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讀後感彙編15篇

學識都 人氣:2.7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讀後感彙編15篇

成語故事讀後感1

這個寒假我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十分有趣。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螳螂捕蟬和一葉障目這兩篇。

螳螂捕蟬,是講春秋時,在王宮的後花園裏有一隻螳螂準備捕食一隻蟬,但是這隻螳螂沒有想到有一隻黃雀正在它身後想要啄食它。黃雀想要吃螳螂,卻不知道侍衛正要用彈弓打它。螳螂和黃雀都只看到眼前的好處,而沒想到後面隱藏的危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只顧眼前的利益,不顧後果是不對的。

一葉障目,是講古代有一個窮書生用一片葉子遮住眼睛以爲隱身了而去偷別人的東西最後被抓住。這個故事比喻爲局部現象迷惑,看不到大局。我還知道了偷東西是不對的。

通過閱讀,我增加了知識。

成語故事讀後感2

從昨天開始,媽媽全天陪着我。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閱讀《成語故事》,我知道了狐假虎威的含義是狐狸利用老虎來嚇唬百獸。這個故事提醒我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或困難時,要學會想辦法應付和解決。我還知道守株待兔中的農夫爲什麼沒有等到第二隻小兔子呢?是因爲第一次是巧合,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亡羊補牢的故事告訴我們:發現自己的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及時地總結教訓。這樣纔可以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成語故事真有意思啊!

成語故事讀後感3

我讀了《中華成語故事》我記住了成語“呆如木雞”、“盲人摸象”、“廢寢忘食”、“掩耳盜鈴”。我還知道講這些成語的小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盲人摸象》的故事。

故事講了幾個盲人摸象。高個子摸到大象的耳朵說:“大象像一把又大又扁的蒲扇”。年老的摸到大象的尾巴說:“大象像又細又長的蛇”。小個子摸到大象的腿說:“大象像大柱子”。第四個盲人摸到大象的牙說:“大象像上粗下細的大蘿蔔”。四個盲人爭爭吵吵,誰也不服誰。最後趕象的人說:“你們說的都不對,都是隻摸到了一部分”。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觀察事物要看全部。以後我們觀察事物的時候千萬不能當“盲人摸象”呀。

成語故事讀後感4

一直以來都沒有太多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如今孩子上小學了也該多讀些書了,在老師的“親子閱讀”建議下,假期裏我和孩子一起讀了《中華成語故事》這其中有許多不認識的字也有好多不懂的句子,我都給她講解清楚了。孩子很喜歡也提出了不少問題,通過這次閱讀孩子認識很多成語,知道了成語的意思,還從故事中懂得了很多道理,通過這幾天和孩子一起讀書收穫很大。

家長要爲孩子挑選適合他們年齡段看的書,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讀書,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讀書的好處就不必多說了,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卻不容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爲父母要以自己爲榜樣,循循善誘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更好的引導他們探所知識世界的奧妙。

成語故事讀後感5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我從小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愛讀書是因爲我可以在書裏學到很多知識。我在《成語故事》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成語,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中華成語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次,我都在家裏急切的等待,等着媽媽從圖書館借書回來,終於等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從媽媽手裏接過書,像一匹餓狼,貪婪的讀了起來……

爸爸媽媽都是教師,所以很容易就能從學校讀書館借到書,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媽媽幫助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晚上不讀書就睡不着覺。我要謝謝媽媽,要不是媽媽給我借書,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讀書的樂趣。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成語故事是我最喜歡看的書,同事也是我最緊密的夥伴。

成語故事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一個叫《愚公移山》的成語故事。故事中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有兩座大山正好擋住他家門口的去路,全家人白走許多冤枉路。一天吃晚飯的時候,愚公對大家說一定要把這兩座大山給移開。幾個兒子都說行。第二天開工了,全家人男的開山,女的送飯,忙了一上午。鄰村有個叫智叟的先生見了笑呵呵地說:“我看你就算了吧,何年何月才能把這兩座大山移開?” 愚公聽後說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成功。智叟聽後走開了。這件事感動了天帝,天帝忙派神仙把這兩座大山搬到別處去了。愚公的精神感動了我,使我有了戰勝任何困難的決心。

成語故事讀後感7

暑假裏過生日時,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是一本書《成語故事》

看了這本書,我不光知道了許多成語,並且知道了它們的由來。看了這本書,我還認識了許多我國前史上的名人,比方“磨杵成針”裏的詩仙李白,我還學過他的《靜夜思》和《望廬山瀑布》呢。草廬三顧裏有諸葛亮和劉備。我最喜歡聽爸爸講三國演義了。書裏還有許多童話故事。比方夸父追日、開天闢地等等。

一個個成語故事,似乎打開了一扇扇前史的窗戶,使我領會了我國悠長的前史和絢爛的文明。

成語故事讀後感8

在這個學期裏班級讀書漂流活動中我讀了很多的課外書,也學了很多很多的課外知識。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本書《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裏有一篇文章叫《名落孫山》這篇文章是宋朝的,文章裏講了一個名叫孫山的人,既聰明又幽默,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去考舉人,結果到放榜的.時候孫山在榜上的名字居然是最後一名,從此鄉親們就取了一個名落孫山的名字,來形容考試沒有被錄取的人。

這篇故事講了一個道理:付出不一定有收穫,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收穫,只要你全心全意的去做這件事,那麼成功就一定是屬於你的。

成語故事讀後感9

今天我看了一首成語故事叫“掩耳盜鈴”,這個故事非常好笑。故事裏說了:一個小偷去範氏家偷點東西,他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小偷就想把大鐘搬回家,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搬不動,他便決定把鐘敲碎,然後搬回家。於是他找來一把大鐵錘,拚命朝大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他嚇一跳說:“這不是告訴別人我在這嗎?他就想啊!想啊!就想出一個辦法,找來兩個棉花團,把耳朵塞住,他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可是,他以爲別人聽不見,其實是他自己聽不見,這就叫愚蠢自欺,最後還是被別人抓住了。所以我們做人的道理,應該不要貪心、也不要偷別人的東西哦!

成語故事讀後感10

今天,我讀了一本 叫《成語故事精選》的書,這裏面有奇妙詭異的神話故事,有趣味橫生的民間故事,有勇敢堅強的男孩故事,有優雅溫柔的女孩故事,有催人奮進的名人故事,有內涵豐富的成語故事,有甜美靜謐的365夜故事,有鮮活靈動的童話故事……

每一個故事就像一顆小星星,在朝着咱們撲閃撲閃地眨眼睛。相信你們置身處於這樣的環境當中,一定會有非同一般的美妙體驗,收穫豐富的知識與無盡的快樂。

成語故事讀後感11

今天,我在家中看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迷途知返,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聯合攻打袁術,袁術敗走揚州割據一方。這時漢朝已將土崩瓦解,袁術看到這種形勢欲乘機稱帝,於是他極力拉攏好友陳珪,然而陳珪反對袁術稱帝,並勸他說: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還可以避免災禍,但是袁術不聽勸告,最終自食惡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這樣才能不犯更大的錯誤。

成語故事讀後感1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

中國成語源遠流長,是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成語,都含有深刻的道理。如:《一葉障目》,告訴我們不要聽信別人......

讀完了這本書,我正在寫讀後感的時候,感覺寫起來特別輕鬆,這讓我想到了杜甫的一句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完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數條道理,我今後一定要讀更多,更有趣,道理更深刻的書。

成語故事讀後感13

這周漂來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有趣生動。一共講了22個成語小故事,讓我學到了知識,小頭腦也更靈光了。

我把這22個成語列出來,再鞏固溫習。它們是:沉魚落雁、乘風破浪、打草驚蛇、呆若木雞、廢寢忘食、改過自新、邯鄲學步、鶴立雞羣、見異思遷、開卷有益、濫竽充數、老馬識途、買櫝還珠、盲人摸象、塞翁失馬、完璧歸趙、玩物喪志、揠苗助長、掩耳盜鈴、夜郎自大、鑿壁偷光、朝三暮四。

原來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有意義的小故事,可以瞭解歷史、學到知識,成語多麼有趣!我喜歡學習成語,也喜歡裏面優美的小故事!

成語故事讀後感14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成語故事》書,書中的每一個成語都講了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講了一個道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語故事是:半途而廢。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叫樂羊子的人去尋師求學。一年後,因爲想家,他就回來了。妻子見狀,就把織機上的絹帛剪斷了,然後對丈夫說:“讀書如果半途而廢,跟剪斷織絲一樣。”樂羊子聽了深受感動,又重新回去讀書,一去就是七年,終於學有所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沒有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只有堅持到底才能成功。

我希望同學們都能來看這本《成語故事》書,你們一定能從書中學到很多成語喻意和人生的哲理。

成語故事讀後感15

成語故事中的成語有很多有利於我們在寫作文時用它。我對大公無私的成語意思記得很牢我來給你說說:春秋時,晉平公對祁黃羊說:南陽少一個縣長,應該誰當比較合適?祁黃羊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他能行的。平公驚奇的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爲什麼還要推薦他呢?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麼人能上任,誰最合適,你並沒有問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於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上任去了。解狐到任後,替那裏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是個好縣令。像祁黃羊這樣的人才能算是大公無私啊!還有千鈞一髮拔苗助長等我也能給你講得清清楚楚。

這些故事深受人們的品讀和利用,成語真是妙不可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