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形態的歷史發展與德育範式之間的關係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1.24W

從根本上說,德育是一種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進行的、使人成爲人的教育實踐活動。德育要使人成爲怎樣的人以及通過何種方式去實現這一目標,取決於人的現實存在形態和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因此任何德育理論和實踐都必然以某種人學觀爲依據。馬克思主義從“實踐”去理解人,認爲人的本質就是人的實踐性,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以一種符合人的生命活動的方式闡釋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這種存在方式內在地規定了人是關係性的存在,並且是現實的、具體的、可變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表現爲不同的現實形態,由此決定了德育理論和實踐範式的歷史發展。

人的存在形態的歷史發展與德育範式之間的關係研究論文

一、人的存在方式的一般本質與具體形態

關於“人性”或“人的本質”,馬克思不是從“感性對象”,而是從“感性活動”、從“實踐”去理解的。以“現實的個人”作爲理解人的出發點,從人們現有的社會聯繫,從那些使人們成爲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生活條件來觀察人們。因此,馬克思並不像費爾巴哈那樣只熱衷於歸納出關於人的不變的本質、形成一種關於人的本質的抽象的“絕對知識”,他更關注的是人的現實生存與解放,重視人之存在的具體方式,重視人之存在的過程性與歷史性、具體性與多樣性,認爲人的本質是一般性與具體性的統一、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提出了人的本質具有雙重性的觀點:一是“人的一般本性”,即一切人所共有的本性,也就是人的一般本質;另一個是“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本性”,即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和同一歷史時期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各自具有的特殊本性,也就是人的具體本質。

馬克思主義認爲,人的本質是“自覺自由的活動”、是“勞動”、是“實踐性”。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生活的本質,這是指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質,是人的類本質。人是通過實踐從自然界分離出來的,通過人自己的實踐活動創造了人與世界的外部關係,同時也創造了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標誌着人的本質的屬性。馬克思說‘勞動這種生命活動、這種生產生活本身對人來說不過是滿足一種需要即維持肉體生存的需要的一種手段。而生產生活就是類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字亂”“一個種的整體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這裏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就是勞動或實踐活動,而“人的類特性”就是人的本質。雖然,我們“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別的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但“這些個人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的第一個歷史行動不在於他們有思想,而在於他們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可見,實踐是人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基本標誌和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是人類的一般本質。在這個方面,不同時代的人和同一時代處於不同社會關係中的人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具有普遍性、一般性。

馬克思關於人的一般本質的界定,只是從人與動物的區別上進行的,未涉及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和同一歷史時期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的本質的區別。但這並不意味着人的本質就是抽象的、絕對的,是“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繫起來的普遍性”。馬克思說“火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對人的本質的界定,講的就是人與人的區別,表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質,即人的具體本質。由於人的具體本質是由社會關係決定的,而社會關係本身是隨着歷史的發展而發展、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人的具體本質是具體的、多樣的、可變的。不同時代的人和同一時代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之間是有區別的。

馬克思從實踐性和歷史性的維度揭示人的本質,不僅反映了人的“類特性”,同時又彰顯了人性的具體性與豐富性,體現了一種歷時性的、生成論的思維方式。把人的本質歸結爲“實踐”、歸結爲“關係性存在”,又認爲這種實踐性的、關係性的存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表現爲不同的現實形態,爲德育活動提供了科學的人學依據。

二、人的存在形態的歷史發展

馬克思從人的本源性的生存實踐出發去考察人,不再把人看作一個現成性的認知對象,而是把人當作永遠處於歷史生成中的動態存在,即人是在實踐中不斷生成的“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己”。依人的發展狀況,馬克思主義將人類歷史概括爲“人的依賴關係”形態、“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態和“建立在個人的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爲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形態三個發展階段。而“現實的個人”作爲“關係性存在”,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也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現實形態。

(一)人的整體性存在形態

“人最初表現爲類存在物,部落體,羣居動物,是一種整體性的存在。”這“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社會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着”。由於實踐能力的低下,人的主體意識缺乏,人與世界的關係是渾然一體的`。在這個歷史階段上,個人的存在對自然和羣體具有雙重的完全的依賴關係,即一方面人完全依附於自然,另一方面人又完全受制於社會共同體,是自然整體性存在和羣體整體性存在的統一。

首先,人依賴於自然的自然整體性存在形態。早期的人類社會,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的實踐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個體在與自然的抗衡中軟弱無力,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人與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以“自然”的方式聯繫在一起的,只能直接地、簡單地、現成地利用周圍的各種自然物,生存方式嚴重受制於自然。這時候的人對自然具有高度依賴性,基本上是一個“自然存在物”,他與自然界的“關係”甚至不是作爲關係而存在的“人們同自然界的關係完全像動物與自然界的關係一樣”。人不能獲得、從而也就不能意識到自己對於自然的主體地位,把自己本身看作自然的存在,與自然是“天人合一”的。隨着勞動工具的使用,人開始“通過自己的活動按照對自己有用的方式來改變自然物質的形態”,改變使自己受制於自然環境的生存方式。早期的農業和牧業,就是人類爲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利用可再生的自然力從事模仿自然生長的生產活動。這雖是不同於以往的自然方式的人爲途徑,體現出人的“能動的自然存在物”的本質,但此時的農牧業生產仍要受到自然條件的嚴重製約,生產範圍和規模都非常有限,仍然要靠天吃飯,“順天應人”。

其次,人依賴於羣體的社會整體性存在形態。在人與自然產生並發展關係的同時,也產生了人與人的關係。開始時,人與人結爲以血緣爲基礎的原始共同體,如氏族部落,每個人與他所屬的共同體結爲一體,不可區分,在過去的歷史時代,自然聯繫等等使他成爲一定的狹隘人羣的附屬物。 “我們越往前追溯歷史,個人,從而也是進行生產的個人,就越表現爲不獨立,從屬於一個較大的整體:最初還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擴大成爲氏族的家庭中;後來是由氏族間的衝突和融合而產生的各種形式的公社中。”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完全的依賴關係,個人只有在共同體中才能生存,單獨的個體、每一個“自我”,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對於每個個體來說,不存在個人的概念,沒有單數的人,每個個人只是整個羣體中的一個離子,同他的氏族、部落等是同爲一體的,他所屬的羣體的符號就是代表他個人的符號。隨着分工和交換的出現,出現了地域的共同體,人類社會進入到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但“人的依賴關係”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只是在特徵上表現爲“人身依附關係”。雖然開始萌生出主體的觀念,但這個主體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主體。絕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主體地位“冷人”並不屬於他自己,只能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相對於他人來定位自己。如在中國古代社會裏“人”指的幾乎全是、或主要是由人倫(核心是親屬血緣人倫關係)來形成的家族、民族、國家這類整體,以及在這種人倫之網中被分別規定下來的一切個人。極少將人視作“原子”狀的孤立、獨立的個人,將個體融入羣體,個人只是一個“依存者”,沒有“個人”觀念。在西方,亞里士多德也強調“我們不屬於自己”,“個人是城邦一部分”。所以,肯定人對人的依賴關係,將人這一關係性存在置位於社羣共同體,是這一階段人們的普遍認識,體現了這個歷史階段人的“人我不分”、“人羣不分”的整體性生存狀態。

(二)人的個體性存在形態

馬克思說“人只是在歷史過程中才孤立化的”。個體主體或者人的個體性存在形態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與現代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制度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方面,隨着近代自然科學技術的高歌猛進,人的實踐能力大大增強,人從受制於自然的被動地位提升爲自然界的自主支配者,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的主客體關係“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生產能力的提高,爲單個人的個體性生活方式的實現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使人“在這個自由競爭的社會裏,單個的人表現爲擺脫了自然聯繫等等”,在形式上成爲可以獨立生產的個人。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對於人的個體性存在形態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義,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僱傭勞動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客觀上需要具有獨立人格、能夠自主支配自身的“自由人”,資本主義制度則在政治和法律上確立了人身獨立和自由、平等的權利,使個體開始擺脫血緣、地緣等共同體以及種種人身依附的生存狀態,因爲“交換本身就是造成這種孤立化的一種主要手段。它使羣的存在成爲不必要,並使之解體”。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開始出現“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態開始確立。所以“產生這種孤立個人的觀點的時代,正是具有迄今爲止最發達的社會關係的時代”。

在這種生存形態中,人與人之間是彼此分離的,以“單子式生存方式”存在的。每個人自己都是自我封閉的、孤立的實體,與其他人不存在任何內在的聯繫,個人需要的滿足是通過且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實現的,不需要依賴外物與他人就能夠自我完成,人的生存關係由人對自然和人的依賴關係變爲人對自身(通過物的生產)的依賴關係。人與人之間雖然還處在一定的關係中,但卻不是相互依賴的內在同一關係,而是處於同一生存環境中的競爭關係,並且需要通過建立某種外在的社會契約來維繫。這種關係是外在於人的,是偶然的,並且以人與人的分離、對立、排斥爲前提。作爲單子式個體的人,只以“自我”爲主體,奉行個體本位和個人主義原則,無論是無生命的自然,還是有生命的他者,對於主體“我”而言都以客體的形式出現,都是爲我而準備的。個人只把自身作爲唯一的目的,自我就是一切的中心,其他人都是自我目的的手段。因而“個人與他人勢不兩立:當個人被別人當作對象時自己就失去了主體地位,如果作爲主體存在就必然把他人作爲自己的對象。”

(三)人的共生性存在形態

現代社會“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發展,是以人的異化和人與自然的衝突爲代價的,由此帶來的社會矛盾、全球問題和生存危機引起人們深刻地反思。而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下,人類社會正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單子式”個體的生存方式及其理念正逐步喪失存在的歷史依據,人的生存方式正在發生新的變革,表現爲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呈現出向“整體性存在”復歸的共生性特徵。

一方面,當今人類面臨的全球問題己經超越了地域、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事關人類整體的生存和發展。在全球問題面前,不僅每個個人、乃至每個國家、民族都無法獨善其身,也不能置身事外,人類整體上共同承擔着災難和威脅,成爲一個命運共同體。全球問題不是單獨的個人、民族或國家所能獨自解決的,需要所有人超越地域、血緣、信仰、乃至意識形態,通過相互協作、共同努力來加以應對。在這種背景下,每個人的生存活動與他人體戚相關,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生死與共的生存結構,個人之間需相互爲他人負責,每個人都不能再成爲別人的對象,否則只能導致共同毀滅。人與人的關係不再是主客體關係,而是主體間關係。另一方面,信息社會開拓出人的新的生存空間和交往方式。網絡社會的出現,使其作爲與現實社會共在的時空環境成爲現代人的另一個生存處所,並極大地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和交往方式。在工業社會中通過“在場”交往並建立關係的生存方式,逐漸演變爲在信息社會中“在場”與“缺場”交往相互交錯、現實的日常生活關係和虛擬的網絡社會關係並存的狀態。在網絡社會中,人與人的在“缺場”狀態下的交往方式超越了以往現實社會中“在場”交往的種種限制,每個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同任何人建立即時的聯繫,形成某種關係。這種交往是真正的自主、平等和自由的,且較少受到年齡、職業、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和內在化。因而,不論個體生活在何種時空條件下,他絕非是孤立的、自我封閉的,而必定是與他人相互聯繫的,更突出地表現爲人和人是一種共生性的存在。

當代信息社會生髮出來的這種共生關係,是具有獨立性、創造性個體之間的關係,每個個體既在關係內獨立性地存在着,同時個體之間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維繫關係的存在。這種關係既超越了前現代社會人的整體性存在形態中的個人無個體獨立性、對羣體完全依賴、附屬的未分化關係,又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共同責任、重視人的生存的整體性。既超越了現代社會人的個體性存在形態中的孤立的“單子式個人”的自我中心、彼此對立、衝突的關係,又尊重個體獨立性地發展、追求個體的獨立和自由。因此,人與人之間的共生性關係不是前現代社會人的整體性存在形態的簡單迴歸,而是在現代社會人的個體性存在形態基礎上的二次否定,是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一種新的生存形態。

三、德育範式的歷史轉換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人的主體性狀態取決於人在歷史進程中的現實存在形態“火的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人的存在形態從以羣體爲本位到以個體爲本位,再向以自覺的類主體爲本位的否定之否定的不斷實現過程。”而德育“成人”之本質即在發展人的主體性,德育範式的確立就不能超越一定歷史階段的人的生存狀態,並隨着人的存在形態的發展而發展,從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的現實形態出發培養人、發展人。因而,與人的三種存在形態相適應,德育範式也必然經歷從整體主體性德育到個人主體性德育,再到主體間性德育的發展和轉換。

(一)整體主體性德育

整體主體性德育是建立在人的“整體性存在形態”基礎上的德育範式。由於作爲主體的人被當作整體而存在,人作爲主體表現爲整體主體,個人沒有獨立的人格。因而整體主體性德育是“目中無人”的德育,這種德育在西方有學者稱爲“極權主義德育”,在中國有學者稱爲“規範化德育”,是實質上的“非主體性德育”。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整體主體性德育忽視或者無視教育對象的主體性,教育對象作爲人、作爲主體的地位沒有得到尊重,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不是平等的關係。第二,整體主體性德育堅持“整體本位“,“社會本位”,以維護個人存在於人對人的依賴關係中的整體的存在、維護有利於整體存在的整體規範和社會秩序爲最高目標,個人不過是教育的原料,個人不具有任何的價值,不關心、不重視德育對象個體的需要和滿足。第三,整體主體性德育堅持整體主義,以教育對象個體對整體、個人對社會的絕對服從爲價值訴求,以預設的、權威性的價值標準爲準則,不容許個體對權威的準則有任何懷疑和挑戰,而只能無條件的信守。第四,整體主體性德育運用單向性的灌輸、強制性的訓誡方式來進行,甚至輔之以懲罰、體罰等措施。因而在客觀上整體主體性德育培養的是一種以服從、馴服、規規矩矩、聽話本分爲特徵的整體主義人格,消解了個體的以自主、自尊、個性自由爲特徵的個體獨立性人格。整體主體性德育在生產力水平不高、個人主體性尚未自覺的歷史條件下,對於維護整體和社會的秩序與穩定、促進整體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但對於個體來說,由於外部施加的強力約束和限制,壓抑了個體的自主發展和創造性,是對個體主體性的遏制,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摧殘。隨着個體主體性的覺醒和以自由、平等、民主爲核心的自由主義思想的傳播,整體主體性德育遭到社會的質疑和受教育者的反對而漸趨式微。

(二)個人主體性德育

個人主體性德育是與人的“個體性存在形態”相聯繫並以此人學觀爲依據建立的德育範式。由於作爲主體的人主要是被當作個體而存在,人作爲主體表現爲個體主體,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單子式生存的個人。因而基於單子式個體的獨立性、自我中心以及相互間的離散衝突關係的生存狀態,個人主體性德育形成了以下範式:第一,個人主體性德育肯定教育對象個人的主體性,尊重其主體地位和自由權利,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是平等、民主的關係。第二,個人主體性德育奉行“個體本位”,個體處於中心地位,個體的價值高於社會、羣體,強調個人的自由,充分發展人的享賦和促進個體個性的發展,社會被視爲滿足個人私慾的工具,社會應當保證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限度的自由。第三,個人主體性德育堅持道德相對主義,認爲個體的道德觀因個人的生活經歷、歷史情境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對個人來說,每一種道德觀念都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每個人的道德價值觀都是相對的,不存在超越於不同文化之上的、評判個人行爲正當與否的普遍的、共同的、客觀標準,因而“每個人不得不從一系列可獲得的價值中努力獲得他本人的價值觀”。第四,個人主體性德育在教育方式上反對專制的灌輸,重視發揮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強調教育對象的自主發展,鼓勵教育對象的自主探索、自由表現,教育者不干預和限制教育對象的活動,只幫助教育對象澄清並自主地進行道德判斷和選擇,從而自主地建構起自己的道德價值觀體系。個人主體性德育一方面肯定個人的獨立性,促進了個體獨立人格的發展,強化了自由、平等、民主的道德理念,在一定時期內推動了人性的解放;另一方面,它的道德相對主義和價值中立原則,使個人主體性德育近乎於“放任自流”,實際上使德育“去道德化”,而個人主體性德育單純的方法指導無法深入個體的內心世界,必然造成價值觀的困惑和個體心靈的孤獨。個人主體性德育在當代西方社會存在多種不同的流派,雖然相互之間也部分地發生衝突,但基本範式是一致的,目前仍佔主流地位。

(三)主體間性德育

主體間性德育是隨着人的“共生性存在形態”的生成並作爲對整體主體性德育和個人主體性德育的超越而出現的德育範式。由於作爲主體的人既不是沒有個體主體性的整體主體,也不是彼此沒有內在相關性的個體主體,而是獨立個體基礎上的共生性主體即主體共同體。這種生存形態中,人的主體性表現爲主體間性。主體間性是一種不同於整體性的社會性,它建立在對他人負責的倫理關係基礎之上。把每個人的主體性看作一種責任—對他人負責。因而主體間性德育試圖超越整體主體性德育和個人主體性德育的片面性而建構一種新範式。第一,主體間性德育不僅承認並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並且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平等的、具有內相關性的、共同在場、互相包容的共生關係,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不存在霸權的、支配的和中心的地位。第二,主體間性德育堅持主體共同體主義,反對絕對的“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認爲人是自然的人、是社會的人、也是自我的人,人的主體性內含着自然、社會和個人三者的有機關係。應當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其自身的關係中去探究人的主體間性,培養個體具有社會意識,懂得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懷自我的“社會人格”,使每個個體在共生態關係中發展自己、貢獻社會。第三,主體間性德育不遏制個體的主體性,也不孤立地發展個體的獨立性人格。它關注人的情感、理智、直覺、意志、信念等多種要素的和諧統一,使受教育個體從單向度自我中掙脫出來,以完整的人格走進他人,真正引導人們走向更爲完善的生存方式。第四,主體間性德育在方式上既不是強制性的灌輸,也不是置身事外的放任,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爲不同的獨立主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通過在語言和行動上相互作用、相互溝通、主動對話的交往,在以理解爲基礎的“精神場”中,進行主體與主體間的情感、意識、人格力量的交融,達成雙方內心世界坦誠的敞亮與接納,通過人的全部精神、情感的投入和人之相遇、相知、相通煥發道德意識的覺醒和品質的養成。主體間性德育是後現代社會對人性發展的要求,也是人的主體性發展的必然,在當前己引起了高度關注,必將成爲德育範式發展的趨向。

德育從“無人”到重視“個人”的需求、滿足“個人”的發展,再到強調“個體共同體”的協調發展的歷程,正是個體主體從完全依附於羣體主體的整體性存在形態,到邁向自由個體的個體性存在形態、再到自由個體基礎上的共生性存在形態演進的過程。二者的契合關係正體現了德育發展人的主體性、使人成人的本質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