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研究

學識都 人氣:2.28W
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研究

論文關鍵詞: 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創新能力
  論文摘要: 對當前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方法與實驗儀器進行分析,提出教學方法和教學儀器的改革措施。通過開設新的實驗內容和研製新的教學儀器,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自動控制理論實驗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自動控制理論”課程是研究自動控制系統的共同規律,爲自動控制系統的分析和綜合提供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一門專業基礎課[1]。該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測控類專業的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前續課程聯繫緊密,知識面廣,學生不易理解掌握[2-3]。學好這門課程不僅可以爲後續專業課的掌握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而且能在今後從事專業工作時,直接運用它去分析和解決實際技術問題。對於工程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實驗教學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鞏固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當前實驗教學的不足
  
  長期以來,傳統的實驗教學被一種固定的模式所束縛,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激發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激情,沒有體驗過從失敗中自己尋找成功之路的經歷,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這樣不利於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4]。
  1.1 實驗內容固定
  傳統的實驗主要是按章節進行驗證性實驗,實驗儀器功能固定,實驗只能按照實驗指導書設計好的步驟進行, 學生被束縛在驗證性實驗中,對出現的相關問題缺少系統、多角度的分析,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2 實驗時間限制
  一般的實驗都要求在實驗室2個學時內完成,學生很難全面深入地把握實驗主要內容和方法,對實驗的目的、實驗原理無法理性地理解,更別提實驗中出現故障的排解分析,限制了學生的設計和創新,不利於鍛鍊學生的綜合能力。
  1.3 實驗儀器制約
  實驗儀器過於固化,儀器設置上未給學生留下設計性和探究問題的空間。儀器組成以理論驗證爲主,缺少實際控制系統各環節,特別是反饋部分的傳感部分,更不具備跟隨學科發展而開拓新實驗的延伸性。
  1.4 實驗方法落後
  實驗技術水平和內容更多地滿足於基礎性實踐環節,缺乏系統的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實驗環節,以及缺少在利用多種現代實驗手段、方法和工具對實驗過程中的結果和現象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方面對學生的引導。實驗過程主要完成連線操作、數據記錄等簡單的工作。
  
  2 實驗教學改進
  
  針對目前實驗教學的現狀,摒棄以往按部就班完成指定實驗步驟操作驗證形式,按照學生對科學的自然認知進度設置靈活變換的實驗內容。對實驗設置按多層次,從簡到難,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逐步走向從問題出發的探究、創新。同時,研究新的實驗教學儀器,開發配套軟件,保證實驗硬件滿足新環境下的要求。結合靈活的教學儀器改變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動手的積極性,引導其創新。
  2.1 實驗內容設置
  開設不同層次的`實驗內容,既要滿足實驗教學的驗證、演示等基本功能,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基礎實驗:根據給定實驗任務、方案和步驟,選擇並完成一定數量基本實驗;同時,通過調整實驗參數得到不同結果,增加思考空間。
  綜合實驗:將各個基礎實驗環節有機結合在一起,各課程之間關聯內容綜合。
  設計實驗:以任務的形式,給定實驗題目,允許學生按照自己思路選擇設計性實驗內容,引導學生學會設計和研究的方法。
  創新實驗:自行命題實驗,將學生的構想通過儀器現有功能模塊來實現,在探究式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2 實驗儀器的改進
  根據實驗內容的要求,開發適合本專業的教學儀器。儀器具有控制系統需要驗證的各種典型環節模塊、信號發生器模塊等基本功能,還結合工程實際將傳感器引入反饋環節,增加執行器件,構成完整的閉環系統。避免教學儀器箱只能完成信號源作爲激勵,控制環節構成系統的不足。同時,儀器上的控制效果通過便於觀看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控制過程可視化。儀器要預留出擴展接口,便於在實驗中添加新的模塊。儀器在結合計算機完成實驗的同時,又能獨立完成實驗內容,實驗配套軟件要能對硬件平臺對的實驗內容進行仿真和虛擬實驗。學生可以根據測試參量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傳感器,完成非電量到電量的轉換,對信號進行處理,結合控制理論完成創新性、設計性的實驗。
  2.3 實驗方法的轉變
  1)以學生爲主體,開闢新知識領域,重視實踐能力的鍛鍊;2)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3)科學知識和實驗能力培養上,建立系統、科學且開放的實驗教學體系,注重課程之間縱向和橫向的聯繫。
  結合開發的教學儀器,在實驗方法上除了基本的驗證性實驗,其他實驗按任務的形式給出,不對學生做過多的限制,留出學生思考、動手、創新的空間。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計算、分析功能以及儀器配套軟件(採用數學工具MATLAB編寫的程序)在實驗前完成必要的仿真分析,讓實驗有的放矢,理論指導實踐。實驗既做到軟硬精密結合,又能相互獨立,兩者相輔相成。克服當前實驗中儀器平臺不能脫離計算機,配套軟件不能獨立工作,學生只能在實驗課中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實驗的不足,讓實驗內容通過軟件可以在任意計算機上完成。
  
  3 總結
  
  對當前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從實驗內容設置、實驗儀器、實驗方法3個方面提出改進方法。自動控制理論來源於實踐,反過來指導實踐[5]。結合當前人才培養的趨勢,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葛鎖良.自動控制理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C]//2001年中國自動化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2001:72
  [2]杜永貴,謝克明,李國勇,謝剛.“自動控制理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27(1):77-79
  [3]方曉柯,王建輝,鄭豔,何大闊,顧樹生.《自動控制原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實踐研究,2008(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