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自立學會感恩主題班會

學識都 人氣:7.04K

自強自立學會感恩主題班會1

班會目的:

自強自立學會感恩主題班會

通過感恩主題班會讓學生時時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身邊的人,發現想感激的人。體會到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流露着的父母愛,在學習上無私奉獻的老師愛,與自己共同成長的朋友愛。促使學生在那些早已習慣的行爲中理解、感悟愛。教育學生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恩之情。班會過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班會主題。

(出示幻燈片1。2)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應當時刻感激這些幫助你的人,感激上天的眷顧。一個人的成長,要感激父母的恩惠,感激國家的恩惠,感激師長的恩惠,感激大衆的恩惠。

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沒有大衆助益,我們何能存於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條件!面對現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強感恩教育尤爲重要。

二、討論:自己怎樣認識感恩的?(出示幻燈片3)

學生1:所謂"感恩",就是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學會報答那些給自己幫助的人。

學生2:我認爲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幫助父母,多體諒老師,那就是感恩。

學生3: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只有學會了感恩,

生活纔會快樂,生活中才會有真摯的情感。

學生4: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教師總結:剛纔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師想,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爲他們生養了我們;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爲他們教育了我們;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爲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甚至我們還要感恩自然,因爲自然給了我們陽光雨露,藍天碧樹,四季變換。可以這樣說,面對生活,我們就要懷着一顆感恩之心。

三、討論:

1。爲什麼要感恩父母?

2。爲什麼要感恩老師?爲什麼要感恩自然和身邊的人?

學生先自己考慮,然後再進行小組交流。

四、繼續討論:

1。怎樣感恩父母?

2。怎樣感恩老師?

3。怎樣感恩自然和身邊其他的人?

學生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討論,而後教師總結。

1。分組討論發言

2。教師總結

3。教師出示兩篇文章:

(1)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激天神,感激主。當然,我們感激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

感激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長大;感激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激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暖和;感激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學會感恩主題班會

感激太陽,它讓你獲得暖和;感激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激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激困難,感激挫折,不是樂觀麼?感激對手,感激敵人,不是樂觀麼?對於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儘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激它,不是樂觀麼?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裏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爲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激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着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裏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爲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激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着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出色。感恩描繪着生活,將生活中大塊的寫意,揮灑得酣暢淋漓;將生活中清淡的山水,點綴得清秀飄逸;將生活中細緻的工筆,描繪得細膩精美。所以,感恩,

是一種多樣的藝術

(2)學會感恩,應當是對待他人的一種積極態度;學會感恩,本質上就是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好處,做出迴應,做出回報,而不是漠視,而不是淡然處之;學會感恩,是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長處;學會感恩,是暖和的陽光,照到哪裏哪裏亮;學會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劑。只有學會感恩,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只有學會感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向良好的方向發展!爆笑網文爆笑笑話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xx年2月,湖北60歲的農夫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症"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麼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年輕母親捨身救兒:20xx年8月27日下午,瀋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揹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採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xx的全部。"

3、。孝順兒捐腎救母:20xx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症後,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勝利後,瞞着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4。《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輕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

怨言不掉眼淚。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捱打時,竟然哭得很難過。母親覺得希奇,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爲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量,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難過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六、完畢語:

做老師的有兩個希望,一是希望你們做好人,二是希望你們學習好。有人把人才分爲四類: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我相信我們的同學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們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爲有才無德的人。要成爲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做文明的學生。父母養育你們,老師栽培你們,雖然這些是父母與老師應當做的,但大家應當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專心去體會父母、老師對你的好和愛。學會感恩,你纔會去幫助應當幫助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總之,希望同學們: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學會感恩。

自強自立學會感恩主題班會2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能夠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態面對人生,迎接挑戰。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曲直,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堅決抵制不良影響,向着正確的方向努力。

3、通過活動,讓同學們進一步體會生命的可貴,更加熱愛生活。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樹立爲人民、爲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培養自強自立的精神。

二、教具:多媒體

三、教學準備

1、進行自信心問卷調查,並進行統計。

2、準備好小卡片,用於激勵小語贈同學這個環節。

3、收集《相信自己》的帶flash動畫的歌曲。

4、編排手語歌《步步高》。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

請一位演講較好的同學給同學們講關於自信的故事,故事如下:

被人們稱爲“全球第一CEO”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曾有句名言:“所有的管理都是圍繞‘自信’展開的。”憑着這種自信,在擔任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的20年中,韋爾奇顯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韋爾奇的自信,與他所受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韋爾奇的母親對兒子的關心主要體現在培養他的自信心。因爲她懂得,有自信,然後纔能有一切。

韋爾奇從小就患有口吃症。說話口齒不清,因此經常鬧笑話。韋爾奇的母親想方設法將兒子這個缺陷轉變爲一種激勵。她常對韋爾奇說:“這是因爲你大聰明,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舌頭可以跟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袋。”於是從小到大,韋爾奇從未對自己的口吃有過絲毫的憂慮。因爲他從心底相信母親的話:他的大腦比別人的舌頭轉得快。在母親的鼓勵下,口吃的毛病並沒有阻礙韋爾奇學業與事業的發展。而且注意到他這個弱點的人大都對他產生了某種敬意,因爲他竟能克服這個缺陷,在商界出類拔萃。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總裁邁克爾就對韋爾奇十敬佩,他甚至開玩笑說:“傑克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韋爾奇的個子不高,卻從小酷愛體育運動。讀小學的時候,他想報名參加校籃球隊,當他把這想法告訴母親時,母親便鼓勵他說:“你想做什麼就儘管去做好了,你一定會成功的!”於是,韋爾奇參加了籃球隊。當時,他的個頭幾乎只有其他隊員的四分之三。然而,由於充滿自信,韋爾奇對此始終都沒有絲毫的覺察,以至幾十年後,當他翻看自己青少年時代在運動隊與其他隊友的合影時,才驚奇地發現自己幾乎一直是整個球隊中最爲弱/的一個。

青少年時代在學校運動隊的經歷對韋爾奇的成長很重要。他認爲自己的才能是在球場上培訓出來的。他說:“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成爲我們信心建立的基石。”在整個學生時代,韋爾奇的母親都始終是他最熱情的啦啦隊長。所有親戚、朋友和鄰居幾乎都聽過一個韋爾奇母親告訴他們的關於她兒子的故事,而且在每一個故事的結尾,她都會說,她爲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

在培養兒子自信心的同時,她還告訴韋爾奇,人生是一次沒有終點的奮鬥歷程,你要充滿自信,但無須對成敗過於在意。

(請同學談談對故事的感想,導入今天的班會主題。)

(二)讓自信與我們同行:激勵小語贈同學。

讓同學爲自己的好朋友設計一個小卡片,列出對方的優點,並配上激勵小語,增強對方的自信心。(要求:評價中肯、真誠、全面,態度認真。)

歌曲欣賞:《相信自己》

(三)具備了自信心,我們才能夠做到“自強”、“自立”。

主持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經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於世代中華兒女自強自立的精神。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今天的社會主義盛世,期間多少滄桑,多少風雨,我們都勇敢的走過了,也將勇敢的走向明天的輝煌。當代青少年應秉承祖先的優良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試看明日之世界,我中華必將傲然屹立。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立自強的.品性和奮鬥精神。可是現今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在父母過分的呵護和嬌慣之下,非常缺乏自立自強的意識。甚至有些孩子,除了上學讀書之外,生活中的事他們一概不知,甚至連自己的鞋帶都系不好。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怎麼會成功呢?因此我們一定要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儘早鼓勵自己自立自強,培養我們不軟弱、不撒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性。

討論: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具備“自強、自立”的精神?生活中,我們如何做到自強、自立?(問題提示:檢討自己的行爲,是不是存在懶惰怯懦的現象,是不是足夠堅強,父母老師面前存在哪些做的不好的行爲;如何做到自強自立可從小處回答,比如可從多讀書、多鍛鍊、多幫父母做家務、少用零用錢等方面來回答。)

(四)小活動:一齊學習手語歌《步步高》,激發同學們自信、自尊、自強的意識。安排兩名同學課前學習,課上展示,帶動氣氛;全班一起學習該手語歌。

五、教師總結

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有遠大的目標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頑強拼搏、堅忍不拔;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使自己的生命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釋放;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享受到由成功帶來的體驗;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在生命流動的旋律中譜寫出輝煌的樂章;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我們知道了原來自己也有那麼多的優點,我們也知道了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不依賴別人;自強就是不安於現狀,勤奮,進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自立自強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一種可貴的精神。生活中難免有艱辛坎坷,但是不管環境多麼惡劣,哪怕只有一抔土,一滴水,也要頑強地堅持,根深深地紮下,執著追尋着陽光,像樹一樣成長,實現自己最高的理想。

自強自立學會感恩主題班會3

設計目的:

現在的學生,就其心靈的一翼——“情”來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對父母之恩,熟視無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貪得無厭者有之,以怨報德者亦有之,唯獨知恩圖報者鮮有之。那麼對父母無情無義之人,對師長、集體就更不會有情有義了。因此。通過本次班會,努力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並引導學生通過抒發真情實感的習作來重新構築健全的人格,懂得愛的無私、偉大、純潔,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重點:

懂得感恩回報是我們社會的一種道德規範,並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身體力行。

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懷有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裏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爲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是一種怎樣的氣度和智慧!

在美國,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國定假日。在這一天,具有各種信仰和各種背景的美國人,共同爲他們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蒼的恩典表示感謝,虔誠地祈求上帝繼續賜福。

其實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師長、親朋、同學、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着的空氣陽光水源,莫不應在我們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經請人在自己的乞討用的牌子上這樣寫道:“春天來了,而我卻看不到她。”我們與這位盲人相比,進一步說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這樣快快樂樂地活在世界上,

誰說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我們還會時常憤怒得發抖而總去抱怨命運給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嗎?

西方國家有“感恩節”,中國自古以來就倡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時至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人卻不懂得感恩了。

一些以自我爲中心的學生,在家裏,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同學聚會,要設法把父母打發出去,或時不時給父母臉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在學校,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使用優良的教學設備,不知感恩社會。在課堂上,教師上課他打瞌睡,他看外語,教師苦口婆心的規勸他視爲耳邊風,不知感恩教師。享用着大自然賜給我們的一切,不知感激和保護它,反而隨意破壞它……這些人常常是“要求”多於“感恩”,只顧自己的利益,將父母、親人、師長、朋友、同學的幫助視爲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有這樣一位母親,女兒每年生日時,媽媽總是帶她到醫院去看望當年的產科醫生,感謝他將孩子帶領到這個世界上。女兒在各種比賽中獲獎時,父母不是先誇獎她,而是提醒女兒:無論取得什麼樣的榮譽,都離不開你身邊的同學、老師。女兒從母親手中接過新文具、新衣服、好吃的食品時,她都會懂事的以微笑和“謝謝”來感謝父母對她的關愛。長此以往,她學會了感恩,學會了讓周圍的人都來分享自己的快樂。

成都某大學近期開展了一項特殊的活動:讓學生們算筆賬,算出大學四年需要花費多少錢?每個小時每一分鐘需要花費多少錢?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心得以書信的方式和家長交流,許多學生由此看到了父母身上承載着的艱辛和重負,體會到父母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期望。這些處處體現出融洽的親情、理解和感激的傳統家書感動了學校、感動了老師,他們將這些信編成了一本《當代大學生品德行爲》的書,作爲校外輔助教材。

青島開發區四中每天都給學生布置感恩作業:“今天有沒有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是否有進步表現?今天你最感激誰?”老師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予學生關愛和理解的批閱,並評出四個等級,將成績記入學生的德育檔案。學校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反思,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加強自律,學會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來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我們有太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和理由。感謝我們的父母,由於你們的言傳身教,於是,我們懂得了什麼是黑,什麼是白,懂

學會感恩,不要再認爲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其實所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的。我們要感謝爲我們服務的人,以學校爲例,如果沒有老師、圖書館員、印刷工、花工、水電工、校醫、門衛、炊事員等等的工作保障,我們的校園生活和學習就難以維持。學會承擔自己在學校和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學會感受爲他人服務的快樂;學會把“行”、“謝謝”和“對不起”時時掛在嘴邊;學會“在乎”每一個人,尊重他人的權益;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就是不隨地亂拋紙屑果皮,因爲整潔的環境屬於大家;課間與午休時不要大聲喧譁,因爲安靜屬於大家……如此的學會、學會,能使我們懂得更多,愛的更多,得到的更多。

學會感恩,不要再認爲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而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爲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貪得無厭的索求他們的付出,

學會感恩,不要再認爲你所擁有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儘管他們的得來,也包含着你的心血,你的努力,但也不都是你一個人的,因爲沒有他人的心血和努力,世界就無法像現在這般絢麗。感謝老師給予我及時的指導與教育。

學會感恩,感謝大自然賜予我們澄澈的藍天、明媚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學會善待世間萬物的生命,愛護一草一木,愛大自然、愛地球母親。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長大後不可能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融入社會,更談不上愛同學、愛母校、愛國家、愛民族了。

學會感恩,它是一種禮儀,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現代文明的體現。因爲感恩可以讓這個世界一天一天美麗起來,讓人與人之間一天一天更加溫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