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經濟利益對策分析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4W

一、目前我國建築經濟效益的實際情況

建築經濟利益對策分析的論文

建築業作爲僅次於農業、工業、商業的第四大支柱產業,爲國名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提高,建築行業取得了迅猛發展,其產值佔GDP的比重不斷攀升,與此同時建築業還具有產業關聯度極高的特點。但目前我國建築業受老舊企業的影響,經濟效益還比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建築標準不完善、建築能耗大、成本控制不到位、管理不科學等原因引起的。

二、提高建築經濟效益的具體措施

1.完善建築標準,提高建築經濟效益

所謂建築標準是在研究、實踐和檢驗的基礎上所制定的合理的指標,並以國家標準、專業標準、地區標準等多種形式予以頒發的。建築標準根據劃分標準的不同,可以劃分爲控制標準、方法標準。產品標準,內控標準,超前標準等不同的標準。這些不同標準作用於建築業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之中,通過各項標準的制定,建築業能夠生產出符合巾場需求的最優建築商品,滿足人們對生產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築標準對保障施工質量,控制建築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建築經濟效益的基礎。建築業涉及多個產業部門,建築產品具有複合性。一項建築工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兒十個單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爲了實現建築產品的社會化生產和商品化供應,就必須進行建築標準化工作,指導人們進行建築實踐。在嚴密分工和廣泛協作的基礎上,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高建築經濟效益。

2、優化建築節能,提高建築經濟效益

受建築節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響,建築企業對建築節能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從長遠利益考慮,節能建築在能量功率方面會創造出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節能建築的一次性投資性比,建築節能收益卻是一長期的持久的過程,當進入節能建築的投資回收期後,節能建築的效益便會現象出來(節能建築的投資回收期一般在3—7年),應採取建築物生命週期的計算方法對建築經濟效益進行計算(節能建築生命週期收益=非節能建築生命週期總費用—節能建築生命週期總費用)。除此之外,就建築的規劃設計而言,節能建築節省了鍋爐供熱設備和採暖系統建設的投資,並且在建成使用後可以節約能源支出,節約運行管理費用,進而降低建築投資成本,實現建築經濟效益。

3、加強建築企業的成本控制,提高建築經濟效益

加強建築成本控制,從節流方面提高建築經濟效益。建築成本控制是實現建築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建築業在成本控制方面還存在很多缺陷,制約着建築經濟效益的實現,爲此必須對建築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首先,建立成本責任中心,明確成本控制的.權利與責任,獎懲分明,提高全員成本管理意識。針對成本管理工作的缺位問題,必須認真落實成本管理責任制,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權限,根據成本控制目標的具體要求,逐級對項目成本進行控制。不斷提高建築業全體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將成本控制與個人利益相結合,獎懲分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項目成本管理控制模式。其次,搞好成本預測,確定成本控制目標。成本目標的制定是成本控制的基礎,而成本預測是基礎的基礎。成本預算是科學、合理的制定成本控制目標的重要參考依據。成本預算通過對施工環境,人員配備、機械沒備及建築材料的市場價格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並制定詳細的成本預算,以成本預算爲參照標準,針對影響建築成本的各項因素進行控制。最後,加強事前、事中、事後控制,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實行全過程成本管理。建築成本控制要貫徹到建築施工的始終。針對建築全過程中影響成本的各項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

4、加強建築企業科學管理,提高建築經濟效益

良好的企業管理是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加強企業管理首要的是企業的領導要重視管理,敢於管理,要學會管理,懂得管理,要把管理作爲自覺行動,要在管理上不斷創新,歸根結底是要把管理制度化。目前,建築行業暴露的主要問題還是與管理不善有關。我們現在缺少一整套科學完善的制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自覺地去抓管理。加強科學管理必須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同時,也應注意到現代企業管理是全員全過程的管理,管理主體是多重的,特別是要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建築經濟效益要通過建築經營利潤的實現來取得。建築經濟利潤的實現主要依靠收費多少予以獲得,收費利潤是依靠經營承攬任務多少、收費的高低來實現,它是經營問題,經營是提高建築經濟效益的開源。通過對建築業的合理經營、科學管理提高建築服務質量是保障建築經濟效益實現的最具體措施。

三、總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築經濟效益的提高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除上述四種方法之外還有很多提高建築經濟效益的科學方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建築經濟效益的創造要不斷地依靠科技進步來實現。建築業的發展要根據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對建築業自身結構加以調整,使粗放型建築業向智力密集型建築業方向發展,依靠科技的不斷進步,創造更多的建築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