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課程教學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1.73W

一、財務分析課程教學實踐困境

財務分析課程教學的論文

(一)教材或用或舍。教師通常根據所教學生的層次選擇相應的教材,但沒有一本教材是盡善盡美的。授課教師也知道完全依據某本教材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授課時對教材內容通常有所取捨,或同時使用多本教材。曾經有教師嘗試捨棄某本教材,而根據多本教材內容設置自己的講授大綱,試圖集多本教材之精華爲課堂教學所用,這也是很多學者所推崇的,但卻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課程內容整體性較差,學生複習無從下手,考覈出現困難等。因此,主講教材不能捨棄,但如何用,用到何種程度?教材或用或舍的度很難把握。

(二)理論講授與案例教學孰爲主。本科財務分析課程一方面重視基礎理論,另一方面也重視應用性與實踐性。理論講授對於任何課程都是不可缺少的,分析思維方法通常是以理論爲基礎並受其指導。然而抽象枯燥的理論缺乏直觀性會使課程索然無味,因此,案例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案例教學根據教學所設目標,選取真實案例,由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參與案例分析與討論,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性與積極性。然而課時有限,多些理論講授固然能完整地把知識介紹給學生,但此種教學方式會使課堂缺乏生氣,課程內容缺少應用性及實踐性;多些案例教學,可能導致財務分析內容體系交代不夠完整或知識脈絡不夠清晰,而且學生人數越多,案例教學效果越差,因爲避免不了有些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偷懶搭便車。兩種教學方法應以哪種爲主,哪種爲輔?需要授課教師對此進行權衡。

(三)考覈方式創新之困。傳統的考覈方式採用期末閉卷考試形式,卷面成績決定學生考試是否通過,這種考覈方式的弊端是:第一,重結果,輕過程。卷面成績好只能說明學生期末複習得較好,並不能說明學生對整體知識把握及應用實踐能力較強。平時認真的學習、一點一滴知識的積累過程纔是學生們最寶貴的經歷,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第二,考覈內容以偏概全。一張期末試卷的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對所考內容掌握不好的學生不一定對其他知識掌握的也差。而平時不注意聽講,期末考試時突擊複習的學生也可能通過考試,但並不代表其已全面掌握相關知識。第三,量化分數衡量學習成果不夠合理。幾分之差可能劃分及格與不及格,但分數無法從根本上衡量學生之間的能力差別。考慮到傳統閉卷考試的種種弊端,財務分析課程出現了一些替代的考覈形式,譬如財務分析報告、開卷考試、論文等,但這些考覈形式依然存在新的問題:如財務分析報告考覈需要多名學生共同完成,每位學生的分數如何認定、如何避免搭便車較難把握;如果教學班人數衆多,分配小組及小組內工作量是很困難的事;開卷考試無法激勵學生對這學期所學內容進行充分複習,基本知識無法通過試卷來考覈;再如論文考覈,教師無法以低成本判斷學生是否抄襲,容易助長學術不端。第四,考覈學生越全面,主講教師工作量越大。如果教學班級較大,全面考覈學生勢必增加主講教師的工作量。什麼樣的考覈方式能全面衡量學生掌握財務分析課程的`能力?什麼樣的考覈方式能在有效考覈學生能力的同時避免大量增加主講教師的工作量?創新財務分析課程考覈方式勢在必行。(四)教學案例資源難獲取。財務分析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要求有大量的案例作爲教學的輔助,然而目前財經類高校本科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的案例多數出自於教材中的配套習題和案例或是其他相關參考書籍,這些案例資料略顯陳舊,與當前的經濟環境不完全吻合。雖然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爲財務分析課程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案例,教師可以利用每年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爲課程服務,但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即上市公司規模龐大、業務複雜,綜合分析一家上市公司需要該公司多年大量的財務與非財務資料,可能也需要利用到一些複雜的技術手段,對於本科學生來說分析起來有些困難,教學效果不一定好。另外,目前大部分財經高校沒有建立專門的財務分析案例教學庫。選擇什麼樣的案例,案例又從哪兒獲取,是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又一困難。

二、本科財務分析課程教學實踐困境之思考

(一)根據教學班規模、學時、教師人數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模式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學班級的規模,二是主講財務分析教師的人數,兩者直接決定教學效果質量、教材使用程度、教學方法的使用。從表1可知,第一,教學班級規模越小、學時越多,教師在上課時對每位學生的掌控能力越強,這樣就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課程掌握情況來靈活安排課程內容,教材的依賴程度自然會降低,充足的案例會更好地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第二,教學班級規模越大、學時越少,教師在上課時對每位學生的掌控能力越弱,自行安排課程內容的靈活性越弱,案例教學效果越差,以教材爲主的講授越重要,有利於學生對課程主線及整體內容的把握,所以這種情形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財務分析基本知識結構的介紹,以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第三,這裏的課堂講授不是沒有案例,而是以一個案例作爲主線貫穿整個課程並輔之以小案例,案例教學更重視分專題討論的形式,如可根據不同財務分析主體分析目的而進行的專題案例分析:企業戰略分析、會計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增長能力分析等。這種教學模式是在權衡教學趣味性與知識傳授完整性兩方面後形成的,在保證完成所訂立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可以使教學效果更好。

(二)考覈方式取決於教學班規模和主講教師人數。對於考覈方式的選擇重點在於平衡全面考覈學生與不會給主講教師帶來過大工作量這兩個目標。從表2可以看出,第一,班級規模越小,授課模式越適合分專題的案例教學。若主講教師人數充足,每位主講教師可負責一個專題並進行考覈,即分專題考覈方式。可供選擇的考覈方式有分組討論、專題分析報告、專題階段性測試、論文、課堂演示等,平時考覈包括課堂提問、出勤、作業等。在期末時進行一次綜合考試,目的是考覈學生對財務分析整體課程內容的把握程度,可供選擇的考覈形式有財務分析報告、論文及答辯、傳統的期末試卷(閉卷或開卷)等。若主講教師人數不足,可適當減少專題考覈的數量。第二,班級規模越大,主講教師越少,傳統期末試卷考試比重越大,這主要是因爲以多種考覈方式全面考覈學生必然會大幅度增加主講教師的工作量。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通過一些小考覈來彌補傳統期末試卷考試的不足,譬如階段性小測試、報告等。通過考慮教學班規模和主講教師人數來選擇考覈方式有利於主講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有效、全方面的考覈,同時也能兼顧主講教師的工作量問題,使得每位主講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其工作盡責。這些考覈方式的選擇不是一味地增加主講教師的工作量來實現所謂完美的考覈,而是更具有貼近現實的可行性。

(三)教學案例選擇與獲取途徑的優化之思考。經過多年的財務分析教學實踐,筆者認爲該課程涉及的教學案例主要有三種類型:貫穿講授始終的大案例、用於專題分析的案例、輔助用的小案例。第一,財務分析課程講授最好以一典型案例爲主線,把課程所涉及的絕大部分知識點都囊括在此案例中。這種案例可以採用我國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選擇標準爲:國內知名企業、早已上市、業績優良、處於成熟期。其原因是這類企業廣受關注,既有歷史資料,又有同行業資料,有利於縱向橫向分析。在行業分析時要注意該企業若是跨行業企業,需要把各行業分離後進行比較。第二,用於專題分析的案例注重從分析主體與分析目的出發,可選取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或其他非上市公司,選擇該公司某一事件資料或不同主體對該公司某一方面的主流觀點及相關背景資料作爲專題分析的案例基礎。第三,輔助用的小案例主要用於前兩種案例的補充,這種案例資料來源於歷年著名公司的經典案例或近期熱點公司事件。利用這些小案例能夠激發學生的討論和深入調查,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強化,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相關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財務分析課程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