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特色小鎮創建培育情況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3.19W

關於全國特色小鎮創建培育情況調研報告應該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全國特色小鎮創建培育情況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全國特色小鎮創建培育情況調研報告

今年下半年以來,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特色小鎮發展,各地也積極開展培育特色小鎮的探索嘗試。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近期在多地調研瞭解到,當前各地培育創建特色小鎮尚處於起步階段,地區間發展水平高度分化。應警惕部分地區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一哄而上現象的出現,避免形成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進而造成新的難以消化的房地產庫存。

各地創建特色小鎮尚處起步階段,地區間發展水平高度分化

今年下半年以來,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特色小鎮發展。7月份,住建部等三部委發文,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10月中旬,住建部公佈了第一批共計127箇中國特色小鎮名單。隨後,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

“按照三部委的文件,相當於我國600多個城市,每個城市至少要建1個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建設量多面廣。”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閔學勤分析指出。

在政策推動下,各地積極開展培育特色小鎮的探索嘗試。自2015年1月浙江省提出創建特色小鎮戰略以來,以夢想小鎮、雲棲小鎮爲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鎮成爲浙江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的新亮點。

今年6月,福建省政府出臺《關於開展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開啓了全省特色小鎮的創建工作;9月,福建公佈全省首批28個特色小鎮名單。

以安徽安慶市嶽西縣溫泉鎮爲例,該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目前,安徽省住建部門已進行了現場調研,對其規劃建設工作給予指導性意見。下一步,溫泉鎮將力爭打造成爲全省首批特色小鎮示範點。

專家指出,目前各方參與特色小鎮建設熱情高漲,預計未來幾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但整體來看,大部分地區培育創建特色小鎮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表示,高度分化是當前全國發展特色小鎮的主要特徵,概括來講分爲五類:一是東南沿海地區部分小城鎮已經成爲中小城市,面臨城鎮管理體制的束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二是大城市周邊的小城鎮,正在成爲逆城市化的新空間,開始被資本追逐;三是中部絕大部分小城鎮缺乏產業支撐,無法充分吸納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非城市羣範圍內小城鎮難以做大;四是西部和東北地區部分小城鎮人口和經濟空間萎縮;五是過去十年間發展起來的資源型強鎮,隨着資源價格下跌,問題頻現。

簡單照搬國內外先進發展模式、房地產開發較快而配套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凸顯

雖然當前多數特色小鎮還在規劃建設當中,但是從內涵到外延都在發生偏離甚至變味的“特色小鎮”日益多見,凸顯簡單照搬國內外先進發展模式、房地產開發較快而配套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第一,生搬硬套國內外先進地區發展模式,培育建設過程中重數量、輕質量傾向明顯。國內特色小鎮發源於浙江,而浙江的靈感則來自於國外。因而,多地創建特色小鎮紛紛學習借鑑浙江和歐美成功經驗。但調研發現,有些地方本末倒置,捨棄自身特色,簡單模仿歐美小鎮、生搬硬套浙江做法。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認爲,與歐洲小城鎮已完成城鎮化任務、大多以服務業爲主導不同,我國小城鎮建設首先需要解決城鎮化問題,因而,歐洲先進發展模式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而在國內,浙江的原則和理念適用於其他地方,但具體做法的可複製性有限。因爲浙江市場經濟發展程度、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政府服務意識較強。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於新東指出,找準特色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捨近求遠、崇洋媚外和生搬硬套,沒有產業基礎,硬招商引資;二是選擇性“失明”,以爲當地無特色可尋、可挖掘。

“屬於小鎮自己的山水風光、風俗人情、土特產品、鎮街小巷、獨特經濟、個性產業、人文歷史皆可爲特色。”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翁建榮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鼓勵政策的帶動下,有些地區開始出現比拼數量、定位雷同的現象。例如,東部某縣政府一下子要推出6個特色小鎮,涉及製造業、服務業、新興產業、風情旅遊等多個方面。

“什麼概念都往特色小鎮裏裝是不對的。”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兼祕書長陳炎兵指出,特色小鎮首先是鎮,或是小城,不能是公園、旅遊景點、甚至房地產開發項目,也冠上特色小鎮的名字。特色小鎮應在保有小鎮基本元素基礎上創造特色。需要避免建設過程中一哄而起,引發新一輪人爲造城運動。

第二,以傳統思維謀劃特色小鎮建設,注重房地產開發,忽略了配套設施建設。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調研發現,部分地區仍以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的傳統思維謀劃特色小鎮建設,對產業、文化、社區等多種功能的融合考慮不足。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苗樂如表示,近期的調研發現,瀋陽大量的房地產庫存並不在城市裏,而在城市周邊的園區中,發展特色小鎮不能重蹈部分地區園區開發覆轍。

“需要避免把特色小鎮建成園區。之所以有的地方園區發展難以爲繼,主要原因是欠缺生活公共設施與服務配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指出,產業並非特色小鎮最本質的內容,特色小鎮真正的“特”在於城鎮本身,以人爲本的人居環境。

與此同時,有些地區創建特色小鎮,不深入挖掘傳統產業特色和人文地理環境,而寄望於商貿綜合體等項目的新建或重新整合包裝。

在東部某省會城市,一家大型企業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準備在人口密集的城鄉接合部打造“足球小鎮”,計劃建設的商業和住宅項目需要進行大面積拆遷,而作爲“準拆遷戶”的當地居民卻覺得,無論是“足球”還是“小鎮”都離自己的'生活很遠。

“不少房地產企業在尋求轉型發展過程當中,會從大城市轉移出來,到小城鎮尋求出路。現在很多所謂的特色小鎮發展基本上還是在搞物理空間建設。”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祕書長馮奎指出,需警惕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形成新的房地產庫存。另外,陳炎兵認爲,特色小鎮建設應是一種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特色小鎮政策扶持應因地制宜、側重服務、加強創新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出臺文件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特色小鎮正在成爲各方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平臺,也逐步成爲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與此同時,部分地區特色小鎮建設中也出現了重數量、輕質量,注重房地產開發、忽略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

專家認爲,應重視發展特色小鎮在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作用,建議在政策扶持上因地制宜、側重服務、加強創新,完善相關土地和金融政策,確保政策連貫性,推進特色小鎮健康持續發展。

第一, 政策扶持宜注重因地制宜、側重服務。

特色小鎮須以特色爲本。由於各地自然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特色千差萬別,發展階段、客觀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扶持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落腳點應在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現階段,中西部地區發展特色小鎮應側重深挖既有的小城鎮資源稟賦優勢,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特大城市周邊可以在存量培育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增量創建。具體而言,江浙等東南沿海地區,城鎮化、工業化任務基本完成,發展特色小鎮的主要任務是升級產業,而在中西部地區,則需要承擔更多的城鎮化建設的任務。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強調,不贊成把精力重點放在憑空造鎮。過往的經驗顯示,凡是紮根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的,與當地產業經濟聯繫越密切的,雖然發展較慢,但是較爲持久,反之則失敗的案例較多。

與此同時,需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轉向以“側重服務”爲主。“企業急需的幫助並非宏觀政策,而是基層政府接地氣的服務。”浙江萬科南都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光認爲,在特色小鎮的培育過程中,政府應事先引導和規劃、事中配套服務、事後評估和政策扶持。

此外,發展特色小鎮應提倡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四方形成合力。

專家認爲,培育特色小鎮要構建生態系統,政府、市場、資本,包括房地產企業與創客、投資人等都需參與進來。每個階段的主導主體可以不一樣。推行階段可以是政府主導,但最終企業纔是小鎮的主體。政府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爲主體提供系統化的公共服務和穩定的政策環境,這和原來工業園區、產業區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第二, 保持相關政策連貫性。

“三五年形成特色是不可能的,希望相關政策能夠長期保持一致。”有的基層幹部認爲,“特色小鎮考覈也不能一刀切,不同業態發展對環境、條件要求差異較大,相對應地,運營模式、建設目標、評價標準等也應有所不同”。

專家建議,考覈時長、考覈標準需要與當地特色小鎮的發展特點相匹配。規劃建設的成敗,在於市場的認可與接受,應以此爲標準,衡量與檢驗特色小鎮創建的可行性與成長性。需要注意的是,市場效益不能只看靜態效益,要看比較後的有說服力的動態效益,也不能只看即期效益,而要用變化發展眼光看長遠效益。

第三, 加快推進相關土地和金融政策的創新。

多位企業負責人反映,目前發展特色小鎮建設所面臨的政策障礙,主要涉及土地和金融兩大方面。藍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傅林江指出,“鄉鎮城市化,硬性要求蓋高樓不合理。集約用地沒有錯,但相關容積率規定不符合特色小鎮發展實際。”

總部基地全球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許爲平建議,農村土地流轉改革可在特色小鎮當中先行先試。

此外,特色小鎮建設的投資週期長、回報慢,需要長時間、大規模的融資支持。平安銀行地產金融事業部總裁助理羅俊指出,銀行等金融機構介入支持特色小鎮建設的方式,應更多從戰略角度出發。這就需要帶有股權性質的資金,但是當前金融政策並不配套,商業銀行法不允許銀行直接進行股權投資。

專家建議,發展特色小鎮還應重視農村產權制度的創新。一是“多權同確”,積極推進林權、農村房屋所有權等各類產權的確權登記;二是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度改革;三是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引導農村產權進入交易市場;四是率先開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探索農村產權質押、擔保等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