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發展與聯繫

學識都 人氣:6.76K

歡迎瀏覽,本站小編爲你提供的一篇關於有關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發展與聯繫的畢業論文

有關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發展與聯繫

 

   摘要:稅務會計是在財務會計的形成發展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會計分支,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一起成爲現代會計的三大支柱。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髮展和完善,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目標逐漸出現差異,它們對會計事項的要求也出現了分歧: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問題開始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區別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經濟案件中稅務糾紛也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不斷上升。且門類日益繁多,情況逐漸複雜,手段更加隱蔽。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制爲準繩,以貨幣計量爲基本形式,運用會計學的理論和核算方法,連續、系統、全面地對稅款的形成、計算和繳納進行覈算和監督的一個會計學分支。它是以財務會計爲基礎,在財務會計的形成發展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而,稅務會計與傳統的財務會計有着質的繼承性和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二者之間也存在種種不同,因此,在我國,許多專家學者曾提出二者分離的觀點。在西方國家,稅務會計早已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形成了一套獨立的稅務會計體系。

 

  隨着稅務會計的誕生,企業會計可能會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如何在合法或不違法的情況下爲企業制定出最佳的納稅方案,這就要求我們國家要制定出約束企業稅務會計的'行爲條例或規定,以減少企業稅務會計的不法行爲的發生。

 

  稅務會計要素受稅法和會計兩方面的影響,作爲一個單獨的會計學科,有着自己的會計要素。其分類既服從於稅務會計目標,又受稅務會計環境的影響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聯繫.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都屬於應用會計學。會計學可分爲理論會計學和應用會計學,其中理論會計學包括會計理論和會計史等;應用會計學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等,可見稅務會計作爲會計學的一個分支,與財務會計都屬於應用會計學。

 

  財務會計是稅務會計產生的前提和基礎。財務會計爲信息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服務,稅務會計是運用會計學的理論和核算方法,連續、系統、全面地對稅款的形成、計算和繳納進行覈算和監督。稅務會計植根於財務會計,是會計與稅法共同發展的產物;財務會計是稅務會計的前提、基礎和依據,稅務會計則是對財務會計記錄的合理加工和必要補充;財務會計統攬稅務會計,稅務會計寓於財務會計之中。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主體不同。財務會計是爲某一特定的主體(會計實體)服務的,要對特定主體(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等)的經濟過程和結果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財務會計長期以來過於以稅法或者說以稅務會計爲基準,沒有將兩者進行應有的區分,因此限制了財務會計功能的發揮,從而不利於財務會計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情況。稅務會計的主體不是一個單一的主體。

 

  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會計,稅務會計要以稅法爲導向,但它要以追求納稅人的最大稅收利益爲目標。凡是涉及到稅收、納稅申報與稅款解繳、稅收減免和稅收籌劃等與納稅有關的經濟活動,都與稅務會計有關。而對納稅人與稅收無關的業務不予覈算。

 

  對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不同。稅務會計人員的素質同所有會計人員一樣,包括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兩個方面,道德素質和審計人員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在業務素質方面,稅務會計作爲一門更專業、新興的邊緣學科,就要求從業者更精通有關稅收的徵納、計量、覈算和監督能力,系統瞭解和掌握稅法的基本原理和現行規定,熟知會計準則和制度,嚴格按照稅法處理經濟業務,做到合理納稅。

 

 

  覈算目的不同。財務會計通過對納稅人所有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和核算,最後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並將其報送投資者、債權人、企業主管部門及其他會計信息使用者,爲債權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時也爲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提供真實的信息資料;而稅務會計則是通過對企業涉稅活動的反映和核算,保證納稅人依法納稅,使納稅人的經營行爲既符合稅法,又最大限度地減輕稅收負擔。

 

  覈算依據不同。財務會計的核算依據是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按照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程序和方法組織會計覈算和提供信息。但會計人員基於自身的理解或情況的特殊性,對某些相同的經濟業務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以致出現不同的會計結果,這是會計方法靈活性和會計準則、制度具有彈性的正常表現;而稅務會計的核算依據是稅收法規,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所得稅額並向稅務部門申報,其會計處理具有強制性、客觀性和統一性,一般不會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也不允許在計算口徑和方法上有悖於稅法規則。

 

  覈算對象不同。財務會計的核算對象是企業以貨幣計量的全部經濟事項,其核算範圍包括資金的投入、循環、週轉、退出等過程,既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又要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對納稅人可以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不論是否涉及納稅事宜,都要通過財務會計進行覈算與監督,以滿足國家宏觀管理及企業債權人、投資人和經營管理者的需要;而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是因納稅而引起的稅款的形成、計算、繳納、補退等經濟活動的資金運動,其核算範圍包括經營收入、成本費用)與資產計價、收益分配、財產與特定行爲目的、納稅申報與稅款解繳、稅收減免和稅收籌劃等與納稅有關的經濟活動,對納稅人與稅收無關的業務不予覈算。

 

  處理會計事項的基礎不同。會計處理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收付實現制。另一種是權責發生制,財務會計應該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強調收入是否實際發生,以及收入與費用相配比。會計上確認的收入不等於企業增加的現金流入量,會計上確認的費用也不意味着企業的現金流出量,企業各期的會計利潤也不代表當期可支配的淨現金資源;稅務會計由於體現了稅收強制徵收的特性,不強調在主體上以權責發生製爲依據來確定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稅務會計在規定各項目的徵收細則時,則表現爲權責發生制與現金收付制並用。

 

  收支確認範圍和標準不同。就財務會計而言,爲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收支狀況,企業發生的一切收支事項均要按其業務性質列入有關的會計賬戶中;而稅務會計則必須按稅法的要求,將稅法規定的收支事項列入有關的會計賬戶中,以作爲納稅所得的形成要素,超出稅法規定的收支事項,即使是企業已實際發生的收支事項,也不得列爲納稅所得的構成要素。企業自產自用產品,在財務會計中不計入收入,計入相關支出;而稅務會計則視同對外銷售處理。財務會計規定可以據實列支的項目,稅務會計則不允許據實列支,稅務會計對財務會計的列支標準給予了嚴格細緻的限定。工資性支出,財務會計允許一切工資、獎金計入成本費用,但稅務會計中規定了計稅工資標準,企業實發數超出計算標準的要作爲納稅所得計算。

 

  會計要素不同。財務會計有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財務會計反映的內容就是圍繞着這六要素進行的;稅務會計的要素有四項,即應稅收入、扣除費用、納稅所得和應納稅額,這裏的應稅收入、扣除費用和財務會計中的收入、費用不一定相同.在確認的範圍、時間、計量標準和方法上都可能發生差異。

 

  原則不同。財務會計實行穩健原則,一般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而不預計可能的收入。而稅務會計一般不對未來損失和費用進行預計,只有在客觀上有證據表明已發生的情況下方可確認。在計提壞賬時,對稅務局來說需要比較嚴謹,不能讓企業隨便提,否則無法保證國家的稅收。但從企業角度看,企業應該遵循穩健性原則,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計提。一個管理好的與一個管理不好的銀行同樣的比例計提壞賬是不能反映不同企業真實的財務情況的。但稅法方面只能統一。管理得好的與不好的稅賦負擔應該一樣。

 

  受稅法約束程度不同。財務會計按公認的會計準則和財務、會計制度規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行爲,處理納稅人的經濟業務,當對某些業務的處理出現稅法的規定與會計準則的規定不一致時,可以不必考慮稅法的規定,直接依據真實、公允的原則覈算;而稅務會計要依據國家稅法和會計準則規範納稅人的會計行爲,必須嚴格按照稅法處理經濟業務,當會計準則與國家稅法對某些業務處理的規定不一致時,必須按稅法的規定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