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學識都 人氣:1.13W

摘要:高中英語是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英語作爲一門語言課程,由於英語的廣泛應用,各國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都將英語提升到很高的一個程度上,中國亦是如此。在我國的高考中,高中英語與數學、語文並列爲三大基礎課程,加上因英語課程本身的特殊性,在學習和教學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本文將以針對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新的課程改革背景進行簡單的分析,試圖尋找合理科學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

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 課堂教學模式 分析 高中英語

一、新課改理念核心

1.1強調以學生爲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改最核心的理念是強調以學生爲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要求在對學生的教育中、特別是在課堂之上,以學生爲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強調自主學習,追求高效課堂。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真正爲學生着想,創新教學方法。

1.2強調整合性,要建立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科學人文性課程文化觀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髮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要按照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髮展性目標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標。在進行學生教學發展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定位也很關鍵,正確的做法,老師應是一個引導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

1.3完善評價機制,特別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新的評價機制

重視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多元化;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多樣化;強調參與,互動,自評,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中心的轉移。

1.4發展性課程評價的理念

以學生髮展爲本;促使課程不斷改進提高,面向多元。

二、高中英語課程特點分析

2.1英語的基礎性

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英語方面的學習在初中、小學甚至是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很多經歷,英語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然而,高中英語作爲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對詞彙量的積累、語感的積累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們很多班上會出現這種情況,基礎好的學起來很輕鬆,而且成績越來越好,基礎差的,學起來很吃力,而且大多數越學越差。其實英語就像砌牆一樣,你的根基是靠一個一個單詞積累、一點一點英語知識點、一點一點語感積累起來的,如果你的根基不夠牢固,那麼你後面的工作就很難完成。

2.2英語的操作性

英語不僅是一門思維的學習,語言的學習,更是一種應用性學習。首先,我們將高中英語學習分爲兩大塊,一個是老師教學;另一個是自主學習,老師教學這個方面因爲老師的方法及能力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在這裏不再一一分析,本文簡要論述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學方式。由於高中生的.課程很多,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所以,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是“演繹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即老師在上面講,學生聽,加上簡單的互動,另外,由於老師需要完成教學任務,基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趕教學進度,因此,英語教學很死板乏味,因此老師教學這一塊就是英語教學的主流學習方式,基本每個聽課的學生接受到的訊息都一樣。其次是自主學習,而這一塊的發揮空間很大,在課餘的自主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去學習,因此自主學習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成績。而英語學習需要有較好的語言環境,要能說能寫,特別是口語的學習,很多學生根本無法開口說英語,不敢開口說英語,因此在聽力和口語方面學生很薄弱,導致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無法跟外國人交流。

三、對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建議

3.1注重興趣培養,尋找英語學習的樂趣

英國著名語言家c.e 埃克斯利說:“教英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那種方法。”我們在單詞教學中不能一味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巧記。例如,我們可以採用類似於頭腦風暴式的遷移遊戲,記單詞all,我們可以誘導學生聯想tall、ball、small等單詞。

3.2多交流、多應用,將英語“現學現用”

要多開展英語的趣味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英語成爲一種流行的校園文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多多與外國人交流,創造良好的英語口語環境。

3.3創新教學方式,讓英語學習變得輕鬆

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多創造情景,讓學生在輕鬆的課堂氛圍下學習英語,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也讓他們獲得了快樂。例如,教授八年級上冊unit5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某同學生日要舉行一個晚會,邀請各位同學參加,你是接受還是拒絕,用英語又如何表示?班級要召開新年晚會,你如何邀請科任老師?

四、結語

高中英語的教學充滿了困難與挑戰,爲了戰勝這些困難,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生和老師的配合,更要家長的支持與合作,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爲學生創造更加科學的學習條件。

參考文獻:

[1] 華長慧.教學創新:構建師生互爲主體的平臺[J].教育研究,2003(09).

[2] 邵細芳,歐陽菁.淺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