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6.83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1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國傑出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寫的。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後纔出現在暢銷圖書榜單上,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近20年。這本書創造了空前的銷售記錄,至今長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本書共分四個部份:自律、愛、成長與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愛”爲中心,書中告訴我們什麼是愛的本質,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告訴我們如何成爲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獲得心智的成熟。

這本書的副標題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而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大多數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因此作者斯科特。派克尖銳指出: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們的人生之旅都是從直面問題開始的。

本書開篇即說: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而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其中推遲滿足感,意味着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們不願意推遲滿足感的心理。直面問題,會讓人感到痛苦。而問題不會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而且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和更大的痛苦,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例如:我現在正在寫這篇讀後感,其實已經拖了很久,總覺得有個事沒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寫永遠不會有。當我面對現實,放下有趣的遊戲和小說,雖然這個過程中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設,但是靜下心來去寫的時候,,心理上卻感到很輕鬆下來。也許需要絞盡腦汁,沒有了玩樂的輕鬆,當我寫完之後,感到心情舒暢,好像放下了一個包袱。而類似的事情其實經常會出現,有時候會我們能夠直面問題,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它,而有時則推三阻四,能拖就拖,得過且過。而且越是安逸的時候,越是不願意積極面對,也就是不願意推遲滿足感,這也許就是古人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吧。

記得有過這樣一個實驗,實驗人員給幾個四五歲的孩子每人一塊糖,然後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就吃也可以。但是如果能夠等到明天早晨還沒有吃,那麼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然後觀察這些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馬上就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忍住了,堅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並得到了第二塊糖。在這之後,實驗人員跟蹤觀察這些孩子,發現那些堅持住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都獲得了成功,成爲傑出人士。想想就會明白,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就能夠面對糖的誘惑,做到了推遲滿足感,這種自律的精神和能力在今後的成長中會給他多大的助力埃

自律是人類心靈進化的重要手段,自律的原動力則是——愛。愛是爲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把愛和自律結合起來,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才能體驗快樂的極致。愛,就要不斷的努力,促使自我和他人獲得成長,從而促進心智的成熟。真正的愛不僅僅是付出,不僅僅是奉獻,更重要的是你的愛是否令自己獲得成長,同時使你愛的人也得到成長。就像我們愛自己的孩子,但絕不願意將他們放在自己的羽翼下,而是要讓他們去搏擊風浪,在風雨中變得更堅強。而那種處處包辦代替,時時噓寒問暖絕不是真正的愛。因爲在包辦代替中,是責任心的缺失;在噓寒問暖中是自理能力的退化。“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爲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作者是一位心理醫生,所以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了許多心理治療的例子來解釋自己的觀點,因此使人在看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乏味,而且作品中不乏精闢的觀點,凝練的語言,讀後令人深思。

“成熟的心靈必須保持中立,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悖論,特別不要輕易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

“勇氣,不意味着永不恐懼,而是面對恐懼也能坦然行動,克服畏縮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來。”

“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纔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你只能自行選擇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艱辛與磨難,最終才能達到人生新的境界”。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而且值得精讀的書。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2

今年暑期,我看完了一本美國作家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是一本心理書,講述瞭如何自律、愛的定義等種種方面的知識。如何去調解自己的心情,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所作所爲。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他自己的從業經歷寫下了這本書,纔會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衝擊。這本書很深奧,甚至是很枯燥,但是如果你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我相信,你也會永生難忘的。

以前我的自律很差,但是自從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的自控力正在往好的方向改變。文章中說到一種方法叫“推遲滿足感”。我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先苦後甜。暑期過半了,我的暑假作業還是一拖在拖,原因就是我通常喜歡玩在前面迴避作業,到開學前幾天才急急匆匆地趕那些不得不交的作業。但是自從瞭解到了“推遲滿足感”,我明白了做事不能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先要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才能享受更大的快樂。於是,我強迫自己先去解決對我來說很頭疼的作業,而且我先做我認爲最難的科目,容易做的放在後面完成。全部完成了再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這樣,剩下的暑期生活我過得比以往更自在,更快樂。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並不僅僅教會了我自律。而且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又重新認識了自己,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籍,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這本書一樣給我帶來了這麼多的觀點和思想,能實實在在地幫助到我。因此我迷上了這本書——《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3

我們永遠在成長的路上,不管現在年齡有多大,心理建設,學習愛,學習獨立一直是每個人必修的課程。

偶然在一個公衆號的推薦下買了這套心理學的叢書,開始讀第一本已經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吸引,沒有生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沒有刻板僵化的做人道理。作者用一個個生動、真實存在的不同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分析我們爲什麼會是現在的自己,告訴大家怎樣去面對自己,怎樣解開心結,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快樂負責。

"先苦後甜、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作者給我們講了如何應用這4條規矩來承受痛苦和解決問題。看似很簡單的幾條規矩,我們也從小就懂的東西,但是真正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起來卻不容易做到。

學會"先苦後甜"其實可以成爲我們在工作中解決拖延症的辦法,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快樂。如果總覺得一天的時間不夠完成工作,也許就該嘗試先把棘手的工作排在前面,先解決了困難的事兒,這樣的結果就是前面比較痛苦,後面就是幸福,快樂的時間大大多於痛苦的時間,這樣的一天工作效率會有所提升。

"承擔責任"和"忠於事實"是每個人都要勇敢面對的,人是本能性的趨利避害的,有時候我們會爲了減少痛苦迴避責任,逃避事實,以得到暫時的安寧。可是問題不因爲迴避就能消失,只有當我們能忠於事實,承擔責任我,才能真的去解決問題。我們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在接受新的信息、新的事物,修訂人生的地圖,使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更加完整。生活中、工作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在我們面前,挑剔的領導,難寫的報告,沒完沒了的瑣事,但我們只要能調整自己,讓自己認識到事實存在的必然性,然後承擔起責任,不找藉口,更加努力的去解決困難,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難。

"保持平衡"是我們心理建設上最重要的環節。不寄望與別人來規劃指導我們的人生軌跡,有舍有得,找到一個平衡點。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能既能勇敢的承擔責任又能拒絕不合理的要求,讓我們能爲了提高效率學會承受痛苦,又能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學習保持平衡也就是逐漸心智成熟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判斷,什麼是可以放棄的東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要不斷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逐漸成爲一個自律而快樂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4

這是一本關於心靈和精神方面的書,很多時候它讓我不舒服,因爲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爲解決問題而付出的努力,會讓思想和心智更成熟。”我喜歡這句話。

平心而論,我是個害怕麻煩的人。很多事情只要不影響到我基本的正常生活,我都會選擇視而不見,直到拖到不得不去解決的時候。至於,別人口中所說的熱心的幫助別人如何如何,基本與我無緣。我得承認很多時候,我是個冷漠的人。爲了躲避很多無謂的麻煩,我會盡量避免跟別人有更進一步的接觸。就我工作的環境而言,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生活嘛……我的朋友曾直言不諱的告訴我:“你不是一個容易接近的人,有時候話也不多,又理性,真是很難交到新的朋友啊!”

或許,我該嘗試着去改變一下,多和別人交流,多接受一些別人善意的邀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去幫助別人,甚至,偶爾去請求一下別人的幫助。

當我選擇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的時候,大腦就會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壓力,潛意識裏SWOT分析法就會運作,自動選擇一條針對當前環境下的最佳答案。當動力戰勝惰性行動起來的時候心裏更加有底。久之,自信就會回來,而當精、氣、神都有的時候,人離好運還會遠嗎?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5

看完斯科特·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感觸頗深,如沐春風。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重要,它跨越時代的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要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一些人因爲別人的批評和反對意見而深受傷害。

每屆大學畢業生選擇考研的動機僅僅是害怕畢業,還是爲以後有更好的生活。

這些事情都反映出21世紀的年青人在逃避成長,逃避成長後應承擔的責任,逃避現實。詹姆斯·艾倫說:“當你勇敢面對問題的那一刻,問題便瓦解了。”所以,我們要積極面對成長而不是逃避。

成長是五彩斑斕的,有光明,就會有黑暗;有鮮花,就會有荊棘;有歌頌,就會有嘲諷;有信任,就會有誤解。

我們渴望光明,就不能逃避黑暗;喜歡鮮花,就不能繞開荊棘;享受歌頌,就要忍受嘲諷;獲得信任人,就要承擔誤解。

成長的過程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冰心說:“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河流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因此,即便我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也要勇敢面對。

《少有人走的路》中還講述了“愛”的力量。派克認爲“愛是爲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愛,能幫助他人進步,也會使自我更加成熟。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爲人生不夠完整。一直無法正常生活,就構成了“依賴性”,心理學家稱爲“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

愛不能濫用。有限的愛只能給予少數特定的對象。即便有很多人需要愛和關心,我們也必須有所選擇,確定誰更適合作爲愛的對象,誰更值得我們付出真正的愛。

正如文中所言:人生苦難重重。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