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獲得理論研究視角的分析的途徑探討

學識都 人氣:8.76K

發展心理語言學家關注兒童的語言學習差不多已經有50年了。遺憾的是,理論建構遠遠落後於數據收集。目前,語言獲得的相關研究和推測對語言行爲的發生和發展做出了相應的解釋。

語言獲得理論研究視角的分析的途徑探討

一、語言獲得理論的研究視角

1.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

行爲的結構描述試圖探索隱藏在觀察數據背後的原理,比如

喬姆斯基的語法規則和行爲主義的刺激—反應聯繫就是用來解釋觀察行爲的結構主義的例子。行爲的功能描述則尋求建立環境或情境變量和語言之間的可預測的關係。語言功能描述的目的就是希望對不同環境和個體的言語行爲進行預測和控制。結構主義者和功能主義者關注的是語言行爲的不同方面,結構主義者致力於

句法分析,而功能主義者更關注語言的社會應用。兩種研究視角是相互補充的,對於全面解釋兒童的語言行爲都必不可少。

2.語言能力與語用

語言能力是指個體的語言知識,或由語言行爲推理出的潛在規則,語用則關注語言使用的實例。簡而言之,語言能力和語用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個體抽象的語音知識,而後者是對這種知識的運用。

3.先天論與經驗論

先天論者堅持語言是非常複雜的,孩子是通過模仿等方式迅速掌握語言的.,所以先天論者認爲語言系統的關鍵機制一定是天生的。相反,經驗主義者則強調語言獲得主要是基於環境因素。在經驗主義者眼中,語言與其他行爲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學習語言就跟學習其他行爲一樣,語言的學習也受到簡單行爲學習規則的制約。現在研究者們大多不會將先天論與經驗論的觀點完全對立起來,他們已經意識到語言獲得是由語音器官的天生能力和語音經驗共同決定的。這兩方面都是語言獲得的重要前提。

二、語言獲得理論研究的進程和趨勢

語言獲得的理論研究是基於研究者不同的理論視角。一方面,行爲主義者強調語言學習就是簡單的機械反應,是強化的結果。語言的發展被看成是環境中刺激與內部反應相聯結的過程。個體內部的反應就是明顯的語言行爲。語言的發展是通過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以及模仿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另一方面,語言學理論者認爲,語言是先天的,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存在共同的結構和語法規則。喬姆斯基就曾指出,基因決定了人的語言能力,兒童能夠快速學習各種語言,正說明他們擁有所有語言都能使用的

普遍語法規則。這些規則決定了哪些句子是符合語法的,是可以使用的。人們通過語法有限的規則便可以運用到無限的句子中去,較新的關於語言學習的認知理論來源於信息加工模式,信息加工理論者肯定了語言學習中的認知加工過程,他們認爲語言學習是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它是以大腦爲信息處理的中心,信息的加工經歷了信息的感知、理解、存儲和產出等一系列過程,處理信息的方式決定了語言發展的過程。

不可否認,每一種理論流派都爲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學者們至今仍無法最終確定語言獲得的實際過程。造成研究者困惑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發現幼兒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那種簡單的可觀察的過程。換句話說,孩子可以運用多種方式來達到交流的目的,每種方式又有其變化性,因而對幼兒語言學習過程的研究中有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單一的理論視角很難解釋整個語言習得過程。

或許是受到折衷主義性質的影響,未來對語言獲得理論的相關研究趨向於各流派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歷史上各理論流派的優勢,他們自由地從中汲取優點,相互作用,理論者便應運而生。例如,社會互動學者認爲,語言的獲得源自於兒童語言能力和他們所處的社會語言環境的相互作用。社會互動學者不僅同意語言學家的觀點,強調語言中存在一種結構,這種結構區別於其他行爲而具有獨特的規則。同時,他們也和行爲主義者一樣認可環境對創造語言結構的作用以及簡單模仿在語言發展中的作用。與語言學和行爲主義學者不同的是,社會互動理論者更加關注語言學習的社會背景,尋求人類語言在社會互動中獲得的過程,

強調人類語言的結構可能來自語言在人類關係中扮演的交流作用。由此可見,通過免於簡單協調或強烈的內在機制的嚴格控制,相互作用理論或許能避免明顯的弊端。這裏必須指出的是,今後語言獲得理論的研究還需要納入一種普遍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

應能夠準確描述幼兒在心理髮展過程中的有效語言能力和語言發展所需的多種變量,否則語言獲得的過程仍將是神奇而神祕的。

參考文獻:

[1]Chomsky. Syntactic Structures[M]. The Hague: Mouton, 1957.

[2]張國豔.兒童語言獲得的理論解釋[J].甘肅科技縱橫,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