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臺灣中元節習俗

學識都 人氣:8.36K

時值農曆七月,當遊客漫步在臺灣各地的大街小巷,一定會發現一個共同現象——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不管是商戶還是住家,門口都會擺出一張供桌,上面放滿了各種糕點、水果和“紙錢”。

臺灣中元節習俗

這是臺灣同胞在過當地的傳統民俗節日———中元節。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爲“盂蘭盆節”,中元節在臺灣還叫“中元普度”。

根據中國傳統習俗,中元節是針對“上元節”和“下元節”而言的.。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主要是用來慶元宵的;農曆的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主要是爲了祭祀先人;而農曆的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是食寒食,紀念賢人。

大陸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部分在七月十四。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很多地方七月十五這一天和每年的清明節有些相似,家人是要去上墳掃墓,祭拜祖先的。

不過,和大陸不同,臺灣的中元節不像大陸或是農曆七月十五,或是農曆七月十四,根據不同地方而選擇的中元節日子不同。在臺灣,中元節不是某一天,而是整個七月,從七月初一一直過到七月三十。

在臺灣,普遍的傳說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凌晨,地府開鬼門,讓所有在陰間受苦的鬼魂,能回到陽間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後世子孫,陽間的人們則統一在七月十五,爲所有鬼魂舉行大拜拜。陽間從初一開始擺好食品水果等讓鬼魂好好吃一個月好飯菜。到七月三十,陰間假期結束,這些鬼魂重返陰間,中元節則宣告結束。

據瞭解,臺灣的中元普度分爲公普和私普,公普是地方寺廟舉行法會,聘請僧侶或道士作法施放焰口、普度孤魂野鬼。私普是指各行各業自行協調一天聚集普度,而民間在自家門口擺設祭品進行祭儀,則稱爲家普。公普形式接近佛教盂蘭盆會,私普祭典則是道教中元節的形式。中元普度的對象是孤魂野鬼,因此儀式也與一般祭典不同,普度時供桌須擺設在門外,不可“請鬼入厝宅”,桌下放置一盆清水,盆上覆蓋毛巾,並備髮梳、鏡子、春仔花等供好兄弟梳妝打扮。中元普度祭品之豐盛爲所有年節之冠,祭禮時間也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