因素很多,視覺的、聽覺的、思維的、甚至還有幻覺。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務,在每一個場景都能“恪盡職守”,努力的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片中小MM第一次進入夢境時候,周圍景物的大爆炸很明顯的看出是電腦特技製作的,有點失真,這算是最大的敗筆。後來小MM製作了屬於自己的圖騰,卻始終都沒使用過,很可惜。成了一個看似沒有任何用處的情節。

一個一個的夢境,一層一層的深入,還不如說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每一次進入下一層夢境都是這一層的“無能爲力”,就好像用一個謊言去圓另一個謊言,然後不斷的針對謊言的漏洞去製造更多的謊言。最終發現,其實一切都是假的。

片中對於夢境“規則”的解說,如:死亡之後就會醒來,使用鎮靜劑死亡之後就無法回到上一層,跌入夢境邊緣之類的。其實都是圈套,讓觀衆總是按照預定的框架去適應這些規則,然後規則不斷變化,規則中出現規則,讓觀衆開始暈暈呼呼。加上場景的不斷變化,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來回切換,然而每一層都有每一層出現的“規則”,觀衆的思維就很難一步到位的跟上,

菲舍在老菲舍病牀前那生死別離的一刻,我實在忍不住了,腦子一片翻騰,所有的記憶清晰無比。

還好當時還算有點理智,沒有完全讓傷感佔了上風,強迫自己認真看電影,極力忍住眼淚。可惜,還是不夠堅強,滾燙的熱,劃過臉頰,留下了無比混亂的思緒。

接下來的部分,一直在掙扎中看完,一邊腦子裏不斷的重演着回憶,阻礙正常思緒,沒法認真看下去。一邊又必須保持理智,想要好好的看到結局。一直掙扎着,以至於看完之後情緒很難平復,實在對不起同行的朋友。

盜夢空間觀後感10

《盜夢空間》(Inception)是部“山寨片”——如果僅僅看它的硬件設定的話。能夠說,入夢”的硬件條件,讓一切“硬科幻”迷們抓狂;那個讓大夥一齊做夢的機器(夢機,以下簡稱“燜雞”),電影從未解釋過其原理,也沒有什麼複雜的物理結構,要不是出此刻本片中,你很可能意味那只是一套普通的醫療儀器;大家“連根線就能進入一個合夢時空”的設定,讓你想到小時候玩過家家時用易拉罐作電話的情形。但是,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設備可行性,根本就不是影片的重點;硬件設定,對於類似本片的幻想故事而言,只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硬科幻迷們可能認爲這之間區別很大很嚴肅,但對講故事而言,一切都只是個由頭而已。就像牛頓同學的“第一推動力”,玄是玄了點,但絲毫不能掩蓋在那個前提下他整個力學體系的光輝。同理,諾蘭哥哥只但是以這個“能夠一齊做夢”的機器爲契機,來講一個情感、意識與心理的複雜而美妙的故事。當我們理解硬件設定上“無中生有”的假設之後,《盜夢空間》的創意聽起來還是“有點懸”:像這種在硬件層次無視科學基礎,轉而以感情爲核心,底下還搞些心靈救贖之類東東的架構,很有可能製造出三俗的玩意兒,比如《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之流。不是說玩“心靈雞湯

”必須很廉價,而是說如果那樣的感情表現得太直白而且用重複的手法不斷強調(類似“不斷回到過去拯救”之類的橋段),就會顯得很膩歪,連帶着想要表達的感情都無聊起來;反過來,如果有足夠複雜微妙的外殼包裹想要表達的感情、能讓觀衆費盡心思才能體會到那個感情核心的樂趣以及成就感,這樣的欣賞心理過程纔會更超值,而且也更能展示編導的技能。對我而言,這樣一個精妙的過程就應是“有追求的”電影該表現的重點,而諾蘭哥哥(ChristopherNolan)的《盜夢空間》恰恰是一部將“1”拓展成“99”的完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