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學識都 人氣:2.01W

孩子成績總是不好?那麼你想知道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如何面對孩子的成績單,說起這個話題,我首先想到了前不久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張小學生的考試卷。柳州市某小學的一位小學生在自己的期末試卷上寫了一句話:“老師,給個80分吧,80分好過年,求您了。”後來,這張試卷被老師拍成照片流傳在網絡上,引起了網民們的關注和轉發。

這個事件之所以能夠受到大家的關注,我想正是因爲它反映出了一個非常現實又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家長們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態度和方式,以及由此而導致的親子關係問題。父母,孩子,學習成績,這三者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家長對待孩子學習成績的態度,會對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又會對親子關係、家庭氛圍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事件。

由這個事件,我又聯想到了另一個社會現象,就是有些大齡未婚的、單身的男孩女孩,平時在外地工作,臨近過年,要考慮回家探望父母,可能爲了安慰父母,爲了滿足父母的心願,就花錢租個男朋友、女朋友回家過年,哄父母開心。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兩件事情有一些微妙的關聯呢?

我覺得這裏至少有一個相似的地方:考試成績不理想,沒有找到男女朋友,對孩子自己而言,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親的態度,孩子們怕父母傷心難過,或者是擔心父母嘮叨、責罵,甚至是暴力教育。所以,爲了避免面對父母們的過激反應,孩子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地“應付”父母。

最近,我收到一位聽友發給我的信息,他說:

我最近考試成績出來了,怕父母罵。可是父母遲早會知道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和父母說,心裏很不好受,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猜很多父母在聽到孩子這樣的擔心的時候,可能會習慣性地教訓孩子:你早幹嘛去了?怕我們罵,你爲什麼平時不努力學習呢?你努力把成績提高了,我們也就不會罵你了呀!

父母們總是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會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感受。學習這件事情啊,是不是隻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在班級裏排上個前幾名呢?全班幾十個孩子排隊站,必定會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啊。成績好壞,不光光取決於態度和努力,還取決於個人的心智發展水平。

我再讀一段聽友留言給大家。半個月前,一位聽友在我的新浪微博留言說:

我在班裏是一箇中下等的學生。每天學習很努力,可成績還是上不去,我着急,父母也着急,他們總是罵我學習不努力,可我真的是努力了。我每天寫作業要到十二點、甚至一點,上課也認真聽講,別人玩的時間我都在學習,可還是不頂用。看到別的好學生,我覺得他們玩好了也學好了,我心裏就很難過。每次開家長會,我就提心吊膽、出冷汗,害怕爸媽罵我。

我努力想讓自己做的更好,可現實不是這樣。在同學眼裏,我每天很開心,沒心沒肺,可事實上我心裏難過自卑,只是用快樂的外表僞裝自己罷了。而在父母眼裏,我學習差不努力,沒有上進心。他們根本不會想到我心裏的苦楚。我覺得我很委屈,感覺好無奈。

讀着這樣的來信,我也感覺好無奈啊!

本來,學習成績不好,對孩子而言已經是挺不幸的、挺讓人難過的事情了,已經足夠自己煩惱了,可是,煩惱遠不止於此,還有來自於父母的壓力,讓孩子更加煩惱,甚至被壓抑的喘不過氣來。

對孩子們而言,在他的人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比如說考場落敗或是情場失意的時候,父母不是那個安慰他、鼓勵他、支持他、幫助他的角色,而是那個只會給自己增加壓力和負擔的角色。想一想這樣的狀態,是不是叫人慾哭無淚呢?

我們都知道,人的.精力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所謂能量守恆。如果孩子們的有限的能量都消耗在應付來自父母的壓力了,他們哪裏還有能量去努力拼搏,去安心的學習呢?

我記得我在上小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女同學,每次考試的時候,她都不是安心的答題,而是對着考卷痛哭流涕。剛開始,我們都覺得好奇怪,不明白她爲什麼會這樣。後來才聽他的弟弟,也是我們的同班同學,說:因爲她擔心考不好回家會被爸爸暴打。

仔細體會一下,這位爸爸在女兒的學習問題上,他發揮的是什麼樣的作用呢?是積極正面的作用,還是消極負面的作用呢?他只是在無形中爲女兒的學習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而已。

當然,因爲想一想父親的責打就開始痛哭流涕的孩子很少見,但是拿着成績單面對父母時感到戰戰兢兢、心神不寧的孩子肯定是不少的。

當孩子想到放假,想到過大年,想到領壓歲錢,他們內心一定充滿了期待和喜悅,可是,想到考試成績,想到父母的態度,恐怕這份期待和喜悅之上就會蒙上大片的陰雲了。

雖然,孩子們平時依然瘋鬧玩笑,可是一被提到考試成績,大部分孩子都要無言以對、偃旗息鼓了。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總是父母們信手拈來的緊箍咒。有幾個家長能笑納孩子的考試成績而不提出更高的期待呢?

前幾天,我和一位朋友還有她的孩子一起吃飯。朋友的孩子正讀小學四年級。吃飯前,朋友拿着手機,剛好看到孩子班級的家長羣裏在談論孩子們的期末成績,老師貼出了全班學生的成績單。朋友孩子的成績是一個優,兩個良。再看全班,40多個學生,全優的孩子有20多個。

於是,我的朋友就對孩子說:小寶,這不行啊,全班20多個全優呢,你只是“優、良、良”。孩子悶頭吃飯,朋友則不停地叫着孩子的小名,又讀出了其他同學的名字和成績,說誰也是全優,誰誰誰也是全優……面對媽媽的進攻,孩子索性擺出了一幅無所謂的神情,回答媽媽說:“那-又-怎-樣?”

是呀,那又怎樣?成績單上的一串數字或等級,究竟能說明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學習重在積累,成績好壞關鍵在於平時的學習狀態。父母們能不能把對孩子的關注留在平時,而對最後的考試成績抱以平常心呢?

如果孩子平時沒做好,那父母就應該及時出面干預,而不是等到考完試再來和孩子秋後算賬?及時干預、及時幫助,只做積極正面的、有促進作用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平時、在整個的學期裏,該寫的作業都寫了,該讀的書都讀了,該做的事都做了,最後的考試成績也就自然反映出孩子的能力水平和心智發展狀態了。

我建議父母們要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上,關注於孩子的能力水平和心智發展水平,還有情緒狀態,而不是考試分數。

那麼,孩子的能力和心智水平,還有情緒狀態,需要如何培養呢?這可是一個系統工程啊!不過,系統工程,也是由日常生活累積而成的。所以,怎樣幫助孩子過好每一天,怎樣營造幸福的家庭氛圍,怎樣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怎樣利用親子互動的機會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這些技能纔是父母們需要學習提升的。

最後,送給父母們一句話,來自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著作《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TAGS: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