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行政學》的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1.09W

一、教育管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現代教育行政學》的讀書筆記

可以說,一方面是學校組織本身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工業管理理論的興起和影響,教育管理學由此應運而生。具體產生何時有三種觀點:一種是日本學者久下榮志郎的'觀點,在其《現代教育行政學》一書中,他提出德國的施泰因(n)是這門學科的創始人,這一起源說尚待進一步證實;另一種觀點認爲產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其標誌是美國兩位教育管理專家達頓(on)和斯奈登(den)1908年發表了《美國公共教育行政》(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第三種觀點,認爲這門學科建立於20世紀50年代,以前只停留在規範研究的階段,尚談不上科學研究,直到1951年,教育管理學才被公認爲一門獨立學科,50年代以後因受行爲科學的影響,實證研究的方法被廣泛運用於教育管理研究領域,致使教育管理研究走上科學的道路。

綜上所述,我們大致可以這樣認定,作爲一門學科,教育管理學產生於20世紀初,它很有可能在一些已經建立起公共教育制度的國家中同時產生,標誌是這些國家在這一時期發表了一批教育管理著作。而自50年代以後,在科學方法的引入下,這門學科逐漸趨向成熟,具備了獨立學科的地位。

歐美國家的教育管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受一般管理理論的影響較大,這當中大致經歷了古典管理理論影響、人際關係理論影響、科層制組織理論影響、行爲科學影響等幾個階段。

同其他國家一樣,我國自古就有教育管理現象,也不乏教育管理思想。但真正作爲一門獨立學科進行研究,歷史也非常短。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分成引進(20世紀初起)、初創(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停滯(新中國成立後)、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四個階段。

二、教育管理學與相關學科領域

政治學、社會學、哲學、行爲科學、心理學、行政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經濟學。

三、教育管理學的研究範圍(本書的結構)

1.教育管理學總論 重點探討教育管理活動的意義和特性、教育管理學的學科性質、教育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的演變、管理理論對教育管理的影響等問題。

2.教育管理體制和機構 剖析教育管理體制、教育行政機構、學校組織機構等問題。

3.教育政策和法律 分析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實施等問題。

4.教育人員及教育對象的管理 包括教育領導者及其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等內容。

5.教育實務管理(上) 包括教學管理、德育管理、體育衛生管理等內容。

6.教育實務管理(下) 包括教育財務管理、教育設施管理、教育科研管理、社會工作管理等內容。

四、教育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

3.訪談調查法(Interview Survey)

4.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l Research)

5.人種學研究法(Ethnographic Research)

6.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Study) 7.行動研究法(Action Research)

五、教育管理學的未來發展

國際研究與本土研究並重。

2.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

3.信息革命將對教育管理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

4.學科的分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