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1.4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通用5篇)

《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1

很早就知道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個道理,但對於如何理財,尤其是在沒有任何初始資金的狀況下理財,的確會讓人產生迷茫。

“錢只會留在那些爲之付出努力的人身邊”,努力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動,財富才能離你越來越近。

這本書的作者從負債累累,到賺到第一桶金,擁有滿意的財富,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他是怎麼做到的?除了最初的認真工作,努力賺錢,延遲滿足,增加儲蓄外,還有一顆充滿自律與毅力的心。

對於初始的財富積累,開源節流一樣都不能少。開源讓你始終處於獲取財富的狀態,節流讓你的銀行存款得以增加,以保障財富安全。

作者是崇尚儲蓄的,最起碼是保障個人財務安全的儲蓄,也就是儲蓄能夠保障你有生之年的所有支出。

將排出必要開支後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存起來,並且在不發生重大事件時不再動用存款,是進行個人財富積累有效的手段。現在很多人都不存錢,等到真正需要錢的時候,錢從哪裏來呢?

剩餘的收入,就可以按照比例進行其他的投資和理財,比如股票、基金、債券等。相較於把賭注壓在同一個籃子裏,不如去分散風險,以保障投資收益。

於個人而言,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首先就是要培養自己的自律性,在面對消費誘惑時能抵抗得住。其次就需要找到好的教練,去認真學習專業理財知識,盲目的理財或者投資是危險的。最後需要創建一個能夠保障財務安全的賬戶,非到危機時刻不去動用。如此,我們應該會獲得財務自由吧。

於家庭而言,提高理財能力,能夠讓家人、孩子過得更幸福。我們應該爲我們的家庭也創建一個賬戶,這個賬戶在家庭遇到危機時候,能夠輕鬆的幫你度過難關。所以理財也是人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生活始終向前行進,我們努力培養理財能力,或許就會讓自己成爲離財富更近的人。當我們用財富幫助更多人時,也是離自己內心更近的人。

《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2

我內心一直都有一個小夢想:自己攢錢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雖然現在有房子住。

但是我還是很渴望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我自己設計自己安排裝修,等我累了的時候可以安靜地一個人呆着,光腳踩在地板上蹦蹦跳跳;乏了的時候可以自己窩在沙發上曬太陽;老了的時候在院子裏養花弄草。

可能是我內心還是很缺乏安全感吧。但是現在大城市的房價都很高,買不起,而且老家縣城的房子一套首付也得30萬左右了。只能先默默攢着了。

現在有了娃,又多了一個想法:在娃26歲之前給他攢一筆資金。這個想法也是在目前學習理財過程中產生的,尤其是在開始瞭解定投指數基金後。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渴望實現夢想,看了2遍電子書做了筆記後又買了紙質書。

《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3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在做過了上兩篇文章的財務測評後,我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從結果看來,多數的人的財務狀況並不能令自己滿意,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爲我們總可以改變,這就是生活的意義,我們需要不斷成長。

這也是我寫這個公衆號的意義,因爲我深刻的認識到,我身邊的不同年齡段的人,他們多數都缺少財富知識,我總希望能夠影響一些人,幫助一些人,我想這正是我期望的價值實現,將我的收穫與大家分享,一起成長。

如果你的財務狀況不好,那麼如何改變呢?我在做完側平時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腦中。那麼讓我們進一步翻開這本書,看看作者博多·舍費爾的觀點。開啓《財務自由之路》。

作者在本書的開始就提醒大家“僅僅閉門讀書不會讓你變得富有,使書本的知識成爲你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你才能變得富有。那是你的潛能纔會顯現出來。”學以致用,從中吸取營養,不斷實踐貫穿在行動中才是讀書的目的。

“如果你正捧着這本書,那麼你一定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你還沒有屈服於周圍環境給你的壓力。你是一個想要創造自己未來的人。你想要設計自己的未來,你想要過上不平凡的生活。”這本書我是在工作之餘讀的電子版書籍,在讀書過程中我經常會看看別人的想法,這種感覺很好,因爲你會感覺很多人在與你並肩前行,他們的言語經常會感動到你,我們都不平凡。

“樂觀主義讓你看到事物的'積極面,而自信給你一種戰勝事物黑暗面的信心。”樂觀主義和自信是我們處理事務時的很必要精神支柱,尤其是自信,書中作者多次強調了自信的重要性,也是對我觸動最大的一方面,我們應該從本質上自信,因爲我們真的很優秀,只是缺乏自我發現。

“自信指的是,一個人在自身經歷的基礎上,知道他遇事可以依靠自己。”作者對自信的定義很深刻,我們遇到並經歷過那麼多紛紛擾擾的事,你是否有“我可以依靠自己”的信念。作者的這句話讓我想起當年考研時的那段時光,每天朝九晚五,獨自一人,但我一直相信我可以,現在我還能回想起那時夜晚明亮的星。就是那種感覺。

“本書的主題:管理你的財務狀況,使他服務於你,而非給你帶來麻煩。金錢可以使你生活艱難,也可以使你生活輕鬆。”不管你手裏有多少財富,即使是一枚硬幣,它也可能會變成你日後財富機器的一個部件,讓你的金錢爲你所用。

“想要改變就必須要有所行動,改變自己的方式,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思維方式。你的思維方式鑄就了你今天的樣子。這樣的思維方式卻並不能讓你變成你想成爲的樣子。”如果你現在的財務狀況不好,那麼你現在的思維就是與之匹配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改變會引導你改變行爲,進而影響的世界觀。

“生活的五個領域:健康、財務、關係、情感、和人生意義。”這五個領域相互影響,錯綜複雜的纏繞在一起,他們中哪一領域的缺失,都會對其他領域造成強大的影響,我們要讓這五個領域都正常運行,他們的協同作用會讓你獲得廣泛的受益。

“永遠不要爲了金錢去做一些無趣的事情。”這是我最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身邊的同事和同學,他們爲了錢在做很多無趣的事情,甚至是他們厭煩的事情。同事厭煩現在的工作,爲了賺錢,他的解決方法是去考他並不感興趣的證書,準備掛靠。難道做不喜歡的工作和考不感興趣的證書不是同樣的事麼?爲什麼要將錯誤再次重複?爲什麼不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事呢,做好感興趣的事,然後讓興趣爲你賺錢呢?

“想擁有一臺賺錢機器,而非窮其一生當一臺賺錢機器。”去創造你的賺錢機器,而不是當賺錢機器。我想我們應該把這句話作爲我們的財富座右銘

“大多是人不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原因是:他們缺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解決方法是:將你的視野建立在你最大的愛好之上。那麼開始認識你自己,弄清你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之後再想一想你應該如何用你的愛好來賺錢。最好每天都問自己一遍這幾個問題,一步步找出最滿意的答案。”作者的話能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現在的狀況,你該如何去做呢?

“不是你自己規劃你的生活。就是別人來規劃你的生活。將自己的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聯繫在一起。”我們應該像個君王一樣,來開始規劃自己的生活,站在自己思想殿堂的最高處。

“夢想: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你想要做些什麼事情。

目標:你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你想要做什麼,你想要擁有什麼。

價值觀: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價值觀是一種可能性的選擇。只有你確定了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策略:需要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來執行你的計劃。”

“成功意味着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而幸福意味着熱愛你所擁有的一切。”成功並不等同於幸福,之前只是知道這兩者不同,卻不明白也表述不清其中的差別,作者一語點醒了我,成功意味着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幸福意味着熱愛你所擁有的一切,請允許我再次重複這句話,我們要成功並且幸福。

“一切的開端都起源於我們掌控生活的態度。”以前我們經常習慣說生活的態度,現在我覺得作者的這個詞更有力量“掌控生活的態度”。更強調了我們的能動性。

不知道大家讀完這些作者的觀點是否充滿了力量,改變自己的力量,掌控生活的力量。

《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4

如題,爲什麼說是攢資產?而不是錢呢?

因爲現金不是資產,能夠爲我們“生錢”的纔是資產。想要通過投資理財獲得高收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對於我這樣的新手,對於股票、基金完全不懂的人去投,十有八九虧得找不着家了。

在第一期領讀博多舍費爾的《財務自由之路》後,我知道了財務自由的星辰大海在股票,在基金。

只有股票可以長期跑贏通貨膨脹,股票是長期增值速度最快的資產,對應地,我們買入股票基金,也可以獲得最快的增值速度。

但是由於股票市場的風險性高,普通人不知道如何判斷熊市牛市的時局,也不懂投資策略,那些因股票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的案例讓我們這些普通上班族望而卻步。

但事實上,適合絕大多數普通人投資的方式是有的,那就是指數基金。

不要說指數基金了,對於基金、股票類的我之前是一點概念沒有,只知道有他們存在。甚至不知道股票跟通貨膨脹有什麼關係?更別提人們常說的上證50、深滬300、藍籌股、場內場外基金之類的專業名稱的含義了。

但其實我擁有了一支指數基金,我是屬於邊操作邊學習的。我在知道適合懶人投資的基金有個叫指數基金之後我問亭主她投資的哪幾個,我厚臉皮跟亭主諮詢了她的定投後,我就在螞蟻財富APP跟投了一隻富國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也算是試水,設置了每週100元,設置好後我就沒管它了。

然後就準備繼續邊學習,邊研究,準備明白了基本的含義和操作之後再配置。

《財務自由之路》讀書筆記5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去年的5月份,五月讀完,12月又再次復讀。可想這本書確實是一本很喜歡的好書。

機緣巧合,讀三公子的《工作前五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書中推薦了博多老師的《小狗錢錢》——一本寫給孩子的理財書,至今已讀過不止5、6遍,每一次閱讀都有新的體會。可以把兒童理財的書寫的大人都覺得受益匪淺確實讓我由衷敬佩。瞭解到博多老師還有一本寫給成年人理財的《財務自由之路》,趕緊去亞馬遜買來讀。當時還買錯了,因爲羅伯特.清琦老師也有一本同樣名字的書,是屬於《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的,好在也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

其實去年通讀兩遍,只覺得受益匪淺,但確實在慚愧,看過之後大多並沒有付諸實踐。今年給同事推薦《小狗錢錢》,有了再讀一次《財務自由之路》的念頭。忽然想做一下筆記,做一下規劃,試着將書中的方法付諸實踐。

在第一章-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關於樂觀主義和自信,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走進了樂觀主義的誤區,把它誤以爲自信。書中把兩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做了解釋。

樂觀主義讓你看到實物的積極面,而自信給你一種戰勝事物黑暗面的信心。自信指的是一個人在自身經歷的基礎之上,知道他遇事可以依靠自己。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陷入了盲目自信和給予否定自己的怪圈,從沒有認真分析下當下發生的事情是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有多少。

現在你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中?7年前你在什麼崗位,薪資是多少?現在呢?你覺得7年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和突破?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結果,思維方式。

其實看到這的時候,我在想,算下來畢業到現在工作時間不過4、5年,但現在又比剛工作那會多了什麼,薪資?閱歷?還是能力?好像結果有點難看。那下一個5年呢?按照之前的思維方式、行爲習慣,那不用等到那個時候我也可以看到5年後自己的模樣。

所以趁現在,規劃自己的生活。首先需要將四股力量:夢想、價值觀、目標、策略協調一致。看到這裏,我想了很久,關於夢想。

其實只閱讀不去實踐,很快知識就會被覆蓋了。這次我想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實踐思考規劃,同時也在這記錄下過程。希望5年以後、7年以後的自己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