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端午節散文

學識都 人氣:2.95W

五月初五是端午,糉葉飄香鼻尖傳。片片蘆葦片片情,點點紅豆寄情誼。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3篇端午節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端午節散文

端午節散文一:行走在端午的記憶

記憶清淺,歲月,是一條回不去的河流。過去式的美好,就像一杯老酒,一杯老茶。歷久彌新,經歲月沉澱,醇厚且綿長……

陽光,微雨,潮溼拂過的山野,格外地鮮綠。紅衣少女光着腳丫,揹着小竹簍,半弓着腰,在山壠田間撿田螺。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不需要仄起平收。當薄霧輕輕地籠過端午的山壠田,那就是一首詩,一幅畫。

原生態的村莊,土木結構的房子,零星地散落在山坡上或是綠樹間。山間的小路上,開滿了各種黃的、白的、紫的、紅的,且知名的小花。在端午節前一天,房前屋後的草叢,會被鋤得很乾淨,牆腳路邊都灑上白石灰。以此爲界,不讓一些爬行動物隨便闖入。

端午節這天除了門前要掛菖蒲,艾葉避邪。村裏的家家戶戶,都到田間地頭採些草藥,也叫“去寒茶”。 “去寒茶”由菖蒲,野菊花,魚腥草,燈芯草,車前子,金銀花,紫蘇,薄荷,山蒼柴等二十餘味草藥配製而成。生活在農村溼氣大,“去寒茶”驅病避邪,去溼氣、清熱解暑、還能起到御防感冒。據說,必須要這一天採的才能達到效果。

兒時的端午節,午餐時肉糉是必不少的。殼薄肉脆的田螺,小溪裏的魚,半煎半煮佐以青,紅辣椒,蒜頭,薄荷。溪魚的鮮美配上辣味辛香,可比得上山珍海味。可口的紅燒肉,自家種的茄子,黃瓜,四季豆,還有山上摘的野楊梅。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過節,在孩提記憶中那就是頭等大事了。

行走輾轉於都市,穿梭在水泥鋼筋的叢林中。現代工業的文明,原生態的村莊已然城鎮化。新 型農業,使許多物種都失去了它們的家園。相同的場景可以用影像記錄,然而遠去的記憶唯有用心記錄。很多時候,美好和遺憾是並存的。( 文章閱讀

端午節散文二:端午﹒情

“五月初五,‘親媽’地走!”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句俗語,大意就是五月初五準新郎要到女方家送禮去,要是不送或者禮送得不到岳母歡心那今年就難娶走人家閨女,抱得美人歸咯!

當然,也不是每個“親媽”都只收禮不看人的,俺媽就是隻看人不看禮。老家的端午節不吃糉子,吃的是油炸散子,還有燉大豬蹄湯。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五月初五,阿拉熊(這是我給老公取的外號)拿着一小桶鱔魚、泥鰍到我家,我一大家子人都覺得這小子挺奇怪的,怎麼端午節送這麼些東西給“親媽”,這不是不想好好孝敬岳母大人了嘛!說實在的,我當時就想這臭小子今年肯定娶不了我咯!結果,蒜薹炒鱔魚、泥鰍燉豆腐卻成了那次端午節最搶手的菜,俺媽笑着對阿拉熊說:“同意你們的婚事了,隨時定日子!”至今我還記得阿拉熊那得意而燦爛的笑容。

就那麼一小桶東西怎麼就能夠贏取“親媽”得歡心呢?說起來連我都有些驚訝,阿拉熊一副文文弱弱的書生樣子,竟然身懷絕技!原來他家後面有一大片竹林,所謂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家正是靠竹吃竹。他從爺爺那兒學會了竹子的編織手藝,家裏的籮筐,曬稻穀的簸箕,挑施農田糞便的挑子大多出自他手。更絕的是,他每天早起編織竹簍子,然後到水田池塘裏捉鱔魚、捉泥鰍,做成鱔魚簍子後拿到集市上賣。要知道鱔魚、泥鰍都得是勤快、有本事的人才能抓到的(捉鱔魚、泥鰍得起早貪黑,不然就被人家捉走了),鱔魚簍子要到半夜放到池塘水稻田裏,天亮之前收回去,早上得趁小東西們鮮活的時候趕上十幾里路到鎮上去賣,又或者到趕集的時候多換些肉、排骨給家裏改善伙食。這樣勤快有本事的女婿也難怪俺媽答應得那麼幹脆!

雖然現在我們在城市裏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年端午和大多數人一樣吃着糉子、鹹鴨蛋,但還是不免想戀過去在家鄉的日子,以及那兩道有滋有味的端午菜餚!

端午節散文三:端午節與端午祭

又值糉葉飄香時,端午節是把節日與紀念古人屈原結合在一起的,把節日與愛國情愫結合在一起的節日。情繫端午,即興賦詩一首。

《端午》

端午,一份情感牽出歷史的嗚咽

倚劍天問的冷鋒刺破蒼天千年的雨季

汩羅江的波紋迴旋着漢文化的遺恨

遠去的歷史明鑑了民族之魂

端午,一首詩見證了華夏傳承的情愫

米糉的芳香瀰漫在千年的祭奠中不散

龍舟競渡般追索着正義的浪漫

端午,一根草繩編織的濃濃的.愛

厚重的心事在歲月中永恆

乘着五月的風能否駛出

蓄滿叮嚀的心的汩羅湖泊

剛被國家確立不入的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中國傳統節日被列爲法定假日,這是值得慶幸的舉動,遺產是歷史是好,誰便有資格申請遺產保護。這便聯想到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爲“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韓國國家對“端午祭”的定位十分明確:是一項民俗的慶典活動,它始於端午節的風俗,如今已發展成爲“嘗試新文化,探索新生活方式”的現代慶典活動。其所“包蘊的是民衆巨大的希望,平凡的生活哲理,隱藏在人心背面的慾望。”端午祭其間,韓國參加人員上至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形成官民合一的慶典形式。

中國的端午節,除了有紀念屈原之外,主要還是傳承着“食的文化”。(正月十五食元霄;五月初五是端陽食糉子;中秋佳節食月餅;九九重陽食菊花糕;春節的年夜飯還有好吃的餃子。)有一則笑話,老師:你最喜歡古代哪位詩人?學生:屈原。老師:爲什麼?學生:其他詩人老師總叫我們揹他的詩,而屈原卻讓我們有了端午節,有了糉子吃。當然這些傳統節日裏還包蘊着民族的其他特質,如祈福、團圓、敬老、思鄉等情愫。

端午的重頭戲是糉子,雖說食糉子是祭奠投身汩羅江的偉大詩人屈原的,但這種濃重的悲情色彩已被不諳世事的孩子們純真快樂所驅散,家家飄着糉子的清香,瀰漫着親情的溫馨、淳美,這一切都混成了一種特殊的味道,打上了故鄉的標鑑,銘刻在心靈深處。

香包也是民俗中的一經典,外婆一針一線縫製的桂花香包,含蘊着濃濃的親情;一絲一縷編制的絲鏈,織出的是濃濃的愛意。塗雄黃驅邪;洗艾澡避蚊;點盤香又是一特色,從房子高處垂下的盤香,點燃之後陣陣清香嫋嫋,烘托出節日的氣氛。

此外各地又有不同風俗,同中有異,異中創新的。龍舟競渡的活動是大型有組織紀律的,只適於江南特色。家鄉特有的便是吃鹹鴨蛋,“醃鴨蛋以高郵爲佳,顏色細而油多。”我的家鄉醃鴨蛋不亞於高郵,緣於家鄉地下的紅土,那紅土細如面,溼有油,醃製出來的雞蛋、鴨蛋味美而油多,過往的車輛總要帶些紅土回家。俗話說“要吃鹹蛋糉,才把寒意送。”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幾千年的風俗傳統,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一路走了鉻印斑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在我們這一代,我們做了什麼?探索了什麼?雖說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端午節在形式和內容上不完全一樣,但對待節日的態度和行動當引人深思。韓國當大節過,舉國同慶,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中國以家庭爲單位的慶典與緬懷能有創新嗎?那些傳統也有許多在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中被丟失,被遺忘,被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