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傳統美術作品探討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W

摘要:作爲文學藝術的一種形式,美術作品有着豐富的現實內涵。中國傳統美術作品的美學基礎,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三個方面分別研究了中國山水畫、農村年畫、民間美術作品中蘊含的和諧思想,併發出了以和諧思想爲指導、積極開展美術創作的倡議。

關於中國傳統美術作品探討的論文

 關鍵詞:傳統美術作品;和諧;美學;因素

一、中國傳統美術作品的美學基礎

藝術的精髓在於所承載傳遞的人類文明,藝術的真諦在於求美,而美是和諧。中國藝術的和諧與理性精神是各種美術作品的美學基礎。中國文化最高的境界是“和”,對“和”的追求是藝術家通過對中國文化“和”的基本精神的體會並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藝術創作行爲都有着潛在的審美哲學基礎,美術創作也不例外。縱觀美術發展的歷史,無論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各個時期的哲學思潮都推動着美術的發展,美術作品像鏡子一樣展現了各個時代的特徵,同時美術也會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更加豐富。美術作品能夠以豐富的形象、深刻的內涵反映生動感人的社會生活,折射出作者的哲學觀念、審美情趣和倫理道德,反映哲學社會科學等其他領域提出的和諧理念、和諧精神,在很短的時間內影響讀者和觀衆,在潛移默化之中引領和啓迪人們的思想,陶冶和激勵人們的精神,塑造和培育人們的品格。受古代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美術作品所依存的美學基礎很早就有了儒道思想的烙印。以中國山水畫爲例,山水畫誕生的時代正是道家的玄學理論風靡四方的時候。道家的“重心略物”思想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甚至整個中國藝術的重表現而略再現的美學觀念和基礎。這不但體現在繪畫上,甚至作詩爲文也將天人之間的靈犀相通視爲創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中國山水畫裏沒有必要去探究畫面所描繪的是哪個地方,試圖尋找作者的視角以及作畫立足點的做法也都是對中國山水畫的誤解。因爲這不是中國畫的特點,中國山水畫家講究的就是要做到心中容納天地萬物,吞吐自如、來去無阻。

美術創作的思維活動過程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1.從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到發現其中的美好現象。

2.內心視象的醞釀。

3.審美意象的形成。

在這三個環節中,創作者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到美的發現,是創作前的準備階段,感性認識在這個階段發生着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爲一切認識都要從實踐開始,都要從感覺開始。就美術創作的思維過程而言,其功能是把外部的客觀事實向創作主體的內部意識轉化,轉化的全過程是一個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認識過程,又是一次完整的美術創作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國畫講究天人合一、心有萬象、天馬行空的創作方法最能夠體現出這種轉化過程。筆墨裏滲透的是作者對人生的認識和感觸,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對人生的反思和認識的一種載體,他們的筆墨情趣並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縛。中國畫追求的是神似,筆下的山水往往是似曾相識,與現實中的山水有較大差距。中國畫對形象的塑造是爲了作者的抒情達意,所以中國畫家敢於捨棄對象外在的形態,敢於爲了強化作者感情的表達而進行一些恰到好處的藝術誇張。

二、中國傳統美術作品中的和諧思想

(一)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中國山水畫

山水畫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國山水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審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它不但展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與社會審美意識的有機統一。從構圖角度看,中國畫的畫面佈局除緊密結合所描述內容的自然位置之外,還講求平面佈局中的色、線、形的變化對比與呼應,講求虛實、疏密、開合、起伏、繁簡、聚散的相生相應。從介質角度看,講求筆墨是中國畫的另一特點,所謂筆墨並不是用具材料上的筆墨,而是作者傳情達意的的一種藝術技巧。創作中國畫一般使用最富於彈力的毛筆,介質選擇了對筆觸水分的變化反應最爲靈敏的宣紙,充分體現出中國畫筆墨變幻無窮、形意和諧的特點。從創作手法看,中國山水畫家把筆法看成了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藝術技巧,其目的就是以不同的筆法墨法描畫不同的形象,以更好地表現創作者的情感與想法。同時也爲了區分主次,創作性地將個性化的構圖、裝飾化的手法巧妙結合在一起,決不拘泥於特定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二)人與社會的和諧——農村年畫

年畫是我國農村特有的傳統民間美術形式,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它植根於民間,土生土長,集中了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和勤勞智慧,凝結了廣大勞動人民淳樸的思想感情,以通俗的繪畫語言表達了人們喜慶的審美情趣,長期以來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年畫通過概括、象徵、寓意和浪漫主義手法來體現主題,構圖完整、飽滿、勻稱,造型誇張、粗壯、樸實;線條簡練,挺拔流暢;色彩豔麗,對比強烈,富有裝飾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許多耕織圖,將各種人物、動物、風景等打破時空侷限,大小疏密、穿插佈局,畫面整體完整、氣氛活躍、生動而不雜亂。大幅全景式的年畫常採用鳥瞰式構圖,畫面有衆多的人物、景物和情節,氣勢宏偉壯觀,結構龐大複雜。這種產生於人民大衆中間的美術形式以豐富的內容、風格和樣式表達了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了民衆樸素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要求,達到了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也從一個側面展現出人與社會共同進步的和諧景象。

(三)人與人的和諧——民間美術

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繁多,文化內涵深厚,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美術種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精髓之一。除了前文提到的.年畫外,還有剪紙、風箏、玩具、刺繡等,這些藝術作品中無一例外地都含有美術的元素。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爲滿足精神生活需要而進行的一種樸素的、自由的表意創造,存在於勞動羣衆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其作品質樸純真地傾注着人民羣衆個人的感情信仰和隨心所欲的個性,具有信手拈來的隨意性藝術特點。在民間,這些形式活潑、內涵豐富的小工藝品經常作爲心意的載體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交流,增進了人們之間的感情,促進了人際關係的和睦發展。另一方面,民間美術所透漏出來的是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即推崇陰陽調和、剛柔相濟、物極必反、相生相剋的周而復始的分合哲理。因此在生死兇吉、道德美醜、得與失等觀念上,都講轉化與聯繫,以樂觀態度、平常之心看待未來與客觀世界,以此來借物寄情,歌頌生命,傳送情愛,交流情感等,這本身就體現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情感。

改革開放後的當代中國美術由封閉走向了開放,由單一走向了多元。在這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裏,中國美術面臨的是比以往更爲開放的社會環境,雖然在經濟發展中藝術受到商品化的巨大沖擊,但經濟成分的多樣性也使中國美術的表現形式日益呈現出多樣化的藝術格局。除了美術作品之外,文學藝術的其他表現形式如書法、攝影、電影電視等都可以從不同方面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示和諧理念、和諧思想、和諧精神。最典型的莫過於名爲“篆書之美”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體育圖標了。該作品以篆字筆畫爲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國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徵,符合體育圖標易識別、易記憶、易使用的要求。由於對“拓片”這個典型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本身具有的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的巧妙運用,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顯示出了鮮明的運動特徵、優雅的運動美感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達到了“形”與“意”的和諧統一。

三、結束語

和諧的文化氛圍是和諧社會存在的基礎,而文學藝術作品在倡導和諧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民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文學藝術更應該發揮其獨特作用,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做出積極貢獻。文藝繁榮,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在全球化的環境下,我們要在縱向繼承和橫向整合基礎上勇於創新,既要承傳延續傳統藝術的審美優勢和特點,又要努力創造富有時代感的鮮活的內容和形式,實現有藝術的思想與有思想的藝術的和諧統一。面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偉大號召,我們美術工作者應該積極投身火熱的生活,自覺把創作活動紮根於人民生活的沃土,頌揚優秀人物,禮讚傳統美德,傳播和諧理念,以思想性強、藝術性佳的美術作品,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鳴中得到啓迪。

參考文獻:

[1]李福順.中國美術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劉菊亭.論工筆花鳥畫的意象色彩[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

[3]林逸鵬.廢紙論[J].國畫家,2001,(06).

[4]李澤厚.美的里程[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5]王萍.真與美的內涵[J].北方論叢,2006,(04).

[6]吳清,陳汗青.論傳統美術與哲學思想[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

[7]牛樂.關於美學、美育、美術及相關問題的思考[J].蘭州學刊,2004,(02).

[8]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