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2000字(精選3篇)

學識都 人氣:2.8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2000字(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2000字(精選3篇)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1

很早以前就聽人提起過《圍城》,最熟悉的語句自然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學習與娛樂、發展與落後、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切人和事因爲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醜也會被同化爲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我們的生活中"圍城"隨處可見。不僅僅是戀愛婚姻、工作事業,還有學習生活、交友處世,無一不有一個"城"把我們"圍"着。"圍城"——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錢鍾書用幽默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醜惡、虛榮。如:"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了,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着酡紅"、"孫太太眼睛紅腫,眼眶似乎飽和着眼淚,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麼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蘇小姐雙頰塗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暈出紅來,像紙上沁的油漬,頃刻布到滿臉,靦腆得迷人"。又如:"我們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親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見過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懷念一個人。我們一生對於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過,想到而已"、"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衆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這些語句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時而讓人忍俊不禁,時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給人深深的同感,彷彿身臨其境、如見其人。當我讀完全文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於主人公的故事,對於整個《圍城》,讓人去細細地思索、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鑑賞。全文最後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讀完《圍城》,從主人公精彩而又獨特的故事前後,我看到了作者所表達的人性和表現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動傳神的描述。筆者認爲,這些精髓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意會、去感悟……現代人觀念開放了,對婚姻更加想的開,圍城進去的快,出來也快,熟悉了不久結婚,婚後不久又離婚,視婚姻如兒戲,這樣的人怎麼能夠理解愛的含義和生活的真諦?人海茫茫,兩個人有緣在一個圍城裏並不輕易,既然結婚了,就要相互理解,互相體諒,經營好這份愛,經營好一個家庭。大家都要相互謙讓,纔不致讓對方有逃出去的念頭,試問哪些逃出婚姻圍城的人,你們都更好的找到幸福了嗎?你們回想往日的恩愛的時候就沒有後悔過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是這樣,工作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幹一行愛一行,富有兢業精神,有的人頻頻跳槽,也難覓如意的工作,他們厭煩本職工作,老是覺得別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吃着碗裏的看着鍋裏的,換了新的工作後發覺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如意,想起原來工作的種種好處。只恨世上沒有後悔藥賣,時光不能倒流。就拿我們的幼教工作來說吧,在網上我時常看見這樣的一些文章,有的老師當初考幼師時覺得這工作挺神聖,走上工作崗位後,有的會認爲來的錢不快,看着一些同學、好友進了黨政機關,權利帶來了實惠;一些人下海經商成功,經濟富裕。看着這些人別墅汽車、燈紅酒綠,心裏癢癢得十分難過,恨不得立馬辭職跳槽去撈一把。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知道黨政機關並不是那麼好混,人際關係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下海經商也沒那麼輕易,風險大,競爭激烈,壓得心裏崩潰時纔想起幼教工作的種種好處,有雙休日,又有寒暑假,整天面對着一羣活潑無邪,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心理也變的輕鬆快樂多了,也讓自己變的年輕了許多了。回頭再想想有這樣讓你愉快的工作,還爲什麼要去羨慕人家呢?還有什麼理由不安心幼教工作呢?看着諸如此類的文章我不由的想說:同仁們,讓我們好好愛孩子,愛我們的幼兒園,愛我們的幼教事業吧。

最後,我要用錢鍾書愛人楊的話來結尾:"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抵如此。"願我們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今天的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更美好的。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2

《圍城》是一本值得我們用心去讀,用心去思考的書。進入大學之後,每位大學生都會對自己的個人有了更多的'要求,爲自己制定計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或是在大學生學好專業知識,或是在大學生考得一些證書,或是在大學鍛鍊自己能力,或是在大學收穫一份愛情。如此種種,給自己找到了充實大學生活的理由。我也是在個從高考路上走來的一名懵懂的大學新手,迷茫、忙碌、壓力仍然會時刻籠罩在身邊,在這個讓自己有些慌亂的大學生活中,我遇到了《圍城》這本書,它讓我忙碌的生活有了一片閒暇的時光,幫助我緩解了疲勞,又使心靈得到解放。也讓我在這個人生的岔路口稍作停留,稍作了思考。

小說中的主人公方漸鴻的婚姻像是一座圍城,在結婚之前,他還在圍城之外觀望,亦或羨慕,亦或衝動着。想法設法地想要衝進去,似乎那裏纔是自己靈魂的殿堂。可是當他邁進了婚姻的圍城之後,他才知道,似乎一切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了。又想法設法地想要出來。這是對人性無知的一種諷刺。作者通過寫回國、戀愛、找工作燈一系列事件,把一個人物的性格靈魂一針見血地展示在我們的面前。方漸鴻是典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帶着玩世不恭的態度處世,又有一點良心。但是性格決定命運,他希望做“大人物”,本身就讓自己進入了這座虛榮的“圍城”。在對待愛情和婚姻方面,他同樣是玩世不恭,決定了他一生婚姻的失敗。

《圍城》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生活裏纔是真實的,每個人都心裏勾勒一幅美妙的愛情藍圖,追到愛情就希望爲愛情找一個溫暖安定的歸宿——婚姻,可是往往曾經的海誓山盟都會成爲玩笑,是真是假,連去爭辯的力氣到最後都捨不得出了。生活告訴我們:結婚就像圍城,有的人想進去,進去的人想出來!當愛情被歲月侵蝕,成爲生活的一部分,這時的愛情已經昇華爲親情了,更有一份責任在其中。

雖然婚姻離我們還遠,但是對於一部分大學生來說,戀愛似乎就在眼前。但是,畢竟校園中的戀愛更多還只是在象牙塔裏面的童話故事,不管公主和王子怎樣堅信“最後能幸福生活在一起”,那都是經不起時間推敲和現實考驗的幻想。也許很快就會發現,愛情會成爲了兩個人的枷鎖,只有結束才能打開,才能更好走下去。這時,昔日的那些誓言都會在在現實面前低在頭顱,一切不堪一擊!

可是爲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的人還是會在這座愛情的“圍城”外久久駐足或者希望自己也能衝進去,那是因爲有些東西看起來很美好,很誘人。所以在圍城之外就算擠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是即使有了愛情又如何,面臨畢業找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愛情變成一種責任,就會讓人覺得失去它原本的美好感覺。很多人就會對此失去耐心,想要擺脫,想要從中逃離。另一方面,愛情也可能成友誼的枷鎖,曾記得一朋友跟我說過,她與一異性好朋友無話不談,平時可以天南地北地扯。可是當後來男生向她表白,之後,兩個人就再也沒能像之前一樣推心置腹的談話了。最後,她放棄了那段愛情,成就他們永遠的友誼。此類情況絕非特例,在很多時候,沒有必要要用一種很特定的關係來約束彼此,只要志同道合地做朋友,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友誼纔是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我的好友選擇明智,她勇敢逃離那座“圍城”,因此能獲得開心,收穫友誼。

書名《圍城》似乎就是想告訴我們:我們就像生活在一座座圍城當中,生活的“圍城”、工作的“圍城”、婚姻的“圍城”、甚至在當下,具體可以說有人是活在房子的“圍城”、車子的“圍城”。生活就像是在兜圈子,找一個籠子把自己關起來,結果發現這邊的風景不是最美的,逃出一個籠子進入另一個籠子中,繼續把自己關着,不斷的循環,樂此不疲。許多人也正是由於有了像方漸鴻那樣的一點虛榮,一點良心,爲做“大人物”而處處做“小人”,讓生活將自己“圈”起來,疲憊不堪。

也許對很多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活一開始對自己來說是一個驚喜,因爲衝破高考的“銅牆鐵壁”才能夠的道德美好輕鬆的大學生活,確實有些來之不易後的珍惜。所以爲了急於證明自己或者說表現自己,就盲目加入很多社團,最後只能讓社團活動把自己緊緊綁住,深夜挑燈奮鬥不是爲了學習而是所謂的“工作”,有時間安心學習似乎成爲一件奢侈的事情。想當初,很熱血很拼命地參加面試,一輪一輪下來,成就感欺騙了自己,最後擠進了以爲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殿堂,最後發現自己也不過是始終要按照上一級領導的指示辦事的幹事。當能發出”想孤單一會都抽不出時間”的感慨時,已經無法逃離,只能在這個圈子中尋找讓自己少一些迷失的東西。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寫出我們看不到,或者說不願正視的社會現實。我們從出生就生活在了各種各樣的圍城當中,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同學之間有友誼與競爭,家人之間有親情還有壓力,社會上有着光明和黑暗。無論如何,我們始終都生活在這樣那樣的圍城中。有時候,我們無法逃離的時候,就得選擇在這裏用一種讓自己讓自己活得快樂的方式去生活,才能讓自己在那些無法逾越的“圍城”中活出自己的色彩。才讓自己擁有與別人更多的不同,更多的快樂。

錢鍾書圍城讀書筆記3

“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這是我看錢鍾書先生《圍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前段時光趁着無聊打發時光就把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粗略的拜讀了一下。看的不是很認真,但是感受挺深的。這幾天因爲要準備讀書交流會,所以又把這本書再次看了一次,兩次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個性是這次我感覺自我從書中得到的更多,可能不太能理解書中主人公的感受,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大概能夠明白一點。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句話“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起初我還以爲這只是被利慾佔據心靈的表現,之後縱覽全文之後,才明白,這句話是出自留洋學生,一個孤高清傲的女子,蘇文紈口中說出:她是在感慨感情與婚姻,同時也在領悟那個時代的人生好處……

小說以方鴻漸的生活道路爲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變遷浮沉。在感情上,方鴻漸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在和他有過關係的幾個女人面前都是如此;對於鮑小姐,他失敗於無力抵抗,對於蘇小姐,他失敗於優柔寡斷,對於唐小姐,他失敗於無所行動,對於孫小姐,他失敗於沒有決定力。雖然說圍城存在,但大多數感情的圍城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但同時,他也是承認自我的失敗的,當他拿到了克萊登大學的假學位,卻不肯以假亂真,實際上就承認自我做了賊,做人還是強勢一點好。

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只是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爲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我們生活中也是處處有着圍城,我們都是被困在城中的人,無形的城太多了。只是錢鍾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說得如此那般真切其實也是爲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現如今的社會,競爭激烈,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同學朋友之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各種壓力壓得我們透但是氣,我們出生開始就有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能做的不是隨遇而安,我們需要反抗,需要去拼搏,與命運作鬥爭,只有這樣,我們的這座圍城纔不至於是困擾我們,說不定能夠變成我們的烏托邦呢!

的確,我們生活中也是處處都有“圍城”,事業,感情,家庭,學習,生活都與這座圍城密切相關,看你自我如何取捨。人性本惡亦或是人性本善?這都交由我們自我去探究。

只有一點,我覺得我們是不能改變的,就是身處這樣一個大世界,不管人心不管世道如何險惡,重要的是我們始終要持續一顆善良單純的心。雖然很多事實證明,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自我想,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身處亂世,心亦不變”。我們此刻還沒有踏入社會,還沒有真正嚐到社會的滋味。在學校裏我們也不能迷失自我,與人交往我們不能見人就掏心掏肺,但是至少要真誠相待。我自認爲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不管是誰,我覺得只要我真心真義對你,時光久了你也會一樣對我。做人這樣,做事情又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做事情我們絕對不能心存僥倖,必須要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去做好,去盡全力完成上方分配的任務。

書中的方鴻漸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出身小富家庭,留過洋,沒什麼理想,不善交際,一介書生,也很單純,這個故事到最後給我們呈現的無疑是個杯具,起初,我以爲方鴻漸和蘇文紈會是一對,可惜現實很殘酷,方鴻漸不喜歡蘇文紈。這讓我想起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好像外人看似很般配的一對往往走不到一齊。最後方鴻漸和孫柔嘉成了一對,他們都是很單純的,他們經常爲很瑣碎的小事爭吵,這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兩人都不願意認輸,小氣,斤斤計較,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大家都向對方展示好的一面,浪漫,收起自我的脾氣,一旦在一齊,柴米油鹽,朝夕相處,矛盾自然爆發了,圍城心理,是人性吧,這也是這部小說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此刻80後結婚有多少是能如自我所願的,很多都有來自親友雙方父母的因素,最後都不得而終。其實我不夠資格在那裏說到感情,畢竟自我少不更事,但是自我身邊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所以我也有必須發言權,他們很多都是被房子和金錢弄得不能走到最後。

看完圍城,我總有一種很壓抑的情緒,總覺得回味悠長。以後有時光必須再讀一遍,看看是否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是否能夠給我其他啓發。我也推薦大家能夠去看看這本書,說不定能夠讓正困於心的你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