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外語教學探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7W

一、引言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外語教學探析論文

社會語言學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首先興起的邊緣性學科。社會語言學是運用社會學和語言學等幾門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從不同的社會科學角度來研究語言的社會本質及差異的學科。社會語言學主要是注重語言的社會性,表現在:首先注重跨學科的實際應用的動態性,其次,側重於語言的社會功能的表現。它着重從語言與社會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來探討和研究語言及其運用的規律,爲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更廣闊的嶄新領域。同時,給外語教學也帶來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二、社會語言學的基本概念

社會語言學主要是研究語言社會現象的一門學科。它關注的不是語言的核心結構體系,而是語言的邊緣部分,也就是說,它主要關注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現。研究的是語言和社會之間的關係問題,同時,考查社會語境中語言使用的現象,並且從社會語言學角度描述和解釋語言使用的各種變化。那麼,根據研究的對象不同,社會語言學大致可以被分爲宏觀社會語言學和微觀社會語言學兩大類。宏觀社會語言學主要研究與全局相關的整體性問題,比如,語言規劃的制定、語言政策、語言規範化問題、文字改革等等。而微觀社會語言學是研究各種社會條件下的語言變異,比如,民族或種族、階級、性別、年齡等等社會因素對語言使用所產生的影響、人們對各種變體的態度及評價、各種語言變體的構造特點和社會功能等等。

三、我國的外語教學現狀

一直以來,我國外語教學重視的是語言教學,而忽視文化教學。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習者而言,他們都會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和大部分注意力用在學習和講解詞彙及語法上,卻不注重語言應用功能在文化特徵方面和社會實踐方面的探究。因此,使得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整體都不合格,主要表現在不能用外語進行有效而流利的跨文化交際,不能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真正傳播出去。目前,從社會語言學角度來看,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首先,外語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即重視語言教學而忽視文化教學。並且對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視程度和訓練力度都不夠,從而逐漸使學生害怕說英語,對此事產生恐懼心理。尤其恐懼在公共場所用英語交流,而且在交談中情緒十分緊張,導致學生不能夠用英語進行流利的交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地幫助學生克服緊張情緒,不要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而感到緊張和羞澀。其次,學生習慣於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學習英語,而且經常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通過一些英語考試,導致學習者未能在某種語言環境下對英語進行學習,而是脫離了語境,目的太過於明確。再次,教師主要是通過課堂上設計好的訓練模式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那麼,與實際交際場景相比較,這樣的教學模式顯然是缺乏一定的真實性,同時缺乏積累實戰經驗的機會,致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的社會文化發展不能接軌。那麼,必然導致跨文化交際和外語學習的失敗。

四、社會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的指導作用

1、要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進行目的語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能夠用外語準確無誤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就顯得尤爲重要了。習得語言的人能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及技能進行語言交際纔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創造良好的'語境是十分關鍵的。培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必然要提供一個適合的語言環境,這樣才能夠使學習語言的人對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得到一定的鞏固、加強和訓練,才能夠培養出更好的語言技能。其次,要加強雄厚的師資。與傳統教學相比,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交際法教學的使用是很必要的。但是,對交際法教學的使用就要求教師們能使用外語與學生進行自如地溝通和交流,並傳授該語言應該掌握的語言點。同時,把握好在交際過程中使用語言得體程度等等。同時,在考試測驗中,也不應該只侷限於考察學生對語言點的掌握,也應必須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放入到考察的範圍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性,在學習語言的過程對語言運用能力給予更高的重視。

2、將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相依相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一種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表現形式。在外教學中,傳授語言同時需要傳授相應的文化,二者是不能脫離的。同樣,學習語言就必須瞭解相關的文化知識,才能真正的學習一門語言。學習者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瞭解該語言的文化。語言與文化的關係決定了外語教學的本質實際上是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還是文化教學。社會語言學關注和研究的是語言的社會屬性,即文化屬性。也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應該講什麼樣的話。如不同年齡的人講不同的話;不同地位的人講不同的話;不同的職業、民族、性別、地域等都會講不同的語言。那麼,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爲知識的傳播者和輸出者,不僅要講授什麼詞具有什麼功能、什麼意義、什麼用法,當然,還需要講解怎樣根據不同的交際對象來講不同的話,什麼詞用在什麼樣的場合裏纔算合適。而在我國的外語教學中,學習者正是缺乏對西方文化的深入瞭解和學習,又忽視了母語化的學習,導致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常常出現“文化振盪”或文化衝突現象,那麼,在交際過程中就會出現失誤。這不但達不到交際目的,同時還會引發一些誤解,從而導致交際中斷或失敗。很明顯,不瞭解語言相關的文化知識就進行不了順暢有效地交流,可以說對文化知識的講授其實就是在教學習者如何正確使用語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3、重視對學生語篇能力的培養

就社會語言學而言,語言單位是語言的交際單位,並非是語法單位。進而我們推斷,語言的交際單位是整個語篇,並非是一個獨立的單詞(aword)或句子(asentence)。那麼,在我們通常的傳統語言教學中,我們一般會把一篇文章分爲段落、單句、單詞,然而,涉及到交際功能的知識點卻是很少提到。在語言學習中,學生會學習單詞的發音、詞性、意義及拼寫,同時,根據語法功能,來分析一些較難句子的結構,但卻對整個語篇的掌握還不夠好。也就是說,我國的外語教學主要關注的是對句子的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說教學的基本單位是句子。當學生學習某篇文章時,對文章的生僻單詞以及一些難理解的句子等等都得到了正確的解釋,而對全文的整體語義結構並不是非常地瞭解。如全文的主題、採用何種方式展開、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或說明方法、全文大致的結構、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等等,其實這都是在學習一種語言的時候需要提出的疑問及應該得以解決。當然,這些問題應該歸納爲語篇宏觀結構可以討論的問題。而且有很多語言現象單單用簡單的語法知識還不能解釋和分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外國人經常使用的語言也就是說的口語,很多是不符合語法的,而它們卻是現實存在並且經常使用的,同時,我們大都也是能理解其含義的。然而,語篇教學注重的是語篇的整體理解和把握,不僅僅是詞彙和句子的含義。由於西方人的思維形式強調個人意見的表達,表達思想簡單明瞭,具有“個人主義”的特點,所以,西方人在語篇上就很明顯地凸顯爲直接切入主題、開門見山的寫作手法。同時,西方人也習慣從個體上把握對象,通過邏輯分析達到了對事物的瞭解和認識。而文章的行文思路通常是由點到面、由個人到整體的。從語篇教學的角度學習某一種語言,不僅可以瞭解到語言的形式及意義,同時,還可以瞭解到一些社會因素對語言所產生的影響。通過運用社會語言學理論,可以有效地開闊教師和學習者的視野。

五、結論

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研究外語教學,無論是對外語教師還是對外語學習者而言,不僅要意識到對語言本身的學習,還要意識到對語言相關的其他社會因素給予關注和學習。比如,說話人所處的文化環境、談話人的職業、年齡、性別等等。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將語言與這些因素結合起來,提高學習者的語言應用能力。從而,讓學生真正的意識到語言與社會存在着必然的聯繫,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一門語言並且有效而自如地去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