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堂上互動式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6W

一、互動式教學需要教師良好的啓發

政治課堂上互動式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

互動式教學的基礎在於教師如何賦予課堂“動”的氣氛,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不能夠簡單地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需要給學生一個預習方向,或者提供一些閱讀材料讓學生去了解知識,爲展開互動式教學提供良好的基礎。例如,人教版高中的政治《生活與哲學》中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嚮導》。該課程有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爲了讓學生理解哲學的概念,通過聯繫生活和實踐,明白哲學源於生活,也存在於生活。第二個目標是爲了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進而讓學生以理性的心理狀態去認識世界、社會,提高社會應變能力。第三個目標則是德育目標,讓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得到的哲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理念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基於這些教學目標,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良好的引導。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出一系列的疑問:雨從哪兒來的?白天和黑夜是怎麼造成的?讓學生參考“十萬個爲什麼”“藍貓淘氣3000問”等閱讀資料進行探討;長大後,我們會思考:人爲什麼要活着?怎樣活着纔有意義?什麼是幸福?爲什麼要終身學習?同樣面臨艱難和困苦,有的人總是笑對人生,有的人卻是唉聲嘆氣。提出這樣的問題,給學生一段時間去進行思想緩衝,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爲展開互動式教學提供基礎條件。

二、互動式教學需要開展學生自主探究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因爲基於興趣的原因,學生是發自內心地去探究知識的深度。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高。教師可以根據本身對政治課文的自我認識,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訂出“階梯式”的教學計劃。可以先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先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教師講解之後帶着教師的理解去理解知識,這樣就失去了互動式教學的開放性和發散性原則。例如,人教版高中的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課《文化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識記文化的內涵,理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教師可以將整個知識內容分爲三個部分:文化的含義、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種素養,並根據這三個部分來制定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目標。這樣,讓學生有一個梯度式的自學方式,會更有利於學生產生自主的想法,並且有利於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相討論。

三、互動式教學的主體是小組討論

經過了課前的`教師引導,又經過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獲取初步的知識感知,教師可以詳細講述課程的知識點,然後設置情景並且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小組討論不是傳統意義上佈置一個開放性問題,然後教師呆站在講臺,任由學生嘰嘰喳喳十分鐘,結果最後沒有幾個學生會迴應老師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教師沒有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因此,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參與到其中,但不可過分包辦、講解,只發揮出主導作用,儘量引導學生提出質疑,並且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再通過學生彙報學習成果,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教師解決集體疑難,這樣就達到了互動式教學的目的。例如,高中的政治《價格變動的影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提出了小組探索的主要問題: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物價上漲前後主要說明什麼?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因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也會覺得比較有興趣。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某種商品出現價格浮動,價格降低,那麼人們便會加大購買,而如果價格上漲,人們會選擇適當購買或者減少購買。(這就說明了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價格變動的影響會因爲人們生活需求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性,如果大米價格上升,人們還是需要購買,因爲生活需要;反之,如果電子商品價格上升,人們可以選擇不購買,因爲不會影響人類的生活需求。(這也就說明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互相交流,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的政治課堂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作爲引導者進行引導、點撥。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感受文化、哲學、經濟、社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關注及學會分析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增強分析社會現象的意識,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教無定法,教師想要在高中的政治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需要進行良好的課前引導,需要安排學生開展一定的自主探討學習和小組互相討論,最終形成師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要通過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來不斷領悟互動教學課堂的奧義,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