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工程生物化學說課設計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3W

1教材分析

發酵工程生物化學說課設計的論文

1.1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化學教材內容多且學時少,學生普遍感到生物化學難學,但也有學好這門課程的願望。本課程所用教材是楊麗萍主編的《生物化學》第四版,緒論是第一課,是對本課程的高度概括,是學習生物化學的前導。講好緒論,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爲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的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化學基礎相對較好,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理解分析能力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緒論講的新鮮有趣,就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產生求知慾。有了這種求知慾,將爲後續深入學習生物化學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1.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生物化學研究的內容與範圍;

(2)熟悉生物化學發展的歷史;

(3)掌握生物化學的知識框架,熟悉生物化學的學習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生物化學的知識框架。

2教法和學法指導

2.1教法

(1)層層遞進提問法:提問貫穿於本次課程教學過程,其目的是學生可以帶着疑問去思考。不僅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還能課程內容逐步深入、前後貫通。

(2)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合理的板書設計,加深學生了對緒論知識目標的理解掌握,從而爲後續深入學習生物化學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啓發對比法:這種方法變學生被動性學習爲主動學習,培養了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

(4)列舉實例法:學生自己探究問題,分析問題,提高了運用所學生物化學知識點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上述的四種傳統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結合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2.2學法

(1)學生應課前做好預習;

(2)課上注意聽講、記好筆記;

(3)課後做好複習。

老師應介紹怎樣預習、如何記筆記、及時複習和回顧已學的知識點等。把學生引導到生物化學知識的範圍中來,同時教導學生學會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去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分析、總結生物化學問題的能力。

3教學程序設計

3.1引入課題(10min)

由生物界的各種現象引出生物化學的概念—是研究生物體的化學。在學生理解後設置問題:自然界中生物體的化學現象多種多樣且複雜多變應如何分析?此處設此問題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如果學生回答不準確或不能回答,則繼續問:怎樣揭示生物化學現象的內在規律?啓發學生回答:要研究生物界這個複雜結構體系的物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的基本原理,基於生物組成及變化規律的一致性建立生命現象基本原理整體框架。進一步設置問題:如何研究?再啓發學生舉例回答,從而進入下一環節--生物化學發展簡史。

3.2講授生物化學發展簡史(15min)

3.2.1生物化學研究的啓蒙階段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很早就出現了釀酒、制醬、做醋等應用;在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治腳氣常做谷白皮粥防之”,即使用含大量維生素B1的食物對腳氣病進行治療。同時還用豬肝治療雀目(夜盲症)。講到此處時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圖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使老師的文字敘述變得更感性。

3.2.2生物化學研究的初始階段生物化學自18世紀中後期作爲一個獨立學科出現後,涌現出很多卓越的科學家。講到此處,用多媒體課件詳細解讀相關研究。原因有三:

(1)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爲後續內容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脂質代謝等的生理現象的講解做鋪墊;

(3)爲之後知識拓展埋下伏筆。

3.2.3生物化學研究的快速發展時期生物化學研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乏其人,對生物化學的發展起着深遠的影響。講到此處可與3.2.2的內容做對比,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然後設置過渡問題:從這些研究中可以總結出生物化學研究的什麼規律?

3.3生物化學的知識框架和學習方法(20min)

首先設置問題如“生物體的化學組成是什麼?”,引導學生思考。此處講授人體每天都和環境進行物質的交換,即新陳代謝。新陳代謝中酶催化了絕大部分生化反應,與此同時生物體具有精密的自我調控方法。這點從幾個層面爲學生理清思路,進行下一步學習奠定基礎。爲了使學生能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重點,可適當舉例說明。從“種瓜得瓜”推導出遺傳的概念,結合本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介紹遺傳的相關知識點。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能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活躍氣氛,應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回答問題。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知識點,同時穿插知識點覆蓋的實例。

4課堂小結

在緒論的教學過程中應不拘泥於教科書,不能生搬硬套、平鋪直敘、枯燥乏味的講解是扼殺積極性的。緒論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願。因此可介紹一些目前在基因診斷及其基因治療方面的成功事例,讓學生明白生物化學是和我們生活健康密切相關的,從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緒論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生物化學是一門記憶與理解並重的學科,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並融會貫通才能牢固記憶。

5課堂效果分析

通過四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不僅讓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學生也在分析、理解及融會貫通中建立了科學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