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體性到主體性到主體間性-西方美學體系的歷史演變

學識都 人氣:8.99K
從客體性到主體性到主體間性-西方美學體系的歷史演變
    論文關鍵詞:西方美學 客體性 主體性 主體間性
  論文摘要:西方美學體系的歷史演變,以相應哲學範式的歷史演變爲基礎。古代西方哲學關注實體本體論,具有客體性特徵,古代西方美學因而表現爲客體性;近代西方哲學關注認識論,近代西方美學表現爲主體性;現代西方哲學關注生存論,現代西方美學表現爲主體間性。從客體性到主體性再到主體間性的範式轉變,勾勒出西方美學體系的發展脈絡,是今天建設中國現代美學的重要思想資源。
  在中外歷史上,出現過各種不同的美學體系,它們都有自己的哲學基礎。從哲學的歷史演變上可以發現美學體系演變的規律。哲學體系儘管千差萬別,但在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大的階段,又各自形成了共同的特性,產生了三種哲學範式,由此也形成了三種美學範式。因此,我們可以從哲學範式的歷史演變出發,考察相應的美學體系的歷史演變。
  一古代哲學的本體論與美學的客體性
  古代西方美學的基礎是古代西方哲學。古代西方哲學有兩大特點,一是本體論,二是客體性。古希臘哲學已經把“存在”作爲哲學研究的對象。“存在”是最抽象的範疇,對它的研究就是本體論。但是,古代哲學是在主體與客體分立的前提下來探討“存在”的,“存在”被看作是客觀的實體,主體被排除在實體之外。古希臘哲學有多種體系,但卻存在着一個共同點,這就是基於實體觀念,建立了實體本體論。所謂實體,是古代哲學家對世界的哲學抽象,他們從直觀的印象出發,認爲世界是獨立於人的客體,它就是實體或本體。古希臘哲學提出了實體或本體的概念,它的希臘文是ousia,拉丁文是substantia,英文是substance。實體與屬性相對,人只能感知事物的屬性,而屬性是實體的表現。實體又稱本體,本體與現象相對,是隱藏在現象後面的本質,它是決定一切、產生一切的本原。總之,實體是事物的屬性所依存的客體,而本體是萬物的本原。西方古代哲學是實體本體論哲學,它具有客體性的傾向。古希臘哲學有多種形式,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但是,不管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它們都打上了實體本體論的烙印。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爲在世界的雜多現象中,數是統一一切的本原,因此數是實體(本體)。實際上,畢達哥拉斯學派是把自然界的數量關係孤立地抽象出來,把它變成了決定一切的實體(本體),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柏拉圖認爲現實世界是不真實的,它不過是理念的摹本,只有理念纔是世界的實體(本體)。柏拉圖的理念不過是現實世界的抽象,而他卻把理念當作世界的本原,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亞里士多德認爲事物是由質料加形式構成的,質料是物質性的,但只是潛能,不具有現實性,而形式則是構造性的,它使質料變成現實。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是矛盾的,在質料和形式之間哪個是實體(本體)的問題上有二元論傾向,它一方面說實體是專名指稱的個別事物,同時又有形式是實體的思想。到了中世紀,哲學神學化,上帝作爲世界的締造者成爲至高無上的實體(本體)。
  西方古代哲學是古代人類對世界的理性思考,它留下了寶貴的思想資源,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顯得幼稚和存在着謬誤。它的主要缺陷有兩點:第一,主體與客體的分立。西方古代哲學在主體與客體分離的前提下來考察存在,存在被當作客體性的實體。這種主客二分的本體論統治了西方兩千餘年,直到現代才發生改變。實際上,主體與客體的分離只是理智的產物,主體與客體是互相融合、不可分離的。作爲哲學本體論的存在範疇,應該是主體與客體的同一。第二,囿於實體本體論,把存在歸結爲實體或本體,認爲實體或本體支配着萬事萬物,包括人類自身。實體是古代哲學家的幼稚的觀念,世界並不是實體,而是人面對的意義世界,它與人已經不可分開地融合在一起了。存在不是實體的存在,不是物的存在,也不是客觀化的精神的存在,而是人生存於其中的存在。本體觀念同樣是古代哲學家幼稚的觀念。不存在着作爲萬事萬物本原的、決定一切的本體,這種本體論導致了形而上學。正因爲西方古代哲學存在着這些缺陷,西方近代哲學才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建立了主體性哲學。
  西方古代美學有兩個特點:一是從實體觀念出發,美成爲客觀的、獨立於人之外的實體的屬性。古代美學研究美本身的性質,而不是研究審美主體以及審美活動的性質。這就是說,古代美學具有客體性。二是從本體論出發,把美的本質問題歸屬於本體論領域,美與本體相關,是本體的表現(現象)。它認爲本體是萬事萬物的本原,是決定一切的,美的本質可以從本體範疇推演出來。因此,古代美學具有形而上學性質。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爲數是實體,因此美是由數量關係決定的和諧。這個學派提出音樂之美在於高低長短輕重不同的音調按照一定數量的比例組成的節奏的和諧。他們還發現了“黃金分割”定律,作爲視覺藝術的美的規範。這種美在形式和諧的思想開啓了歐洲形式主義美學的源頭。柏拉圖認爲理念是本體,美是理念的光輝,審美是對理念的“凝神觀照”。同時,他又把藝術與審美區分開來,認爲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而現實又是對理念的模仿,因此藝術是對理念的間接的模仿。實際上,他認爲美和藝術都分享了理念的光輝。柏拉圖的理念是概念的實體化,他認爲美是理念的表現或屬性,是客觀的。亞里士多德認爲世界不是理念的影子,而是由質料加形式構成的實體,因此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而且這種模仿是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模仿,即描述帶有某種普遍性的事情。這就是影響歐洲兩千餘年的模仿說。模仿說的美學意義在於,它認爲美是現實的表現,而且是現實的本質性的表現,因此也是本體的表現。中世紀美學成爲神學的一部分,它認爲真、善、美都是最高實體——上帝的屬性,上帝是最高的美,是藝術和自然等感性事物之美的根源。美是和諧等觀念在中世紀也被繼承下來,但這種和諧被認爲是上帝創造的。
  西方古代美學對審美現象進行了最初的探討,建立了一個初步的美學思想體系,體現了古代人類對審美的理性認識,成爲美學的寶貴的思想資源,我們應當認真學習、研究。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帶有理論上的缺陷,主要有兩點:第一,在主客二元對立的前提下,把美當作實體或實體的屬性,孤立地研究美,而忽視了對審美主體方面的研究,更沒有從審美活動的角度來研究。這種客體性導致對主體性的抹殺,主體似乎對審美無所作爲,只是被動地接受美。而實際上,美不過是審美對象,不是實體。審美是審美主體的創造,審美對象不是冷冰冰的客體,它離不開主體的情感意志和直覺想象活動。歸根結底審美是人的活動,美是人的創造對象,而不是物的屬性。離開了審美活動就沒有美可言。第二,從實體本體論出發,企圖通過對本體範疇的推演,得出美的本質,建立一種形而上學的美學體系。其實,不同的審美活動就有不同的審美對象,美的事物是各種各樣的,不存在統一的美。因此,古代美學從實體本體論出發,企圖通過對本體的推演找出普遍的美的本質,這是徒勞的。這種把萬物都歸結於一(本體)的形而上學思路不能解決美的本質問題,必然陷於困境。正像柏拉圖所說的,有具體的美,如美的母馬、美的豎琴、美的湯罐和美的小姐,但找不到普遍的美,因而“美是難的”。正因爲西方古代美學的這些缺陷,西方近代美學轉向對審美主體的研究,建立了主體性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