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問題及提升策略

學識都 人氣:8.29K

高校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存在諸如對語言表達重視程度不夠,對漢字書寫規範認識不足,對語言文化社會功能認識不夠等問題。高校應該加強對語言文化的重視,創新語言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大學生自覺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不斷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對於加強高校語言文化建設意義重大。當前大學校園語言文化缺失現象普遍存在,本文以許昌學院爲例進行調研,通過了解大學生對語言文字的使用和規範情況,掌握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策略。

淺談高校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問題及提升策略

一、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對語言表達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學生自身重視不夠。一方面,許昌地處中原,屬於北方方言範疇,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無論是使用方言還是普通話幾乎不存在障礙。因此,是否使用普通話完全基於學生的個人習慣。另一方面,大學生中功利主義思想存在比較普遍,學生的目的性比較強,眼前有用的事情和目前沒用的事情會區別對待。前幾年許昌學院許多專業屬於師範類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如果能順利拿到二級甲等及其以上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就可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很多學生爲了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會認真學習規範語言,練習說普通話。然而,近兩年,由於許昌學院發展轉型,增設了實踐型專業,大大減少了師範類專業,即使是師範類專業,教師資格證也不再單純授予,需要有意願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提出申請並通過相關考試獲取。這樣一來,只有小部分願意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會認真學習語言課程,並努力考取普通話等級證書。絕大多數並不願意從事教育職業的學生把普通話水平測試認爲是可有可無的考試,並不願意爲之花費心思,付出努力。

其次,理論和實踐存在差異。大家都知道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知道普通話的推廣和學習是國家政策的要求,同時,學生也認爲在大學裏大家有必要學習和使用普通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於長期受到方言或語言習慣的影響,很難改變語言方式,尤其是在大家交流沒有障礙的北方,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依然我行我素,忽略了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

再次,學校宣傳力度不夠。學校推普部門隸屬於宣傳部或教務處,並沒有專門的推普機構,平時很少策劃推普活動、語言規範活動或者語言文化知識講座。學校的宣傳力度不大也對學生語言規範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最後,語言訓練嚴重缺乏。調查問卷顯示,除了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口語溝通交際方面的訓練外,其他專業學生幾乎沒有思考過語言表達需要通過訓練得到提升。因此,學生語言表達隨意性比較大。

(二)對漢字書寫規範認識不足

首先,社交用字缺少規範。社交用字中,商業宣傳牌匾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容易出現錯別字的地方。據調查顯示對於像霸王鱉雞、天刺良肌、衣衣不捨等形式出現別字,有80%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2014年11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了《關於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中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通知》,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應嚴格按照規範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字、詞、短語、成語等,不得隨意更換文字,不得使用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因此,作爲高校的大學生應該明確,商業牌匾中仿照成語製造雙關效果的字被認定爲不規範用字。另外大學校園裏經常出現的尋物啓事、失物招領以及其他一些小廣告,也經常出現錯誤形式,這些現象應該爲大學生所重視。

其次,缺少漢字再學習的熱情。大家知道,中小學階段是漢字習得的重要階段,大學階段側重於專業的細化和技能的學習。因此,大學階段很少有學生關注漢字書寫。調查顯示,46%的學生表示身邊沒有字典詞典。問及對不認識的字詞如何查詢時,所有學生一致認爲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查詢。網絡比較快捷,但對語言文化知識的把握還是缺少依據性的。學生爲了圖方便而捨棄傳統的字典詞典查詢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學生對漢字再學習的熱情不夠。

再次,漢字書寫能力下降。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承認自己在書寫過程中會出現提筆忘字現象,並對自己書寫字形表示不滿。漢字書寫能力下降已是既成事實,主要原因是隨着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鍵盤書寫已成爲主流書寫形式,長時間不使用漢字書寫,導致漢字書寫能力下降。

最後,漢字書寫監管不力。我國法律法規沒有提出民衆如何監管漢字書寫問題。因此,在大衆媒介出現漢字書寫錯誤時,知識層次高的民衆知道寫錯了,也沒有相關渠道可以反映,客觀上縱容了這種錯誤的存在。因此漢字書寫監管不力,客觀上影響了語言文化素養的提升。

(三)對語言文化社會功能認識不夠

大學生是時尚的追隨者,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爲社會上流行的方言歌曲、方言電影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方言地區的地域特徵,但這種語言文化文藝形式對社會發展影響不大。《漢字英雄》、《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的流行,對處於漢字學習階段的中小學生來說起到很大的督促作用,但對於大學生來說,影響甚微。因爲大學生認爲漢字的書寫正確與否與習得和記憶有關,與社會文化關係不大。因此,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對語言文化的社會功能認識不夠。

二、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提升途徑

在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進程中,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同步發展。不同的社會背景、文化習俗形成了不同的語言形式和語言規範。每個民族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內涵,也必然會在語言形式中得以體現。

社會學家認爲,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另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可以反映文化。因此,語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發展的活化石,語言中蘊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內涵,是一個民族文化素養的直接表現形式。

大學是文化的搖籃,承載着創造和傳播文化知識,引領文化方向的社會職能。因此,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是高校的首要責任。高校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創新語言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人文環境等方式來達到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目標。

(一)增強大學生語言學習的自覺意識

《周易》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傳達了古人對富有修養之人的看法,有修養的人,應當堅持不懈地自我激勵,自我警省,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禍事。由此可見,古人對自覺意識的認識已經相當深入。大學生的自覺意識體現在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對民族特色的重新解讀,以及由此而生髮的時代創新意識。而這些自覺意識都需要以語言作爲載體得以呈現,不管是口語的語言表達,還是漢字的書寫功底和藝術表現,都彰顯了一個人的文化素養。然而,目前的大學教育更專注於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術能力的培養,往往忽視了對人文素養、語言習得、漢字文化的學習,大學生普遍性欠缺語言學習的自覺意識。

語言是文學文化的載體,語言文化素養的提高與語言學習以及語言能力的提高密切相關。因此,增強大學生的語言學習自覺意識應該作爲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學教育應該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文化,體會語言和漢字的文化底蘊,繼而尊重和認同中國文化,並萌生出民族榮譽感和自豪感,願意爲弘揚文化增磚添瓦,貢獻力量。

(二)創新語言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

傳統的語言學習是非常正式的、死板的教與學的過程,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多集中在中小學語文課堂中,適合語言習得性的學習。大學生則不同,他們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不管是口語交際還是漢字書寫,都不影響社會交際和工作學習。他們沒有更深入地學習語言文化的動力,是因爲他們忽略了語言文化學習的重要性,不瞭解人際溝通交際的深層內涵。大學生普遍自我意識比較重,理論知識高於社會實踐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高校課堂沒有起到恰到好處的引導作用。

大學課堂應該創新語言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開展相關社會實踐活動,創造大學生能夠自我認知的平臺,讓學生在不自覺狀態中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願意進一步通過自我鍛鍊提高語言文化修養,以適應紛繁複雜的社會。另外,大學課堂應該增設語言文化課程。目前的大學課堂教育包括專業基礎課、通識類課程、體育、外語、計算機等公共必修課以及其他公共選修課,認爲語言文化課程作爲民族文化傳承的課程可有可無,沒有作爲必修課呈現出來,無法給學生的個人學習進行很好的指引。呼籲大學課堂吸納語言文化課程,讓學生切身感受中華語言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學生自我的語言文化修養。

(三)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人文環境

在問卷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在回答您有沒有接受過演講、論辯等表達方面的語言訓練問題時,90%的學生選擇沒有,選擇有的10%的學生全部來自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回答您主要在什麼場合鍛鍊您的口語表達能力問題時,50%的學生選擇日常聊天。由此可知,多數大學生沒有意識到語言專業培訓鍛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學校園也沒有給大學生語言文化修養的提升鍛鍊提供更好的平臺。我們應該呼籲高校創造條件,營造豐富多彩的人文環境。

首先,不定時舉辦演講朗誦比賽。演講比賽不僅能彰顯語言的魅力,更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其思路的創新。另外,演講比賽更重視語言的邏輯表達,很能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朗誦比賽可以幫助學生認知、理解民族語言文化,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

其次,不定期開展學術文化講座。舉辦學術文化講座是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主要途徑。學校可以指定計劃爲語言文化宣傳教育做幾個專題,提前預約專家,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並根據時間組織學生學習討論。當然,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環境需要大學生積極地配合。

大學生對語言文化素養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需求,大學的平臺環境的塑造、教育環境的改善都有利於促進大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提升。總之,大學生應該培養自覺意識,多途徑多角度深入學習,不斷提升自我語言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