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議水利工程聯合調度的經濟效益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5W

水庫聯合調度必要性分析

關於小議水利工程聯合調度的經濟效益論文

1A水庫多年來存在大量棄水的原因分析

在建水庫區域,在每年的4~6月份與7~9月份分別有兩次明顯的雨季,一次是由於梅雨季節帶來的強降水,另外一次是由於水庫位於颱風活動頻繁區域,每年均有數次不等的颱風襲擊,帶來大量的降雨。由於降雨的時間與空間不均勻分佈,導致水庫入庫量嚴重不足。另外,由於A水庫庫容量的先天不足,自身調節能力較差,對較大的洪水無法進行有效的調節,另外,由於在雨季輸電電網送電負荷下降,需對電站的發電量進行限制,造成水庫在高水位情況下運行,遇較大洪水時只能棄水。以上這些原因造成A水庫在豐水季節大量泄洪棄水,以致企業經濟收入減少。

2實行聯合調度的必要性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用水顯著增加,水資源無法滿足生產與生活的需要,隨着時間的推移,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爲了緩解生產生活中城市用水的緊張狀態,對城市周邊水利工程進行合理配置,充分挖掘潛力,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合理的調配,從豐富水資源地向水資源短缺地進行合理調配。首先需對A水庫大量棄水的現象進行改變,根據A水庫區域流量特徵,進行A水庫跨流域水量調配,增加其覆蓋面,提高社會經濟效益。針對過去A水庫落後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最大限度發揮其潛能。結合上游B水庫容量調節範圍較A水庫的大的優勢,進行A/B水庫聯合調度,可對A水庫的調蓄能力進行有效增強,進一步增加了在枯水期A水庫的調水範圍,提高其調水量,降低其在豐水期的流量,實現不同季節的流量均衡,提高其利用率。通過A/B水庫的聯合,也可對A上游河段的汛枯水量進行有效調配,增加水庫的`發電時間,提高經濟效益。

實行聯合調度的經濟效益分析

1聯合調度的硬件及軟件基礎

隨着A/B水庫上游流域的不斷開發,由於受水情測報系統、水庫蓄放經驗不足以及管理模式等影響,導致無序調節給發電效益帶來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爲消除不利因素影響,即着手開展流域水庫聯繫機制的探索和研究,通過開展走訪,增進了雙方瞭解;通過主動提供技術、信息共享,贏得了合作。由於A/B水庫均位於同一流域,且相距較近,從地理地質特徵來看,兩水庫均有共同的水文特徵,從雨量測報站、水情自測系統均可以採用數據共享,通過新一代數據處理軟件可對A水庫上游區域內水文信息進行實時處理與分析,爲兩水庫在防洪、供水與發電的聯合調度提供了先進的平臺,也爲進一步的統一調度提供了科學依據。

2經濟效益分析

水庫聯合調度的目的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與自身的經濟效益,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其社會效益。人們爲興利和防洪的目的,在流域上中游修建水庫。隨着水庫下游社會經濟發展,對水庫洪水調節的期望越來越高,水庫防洪調度任務日益繁重。利用水庫調蓄洪水,削減洪峯,是減輕或避免洪水災害的重要防洪工程措施。因此,搞好水庫洪水調度,在確保水庫安全前提下,充分發揮水庫防洪效益,是各級防汛部門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由於A/B水庫在水文測報系統與發電自動化系統採用數據共享,減少重複性投資,節約了工程投資,另外B水庫可充分利用A水庫相關管理人員,節約運行成本。採用聯合調度以後,一方面增加了自身收入,另一方面,可很好的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將流域中流量與洪水進行很好的調節。以流域內10年一遇洪水爲例,A水庫入庫洪峯流量爲800m3/s,洪水總量約爲2860萬m3,與之相對應的B水庫的入庫洪峯流量爲509m3/s,洪水總量約爲1650萬m3,對於10年一遇的洪水,B水庫如果在洪水來臨前能夠把水庫水位降至637m左右,騰出1650萬m3的庫容,把B水庫壩址以上143km2的洪水全部攔蓄,則A水庫在該種頻率的洪水過程中的實際入庫洪水總量爲1210萬m3,水庫就能把整場洪水全部攔蓄,從而減少1650萬m3泄洪量,從而增加發電量660萬kwh,增加經濟收入231萬元。從這場洪水看出,要最大限度增加效益,B水庫在每場洪水來臨前要適時地騰空庫容,兩個水庫最大限度攔蓄洪水。通過統一調度,在水力、水量等方面取長補短,提高流域水資源的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其工程經濟評價指標見表1,經濟評價採用經濟效益費用比、內部經濟收益率、淨收益現值等指標。

實現經濟效益的途徑

實行梯級水庫聯合調度,首先可以使流域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全面發揮梯級樞紐的綜合效益。

1改變B水庫施工方案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對於颱風季節颱風雨較多的情況,應根據天氣預報,在臺風來臨之前,將B水庫的水位進行調低,爲保證A水庫能夠正常工作,根據A水庫發電量對水量的要求,增加B水庫引水隧洞的尺寸,確保A水庫發電用水。在水庫運用方面,可根據不同水沙情況,合理優化調度,減少泥沙在水庫的淤積,減少庫區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

2建立聯合調度機制A/B水庫聯合調度的產生,需要成立聯合調度的機構,由雙方共同管理,科學併合理對流域內的水資源進行調配,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益。針對A水庫所處位置以及發電能力,應將其採用完全企業化建制與管理,而B水庫在兼用發電的模式的同時,發揮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建制。一方面水庫需要站在水資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角度來考慮其社會效益,另一方面也需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

3建立經濟補償機制由於採用聯合調度以後,會形成兩水庫的功能出現主次之分,發電量會造成很大的差別,造成B水庫經濟效益下降,自身收入減少。如果未對B水庫進行補貼以調動兩水庫的積極性,將造成A水庫經濟效益下降,不能使得兩水庫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時在防洪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梯級水庫的防洪庫容,進行防洪補償調度,減少洪水災害。

結語

水庫的調度運行雖然是艱鉅的工作,要充分認識到A/B水庫聯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共享水情信息平臺建設,水庫聯合調度運用一期工程實施後,4a即可收回一期工程投資,年效益是原設計效益的1.2倍。如工程完全配套實施後,將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每年可增產糧食1681.5×104kg,年產鮮魚40.7×104kg,防洪保護面積達1.98×104hm2。這對於解決望地區水資源貧乏,促進農業生產和經濟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通過A/B水庫聯合調度機制的建立,將提升流域電廠水情預測、分析能力,有效的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實現互贏。(本文作者:宗萍 單位:雲南省紅河州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