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間心裏狀態分析

學識都 人氣:1.36W

全面系統地掌握精神病人的心理及其活動規律是施行護理的必要前提。精神病人的心理特徵具有生物,社會病理多種因素,構成了心理活動的錯綜複雜和離奇多變性。目前尚有一種較完整的模式供借鑑。本文擬在專科護理的基礎上,藉助心理學知識,依據精神疾病的演進規律,將精神病人的心理特徵人爲地分爲四期,以便與同行們商権。

精神科病人住院期間心裏狀態分析

一 否認反抗期

凡精神病人不論是首次發病,還是再次復發者,其主動就醫,順利接受治療和護理者極爲少見(多指重症精神病人)。爲數衆多的精神病人不能正確評估自我的健康狀況,對所患疾病持否認態度,故對周圍人、所在單位和診療醫院,採取反抗手段。臨牀表現爲恐懼住院、拒絕服藥、逃避治療和私自出走等。對這一期病人採用的護理手段多爲強硬的、機械的,但必須是人道的。此時心理護理主要爲:1、儘快熟悉病人的病情、心理狀態、家庭狀況、社會支持能力等,爲下期心理護理打下基礎;2、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儘量降低精神症狀對環境的干擾程度,增強每個病人的自身安全係數。

二 動搖緩解期

病人接受一段時間的系統治療後,精神病的症狀得以緩解或部分緩解,原來的病態心理開始動搖,正常的心理活動開始萌發,對所處的環境、位置產生懷疑,如:“我真的有精神病嗎?我怎麼來到醫院呢?”此期病人能勉強地接受治療和護理,是心理護理的最佳期。護理要點是:1擴大病人的接觸和活動範圍,病人從住院初期對規章制度的.瞭解,發展到對醫院的性質、技術水平、人際關係的高層次的認知需要。護理人員要協助病人溝通醫患關係,病人之間的關係,使病人能夠在一個良好的集體環境中生活,彼此間互相宜泄疏導,強化正常心理。2加強醫患間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心理需要精神病人更爲突出。病人往往把健康的恢復完全寄託給醫護人員,對醫護人員產生依賴性,藉助情感交流以其得到鼓勵和啓發。護理人員要主動提供條件,在互相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瞭解病情。3避免惡性刺激。由於病人的病態心理開始動搖處於冬眠狀態的正常心理開始復甦,正常與異常心理交織在一起,不論是自控能力還是識別能力均偏低,對各種刺激的承受能力亦較低。如果不加註意,很容易導致病情再度惡化。

三 憂鬱好轉期

由於自知力的恢復,病人開始重新理智地分析和評價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質、預後以及因疾病而帶來的各種損失。心理活動較單調,長時間地反覆考慮一個內容,如:“我的病能去跟嗎?”“出院後能工作嗎?”此時病人情緒低落,心理壓抑。此期護理要點:1、讓病人明確自己的身份。身份是社會規定的用於表現社會地位的行爲模式和與他人的社會位置。讓病人明確當時的身份是病人,而病人的責任就是配合治療和護理,不要糾纏以往和將來的事情;2、力求心理適應。心理適應必須在生理適應基礎上完成。精神病人自我調節能力較弱,不能有效地趨利避害,需護理人員協助,包括環境淨化(多指社會環境)、病人安全感形成,以及生存慾望的強化,等等;3、建立社會關係。長期的病態心理和住院生活,病人自我認知的能力降低。應溝通病人與家屬、單位的聯繫,讓病人蔘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有益活動。

四 自我設計期

這一時期病人的精神症狀己基本消失,藥量減到維持量,處於觀察鞏固階段。但精神狀態不夠活躍,情感不豐富,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缺少興致,而內心鬥爭卻非常激烈,關心病情變化,常陷入一種自我設計的矛盾心境裏。此期的護理要點是:1、引導病人正確地完成自我設計。這期病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當病人提出問題同護理人員商量時要正面處理,不要回避。特別是一些難度較大的不易實現的設計要協助修正,這不僅是對病人本身負責,也是爲社會、單位、家庭分擔責任。如有的病人出院準備辦三件事:定工傷、長一級工資、蓋新房。病人這種良好的主觀願望,一旦實現不了,其結果不難想象。這是要及時指導和勸解病人,依據國家政策和現行制度疏導病人,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暫緩的,以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