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理論下大學英語語用能力培養論文

學識都 人氣:2.86W

【摘要】

社會文化理論下大學英語語用能力培養論文

本文在國內外已有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運用語用學和二語習得的研究理論,把科學的語用概念和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主張結合,分析語用概念教學的理論依據和操作方法。

【關鍵詞】社會文化理論 概念教學法 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一直是語用學研究的核心話題和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熱點、難點。國外關於二語語用能力的研究主要從文化適應模式、認知處理模式、社會文化模式、語言社會化和互動交際能力模式等方向探討最佳的語用教學和評估的方法並對某些語用教學模式進行實證研究(Kasper&Rose,2002)。

一、研究背景

目前把社會文化理論和語用習得結合構建語用教學模式還只是一種嘗試。用概念語用教學法的實驗數據表明學習者對社會語用概念(自我表達,社會距離,權勢)有了系統的深刻認識,它爲語用能力和語用教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角度。Nicholas(2015)探討了EFL環境下的言語行爲(speechacts)概念教學的操作方法和具體步驟,但並未有量化的實證數據說明其效果。國外的社會文化理論與語用能力教學結合的研究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語用教學理論體系和操作流程,缺乏實踐的檢驗和修正。國內對語用能力和語用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探討、教學方法的探索方面(冉永平,2013;陳新仁,2014),和語用能力現狀調查和測試(劉建達,2013;李燕,姜佔好,2014)。把社會文化理論和語用教學結合的研究目前只有一篇理論探討(段玲俐,2013),分析了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理念在語用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可能性。國內大學英語教學中語用教學一直備受忽視,教師很少涉及或不願涉及語用知識(劉建達,2013),而語用能力是交際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所以大學英語語用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已是當務之急。

二、語用概念教學法的操作過程

語用概念教學法是概念教學法和語用知識的'結合,前者提供教學方法,即怎麼教,後者提供教學內容,即教什麼。基於Gal’perin系統-理論教學的原則,概念教學法將教學分爲5個階段:解釋,物化,交際活動,言語化和內化(文秋芳,2013)。解釋是對某個概念進行系統的闡釋;物化則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具體的、直觀的、形象的圖式,便於學習者的理解和記憶;交際活動是教師爲幫助學習者理解和運用概念圖式設計口頭或筆頭的教學活動,加深理解,付之實踐。言語化是要求學生用元語言描述概念,加深認識,爲內化準備。內化是從學習者之間的活動轉換爲學習者內部的心理活動,學習者能夠掌握概念,並轉化爲程序性知識,可以自動提取,靈活運用。下面以英語言語行爲中的“請求”爲例,說明概念教學法的操作過程。“請求”是言語行爲中非常重要和常用的語用行爲。因爲要勞煩他人,做到禮貌、恰當、合理的表達至關重要。但是這類言語行爲在英語教學卻經常被忽視,或只停留在簡單膚淺的模仿,而沒有深入的概念的教與學。首先,結合真實自然的“請求”言語行爲的會話實例(聲音、文本、視頻等資料,特別是多模態教學材料,如電影、電視劇片段),向學生解釋言語行爲、請求行爲、語言形式、語言功能、語境、話輪等語用概念。幫助學生建立形式—功能—語境的鏈接。三者之間的鏈接是指某種言語行爲在特定的語境下通過特定的語言形式完成(陳新仁,2013)。例如,Canyou?Couldyou?等形式常被用來實現請求功能。語言功能與語言形式之間並無一一對應關係,選擇哪種形式主要是由語境決定。語境包括對話雙方的權勢關係、社會距離、強加程度。當交際雙方社會權勢相當,熟悉對方,且請求事件強加程度弱,可以用情態動詞引導的間接請求策略,“Canyoupassmethebook?”。如果說話人比聽話人社會權勢低(員工對老闆),且請求事件強加程度較強(請求加工資),則要更加委婉的間接請求形式“IamwonderingwhetherIcangetapayraise”還要注意的是英語請求行爲是多輪(multiturns)的會話,而不是一個回合。對話雙方通過多輪對話互動共同建構特定的語境,從而完成禮貌、恰當的請求行爲,並不是由提出請求的說話者一人完成。教師要利用真實自然的語篇,引導學生髮現會話的組織過程、言語行爲在對話中的構建過程。其次,爲學生設計不同的交際活動(如角色扮演),使其用概念指導實際中的請求言語行爲。可給出不同的情景,學生兩人一組分析語境,選擇語言形式,練習會話。使語用概念、會話結構等得到應用和進一步深化,促進知識的內化。話語行爲只是語用能力的一個方面,語篇組織、語用慣例、語用含意、語言禮貌、話語標記等都是語用教學的重要內容,都可採用概念教學法的步驟,幫助學生掌握並內化語用概念知識,並應用到各種真實語境中。

三、結語

本文探索了英語語用概念教學和語用能力培養方法,它從抽象的語用概念教學到具體的語言使用,使學習者能夠在具體語境下得體地使用語言。這種方法有助於解決中國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低下,語用失誤頻發,犯錯而不自知的難題。

參考文獻:

[1]陳新仁.語用學與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02).

[2]段玲俐.社會文化理論與語用習得的理論基礎[J].外國語言文學,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