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安徽大鼓的歷史發展研究

學識都 人氣:1.73W

論文關鍵詞:安徽大鼓 中國傳統音樂理論 歷史溯源

淺析安徽大鼓的歷史發展研究

論文摘要:以縱向時間爲線索進行分析,研究安徽大鼓從興起到繁盛再到衰落的歷史和種種表現,分析得出結論:安徽大鼓分爲生長期(光緒中葉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繁盛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創新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低沉期(二十年代八十年代至今)四個歷史時期,此發展階段也是安徽曲藝整體發展歷史的概括。

安徽大鼓是安徽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的一種,是人民智慧與文明的結晶。安徽大鼓曾經是安徽曲藝藝術中流傳面最廣、最具有知名度的曲藝種類,在安徽省的曲藝發展歷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它從清代中期就開始萌芽和發展,從它最初在淮北出現至今,已經歷經百餘年。在二十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中期達到輝煌。當時幾乎每晚藝人都要去包場表演,時間是5-6個小時;即使是趕集時的集鎮書場演出也至少有3個小時。可以說,安徽大鼓的發展歷史和安徽大鼓的現狀代表了整個安徽省的曲藝歷史和現狀。

事物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是過程的集合體,如果把安徽大鼓看成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筆者以爲,安徽大鼓發展歷程分爲以下四個歷史階段:生長期(光緒中葉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繁盛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創新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低沉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至今)

一、生長期(光緒中葉至二 世紀四十年代)

這個時期安徽境內的.大鼓開始了初步的成長,藝人不僅在淮北產生、發展,而且向南方流動,尋求市場。光緒年間至清末大鼓在淮北地區和江淮之間流傳,民國時期是安徽大鼓在江淮之間和江南流佈的時間。師徒傳承豐富,藝人的足跡逐漸遍及安徽全省各地。安徽大鼓分爲兩個時期:早期淮北大鼓和後期安徽大鼓,也是安徽大鼓從淮北地區流佈到安徽省的過程。

安徽大鼓境內的鼓書最早出現在淮北地區。《中國曲藝志·安徽卷》記載:“清光緒二十一年(1896年)傅淮森從師於毫州、渦陽一帶的郭老響,學成後回蕭縣演唱,成爲蕭縣最早的說唱大鼓藝人。”“李家生,穎上縣人。…十八歲時投師藝人朱華庭,專心學藝,二十歲即出師說書。經常流動於阜陽、霍邱、穎上、阜南縣城演出。…後定居在穎上。郭老響和傅淮森就是大鼓傳播過程中的兩個環節,傅淮森把大鼓書藝從渦陽、毫州帶回蕭縣,已是大鼓傳播的一次過程。李家生以穎上爲中心,流動在附近區域說書,帶動了附近地區大鼓的發展。就象地震有一個震中一樣,從這個中心向四周傳播開,象石頭投人水中引起的波浪一樣,這種形式的傳播也稱爲波式傳播。在大鼓傳播中李家生像一個信息源,伴隨他的活動,帶動大鼓書藝以他爲中心向四周地區擴散。

清末大鼓在已淮北地區興盛,藝人頗多,爲了尋求市場,藝人開始向安徽省中部、南部地區發展。“淮北藝人在鳳陽、滁州、全椒、來安、含山等地方,隨演隨傳授書藝。全椒藝人馬義才,幼年家貧,十二歲投藝固鎮關玉章學大鼓。出師後,始唱於全椒縣沿河三岸,不久聲譽鶴起,足跡遍佈淮河兩岸各縣城鄉。

“高德標,原籍全椒縣,移居和縣,先唱於和縣、含山、全椒等地。其技藝在四十年代達到高峯。南京下關、夫子廟、朝天宮、莫愁湖等書場老闆紛紛爭者和他籤合同

“郭友道,祖籍肥東,後定居全椒縣。在肥東、全椒等地流動演出。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安徽東部大鼓的流遍是由淮北藝人向東部流動帶來的,在全椒出現了馬義才、高德標、郭友道等名藝人,他們以全椒爲中心,向周圍縣、地區流動說書。自此安徽大鼓在安徽東部紮下根,開始流播。

“蚌埠頗有名的藝人張疙瘩(真名不詳),也是從淮北遷來的。他收徒衆多,這些徒弟又大量收徒,遍及蚌埠周邊所有鄉鎮。《蚌埠市志》中也有相似的記載:“(張疙瘩)其子張允立、張允友亦爲本地知名大鼓藝人。另外,還有吳永貴、吳建倫、衛永發、王照才、徐家興、李長華、劉尚飛、張錫川、張玉忠、王桂全、高樹田、常恆利、趙獻厚、張根義等民間大鼓藝人。張疙瘩他從淮北來到蚌埠就是安徽大鼓流動的一次過程,而他又是新流動環節的起源,帶着徒弟向四周傳播大鼓。淮北藝人向合肥、巢湖一帶傳藝。據江文闊老師口述“老師劉正先師從於固鎮關姓老藝人。”《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卷》中有更爲清晰的記載:“劉正先十七歲拜師固鎮關玉章。此後在蕪湖一帶演唱,1952年回合肥一帶演唱。”無爲縣的大鼓由肥東傳來。“肥東大鼓藝人朱來大、吳道長、吳兆奎等到無爲城陛廟說書,頗受歡迎,於是朱來大、吳道長等人開始定居無爲,並大量收徒。從上可以看出皖中地區的大鼓也是由淮北傳來的,流動至蚌埠、合肥地區,又以蚌埠、合肥爲中心向四周發展,後向無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