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技術哲學:歷史現狀和趨勢分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27W

中國技術哲學是一種“當代學術現象”,它必然是中國人經驗現代技術的集中反映,必然是中國人對自身技術實踐國外技術之於中國意義的思維呈現。中國技術哲學已經有一段歷史,對其發展歷程和思想狀況作出總體的梳理或概觀,則成爲一項重要而又非常緊迫的學術任務。對這一學術任務,中國學術界已從兩個方面給予關注:一是着眼於學科未來發展探索,即以歷史回顧展望未來發展。例如,有學者指出中國技術哲學“興起”只是初步的,還存在各種“不足”、“問題”或“落後狀況”,強調“發展中國現代技術哲學”,也有學者提出中國技術哲學從“國外技術哲學述評”向“以基本理論問題爲導向”過渡的“路徑選擇”問題曰,還有學者“借古詠今”以強化技術哲學研究的“中國語境”困。二是當前學科地位探索,即以“技術哲學元研究”(主要討論技術哲學的一般問題,如歷史演進、研究範式、學科定位、學科結構、學科分支等)爲線索,採取統計學的定量方法考察相關期刊論文的增長、主題和作者情況,凸顯當代中國技術哲學的“學科”屬性以及研究隊伍的“學派”屬性。這兩類學科性考察着眼點有所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形式化描述,把從技術哲學所處中國背景和有關爭論考察其思想的發展歷程置於次要地位。鑑於這種情況,本文在目前研究基礎上,力圖勾勒一幅中國技術哲學的“思想地圖”,不求完美,但求能夠給出一種思想發展理路,以便把握其發展趨勢。

中國技術哲學:歷史現狀和趨勢分析論文

一、從技術辯證法到技術哲學學科

關於技術哲學發展的歷史,歐美學者一般將卡普於1877年出版的第一本使用“技術哲學”一詞的專著《技術哲學導論》作爲歷史標杆,將它分爲技術哲學前史和技術哲學後史。對於中國技術哲學發展歷程,目前有兩種歷史起點設定:一是將其歷史鎖定於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後,具體劃分有“早期工作一學科萌芽一深化研究”或“前30年一後30年”曰;二是鎖定於1978年之後,具體劃分有“醞釀興起一發展壯大一穩定發展”或“緩慢起步一蓄勢待發一加速發展”。這些分期雖然偶爾也會提到古代中國的有關技術論述,但與歐美國家技術哲學歷史分期相比,其封閉性的歷史時段鎖定,似乎並不想爲中國技術哲學的思想歷史留有足夠的想象空間。當然,中國技術哲學發展基本上是一種當代學術現象,這裏提及的思想長段歷史問題是一個開放性學術史問題,後面還將會提及。以下着眼於1949年之後的中國意識形態變化和學科調整背景,考察當代中國技術哲學的逐步確立過程。

二、作爲一種部門哲學的技術哲學

中國技術哲學從其學科發展歷史來看,它首先是作爲三級學科附着於科學技術哲學(或自然辯證法)這一二級學科獲得發展的,也即“作爲部門哲學、哲學的分支學科、哲學關注的'特殊領域”加以研究的。中國作爲部門哲學的技術哲學考慮,不僅是其形成時期的自然辯證法、科技哲學或框架,而且也是因爲它並未因此形成自身的哲學綱領。這種部門哲學的技術哲學研究有着大量文獻的歷史積累,涉及技術本質與本體、技術與經濟、技術與社會、技術與文化、技術與倫理、技術與生態、技術與政治等一系列議題,光怪陸離,非常複雜。這裏立足技術哲學不同於科學哲學理論取向的實踐取向,立足改革開放、意識形態、問題爭議等語境,以技術的經濟命令爲起點,力圖對中國作爲部門哲學的技術哲學綜合性地梳理出一條從技術的經濟哲學、社會哲學到倫理哲學的思想歷史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