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的困境

學識都 人氣:2.56W

摘要:中國的紀錄片在最近兩年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觀衆還是關注紀錄片,我國的紀錄片也有了對外輸出的需要,本文淺談一下中國紀錄片跨文化傳播都會遇到哪些困難問題,以期望中國紀錄片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中國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的困境

關鍵詞:中國紀錄片;困境;跨文化傳播

一提到紀錄片,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BBC紀錄片,BBC的紀錄片就是一個金字招牌,只要打出BBC這張牌,幾乎沒人不買賬。我想除了BBC紀錄片本身很吸引人外,跟他們的傳播營銷手段高明也有一定的關係。近幾年,隨着國民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中國內陸也開始注重中國紀錄片的發展,尤其是人文紀錄片,更是大力推行,旨在讓國民能夠更加深入瞭解中國文化,同時能夠讓外國人更加清晰瞭解中國文化。中國紀錄片要想成功地進行跨文化傳播,不僅要依託於本國優秀的文化,還要更廣泛的吸收世界其他文化的優秀成果,求同存異,消除東西文化在被受衆解碼過程中產生的隔閡,並樹立本國品牌。只有這樣,中國紀錄片才能打開國門,獲得多元化文化的接受與認同。

要想將我國的紀錄片廣泛的傳播出去,就要先明白,BBC紀錄片之所以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推廣傳播,有其本身的特點。首先,BBC紀錄片的畫面精美是公認的,觀看BBC紀錄片,是一種視覺享受,是一場視覺盛宴,顏色,構圖都十分的講究,國內紀錄片已經學習到了這一點,紀錄片《味道》、《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吸引國民熱潮,大概是因爲畫面色彩鮮豔、飽滿、清晰,用年輕人的話來說,畫面看起來高大上,一看就是製作精良,加上這兩部紀錄片是關於美食的,影片觀看時惹人垂涎,人們就不自覺地就會記得片子中的內容。其次,BBC紀錄片的話題吸引人,它的話題是與時俱進的,在馬航MH370事件發生不久。BBC紀錄片地平線系列就推出了紀錄片《Where is Flight MH370》(馬航去哪裏了?)紀錄片中,除了事件發生的原因,最後的搜索結果沒明確說明外,整個事件解釋得很詳盡。這對關心MH370事件的全世界的民衆來說,即滿足了他們對整個事件過程的好奇心,也幫助他們瞭解了一些他們所不熟知的科普知識,同時在當時,馬航MH370也是全世界所關注的熱門話題,一舉數得。最後,BBC紀錄片選擇的視角很獨特,紀錄片《A PICTURE OF LONDON》(倫敦一覽)就有很明顯的體現,在片頭以開始就這樣說:“Imagine London in ruins.”(想象廢墟之中的倫敦),隨後通過特效,現代倫敦就變成了殘破不堪的鬼城。在紀錄片的開始就吸引住了觀衆的眼球與注意力。使得觀衆就會有往下看的慾望,同時也契合了倫敦多次遭到毀滅的歷史。

在明白了中國紀錄片在品質上與優秀的國外紀錄片的差異後,就讓我們瞭解一下,中國紀錄片跨文化傳播都有哪些困難吧!

一、語言差異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中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徐通鏘,胡吉成將世界語言分類爲13個語系,45個語族,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而漢藏語系是僅次於印歐語系的第二大語系。或許舉個例子大家會比較瞭解,衆所周知,聯合國法定的6種工作語言:阿拉伯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其中英文最重要,法語經常用於立法,因爲法語最準確,沒有異議!而英語屬於日耳曼語族,法語、西班牙語屬於羅曼語族(拉丁語族),俄語屬於斯拉夫語族,而這四種語言屬於印歐語系,阿拉伯語屬於非太語系中的閃-含語族(即閃米特-含米特語族),由此可以看出印歐語系在世界廣泛分佈,基本上只要會英語,你就可以暢遊世界。但是將這些語言分爲不同語系是有一定的原因,語言結構特點的不同,語言的歷史淵源,地理位置,親屬關係的不同等等。這就很明顯的體現出了語言上的差異,兩種不同語言之間之所以會有衝突,不僅僅是語言理解上的差異,還有表達方式上的異同,語言淵源上的不同等等。

很明顯,想要將中國紀錄片“輸出”,就需要將影片中的語言轉換成世界通用語英語,隨着前幾年國內“英語熱”的流行,英語學習的普及,誇張點說,除了文盲,人人都會說英語,就算是不很流利,但是聽得懂那些老外在說什麼,所以大家可以基本無障礙的看完一部美劇而不看字幕。但是,問題來了,英譯漢沒問題,漢譯英卻是個大問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後宮·甄嬛傳》,《後宮·甄嬛傳》在國內獲得了不俗的收視率,因此美國HBO電視網特意引進,並將76集的長劇,壓縮成6集迷你劇,並邀請當地土生土長的華人擔任美國版的配音,竭盡一切想要這部電視劇在保持“中國味”的同時,能夠吸引美國觀衆的眼球,結果……說實話,那樣的結果在我看來還是很不錯的,原版的《後宮·甄嬛傳》中有很多優美的句子,在美版的還沒出來之前大家就在猜測裏面的句子要怎麼翻譯纔可以既能夠保持原句的優美,又能讓外國人明白,美版出來後,果然,這部劇的翻譯被不少人吐槽,很多涉及詩句,成語的翻譯都被翻譯成了很直白的一句話,不再具有原句的那種優美。

作爲學習了三年英語的人,我必須說一句公道話,我覺得《後宮·甄嬛傳》美版的翻譯相當了不起的。若是將“甄嬛體”換成“人話”,將詩句轉換成大白話,對比“人話”、大白話,你會發現,美版《後宮·甄嬛傳》裏面的翻譯相對於原句所表達的意思的還是相當準確的。

語系不同,產生了“文化折扣”現象,這點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只有讓這種“折扣”不斷地減少。

二、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就更好解釋了,地域不同,文化淵源不同,造就了文化之間的不同,再加上經濟體制的不同,就像我們高中政治學習的中的一句話:經濟決定上層建築。而文化就屬於上層建築,就算是屬於統一經濟基礎,文化還有差異,就不要說不同的經濟基礎。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就曾提出,高語境傳播和低語境傳播的概念。他指出,在傳播時絕大部分信息或存於物質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極少存在於編碼清晰的被傳遞的.訊息中,是高語境傳播,反之則是低語境傳播。霍爾認爲,有着偉大而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就處於的高語境頂端,是東方文化的代表。美一國等大部分歐美文化傾向於低語境。這就導致中國文化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由於外國觀衆對於中國文化反應出的歷史、傳統文化等方面的不瞭解, 在解碼過程中容易產生牴觸感,出現傳播隔閡。

不同文化之間有所異同,就只能儘量縮小之間的差別,而多進行兩者之間的交流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可以減少傳播中的隔閡。有人將文化分爲“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我覺得“強勢文化”的一方不應該一味的侵蝕別國文化,多尊重別國文化,而“弱勢文化”則要大力發展自己的文化,強大本國文化,加強本國文化的發展,這樣就可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民族的多樣性,而不至於出現文化同質的現象。

三、意識差異

意識差異的產生跟文化差異相關,也跟經濟差異相關。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有段時間,網上流傳的那個關於東西方意識不同的微博,簡單的圖片,簡明的文字,色彩分明,很清晰的說明了東西方之間的意識差異,20個例子,就形象地說明了這個深奧的道理: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對於守時、關於一個意見、對於憤怒、對於排隊、關於自我、週末街景、聚會、外出旅遊、餐廳中、美麗標準、一日三餐、面對問題、沐浴時間、老年人生活、領導、交通工具、對待陽光、對待孩子。

我覺得意識之間的差異不僅僅只是說政治態度的不同,像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而西方國家是資本主義國家,這樣簡單的意識形態的不同,還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舉個例子,中國人對於死亡的態度,在中國,死亡這件事是不到最後一刻是絕不會說出口的,是投鼠忌器的,好像一說到“死”,就會馬上死,賓館裏面的房間號碼一般會避開數字“4”,只因爲“4”與“死”同音。送別人禮物是不會送人鐘錶,因爲那會聽起來像是給這個人“送終”,而對於西方國家的人而言,送禮物是送的心意,而不是寓意。

四、結論

語言差異、文化差異、意識差異是中國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的三大障礙,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三個問題,無論再好的營銷手段,都無法將我們的文化傳播出去,不能讓人們更好地瞭解中國文化。因此,突破這三大障礙是我們現在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中國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繼續突破的困境。

參考文獻:

[1]劉堅,程力.語境控制理論的跨文化傳播意義,東北師大學報,2007年4期.

[2]張耘.媒介生態時域下中國“網絡社會”傳播環境研究,中南民族大學,2013 .

[3]王潔.全球化語境下的跨文化廣告傳播:衝突與和諧,華中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