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調整與教學反思論文

學識都 人氣:1.7W

【摘要】財務會計學已經成爲了現代會計領域不可或缺的分支學科,是高校財會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因此優化調整財務會計課程體系已成必然。

關於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調整與教學反思論文

【關鍵詞】財務會計 課程體系 調整 教學反思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高校優秀青年人才項目(重點) (gxyqZD2017076);安徽省哲學社會規劃青年項目(AHSKQ2015D38);合肥學院人才項目(15RC21)。

爲了應對不斷變化的企業經濟環境,國家相繼頒佈了新會計準則,同時在會計領域中涌現了諸多的信息技術,財務會計整體上有了巨大的改變,因此加強調整財務會計課程體系至關重要。

1.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是高校通過開設一系列的專業課程,來培養符合教學目標要求的會計專業英才,是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雖然,通過課程體系的一系列改革工作,掌握了一些先進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由於會計專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改進速度緩慢,使該專業存在過於注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經驗的積累, 開設的課程與職業發展要求相分離, 培養的人才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我認爲目前存在兩個問題:

(1)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人才脫節。高校爲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逐步安排了一些類似電算化的專業實踐課程, 但由於這類課程一般安排在理論課之後, 且課時較少, 學生未能全面系統的掌握電算化的關鍵知識, 遇到具體複雜的企業會計問題不能獨立分析解決, 缺乏對整個課程體系的深人瞭解。

(2) 課程內容過時, 且以理論爲主。沿襲了傳統教學理念,開設的課程多以理論教育爲主, 教材更新頻率低, 未能按照社會需求和職業發展能力要求,及時更新、合理規劃課程內容, 缺乏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實踐教育課程,沒有爲學生提供增強專業技術能力的有效渠道。

2.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調整

(1)財會課程體系層次分明

在財會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教育層次間的無縫連接,從而確保學生能夠穩定有序的開展學習和研究活動,由初級上升至中級再上升至高級。所以在設計財會課程體系之前,應充分掌握瞭解各個層次及學生羣體的具體特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角度出發來明確具有特色的教育目標,制定可行性高的培養計劃方案。總之,財會課程體系必須以會計學科體系爲基礎進行設置,財會課程體系只有實現層次詳細化、具體化,才能爲財會教學的健康持續發展以及財會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對財會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應全面瞭解財會課程體系實際涵蓋的學科種類,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相適應的財會培養目標,滿足現代市場對財會人才的需求,並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財會課程設計主次分明

財會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應注重課程的`主次分明。我們應切實從實際角度出發,根據不同的學生及不同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課程設計與課程規劃活動。

①明確財會課程體系的基本層次,即會計基礎課程體系、會計主幹課程體系、會計分支課程體系。其中,基礎課程體系主要涉及了會計理論基礎(、基礎課程會計方法基礎。對主幹課程進一步細緻劃分爲會計實務課程,該課程內部涵蓋了從初級到高級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等內容,主幹課程同時還涉及了會計控制課程、會計法學。對會計分支課程再次劃分爲社會會計、資源環境會計、會計教育學、社會責任會計、資產評估會計等明細科目。

②根據學生當前採用的學習方式將財會課程體系劃分爲專業主幹課、一般專業課及選修課,接下來按學科的實際性質、內容、會計專業教育方向細緻劃分各級別學科。只有充分掌握財會課程體系的主次,才能清楚瞭解各教育對象的具體教育目標及教育需求,從而促進財會課程體系的深入改革。

3.教學反思

財會專業教育者應深入反思教學設計及教學實踐的適應性,提高教學質量。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其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不能以別人的教案爲主,不能忽視所教對象的實際情況,更不能一味地靠着自己的教學經驗,按以往制定的備課教案進行現在的教學。備課過程中,應從以往的教學經驗反思角度出發來設計新的教學,保證本次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實用性,樹立正確的反思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成功與失敗、精緻與不足等均屬於課後反思的理想素材,通過不斷的積累和整理,有助於保證日後教學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增強教育者的專業素養。

教育者應強化自身的反思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將教學反思融入至整個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教學精緻性、完美性。

參考文獻:

[1]吳曉娜,賈敬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本科會計學課程體系探討[J].2013年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年會暨第六屆學院學長論壇論文集2013年.

[2]王霞,段雪梅,曾馨瑢.理工科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J].教師,2015.

作者簡介:

方小枝(1980-),女,合肥學院管理系,講師,會計學博士。研究方向:增加價值理論及其實證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