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加權係數法在高校科研績效管理中的應用

學識都 人氣:9.98K

摘要:高校科研績效管理中,在對教師科研論文的績效分值進行計量時,在每篇論文按其級別所獲得的基本分基礎上,爲了更好的顯現高質量成果的價值,可以給基本分再乘以專業性係數、說服力系數和影響力系數進行加權,以激勵教師努力搞好科研,促進料研更直接地爲教學服務

淺析加權係數法在高校科研績效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加權係數法;科研績效管理;教學與科研;科研評價
  
  加權係數法是在給定某項指標數據的情況下,給出幾種影響該數據質量的因素,分別假定各因素所對應的標準情況,以該指標的實際情況與標準情況的比值爲附加係數,最後再與指標的數據值相乘,得到調整後結果的方法。
  
  一、高校科研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下面以s校教師發表論文的績效數據計量爲例來說明。現有的論文績效計量規則問題導致老師避重就輕,科研成果的低質量狀況普遍存在,依據相關規則選拔人才不盡公平 。理由如下:在學校長期沿用和目前實質來變的職稱評審中對科研的考覈和年度考覈中對科研工作量的考覈辦法中,無論核心與省級論文的單篇的絕對分數如何變,但仍然變不了其中的本質:即核心與省級論文在計分上的比例關係的不合理。按照馬克思的“複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加”的勞動價值分配的思想,s校覈心論文在計分上基本上是在向省級論文的2倍左右靠攏(目前還小於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此一規定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發表在覈心期刊上的論文及其所依附的刊物質量沒有省級論文及其所附刊物的質量高。比如s校規定從2008年開始執行的視同省級看待的北大2004版核心刊物中國市場商場現代化職業時空集團經濟研究等辦刊宗旨變異化的“核心刊物”,不僅學術界聲譽較差,而且版面費收取較高,按照經濟學中的“信號”理論,可以認爲發表在這些核心刊物上的論文的水平也不怎麼樣。那麼發表在這些核心刊物上的論文抵兩篇較好或一般的省級文章就太重。
  二是核心論文及其刊物質量較好或很好,則抵兩篇一般甚至較好的省級論文就顯太輕。這樣也會出現核心論文與省級論文的分值比例不合理。
  在不合理的制度導向下,教師費盡心力發表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在高質量的核心刊物上,本來是難能可貴的,而這樣的成果卻能夠輕易地被其他教師發表在較好、一般或較次或很次的省級刊物上的兩篇論文所抵銷,這樣的結果相對教師的勞動付出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本身的價值來說,都是很不公平的。打個比方,如果舉行某場競喝飲料比賽,一位選手喝醋,另一位選手喝水,前者每喝一杯醋抵後者喝兩杯水,你說最終誰會是贏家?如果比賽規則不改變,前一位選手執着地以喝醋來與後一位選手相競爭的話,並且要達到與後者相同的成績,他所要付出的努力簡直是不堪設想的,或者,還沒達到成功,他就將因損耗過度而死去。按照經濟學的對人性的假設,認爲在這樣一種喝醋與喝水的博弈中,選手幾乎都會選擇以喝水或喝水爲主的方式來參與比賽的,存在例外的概率非常低,即不可能有哪一位選手會以完全喝醋的方式來贏得比賽,否則,在這樣的規則下,他是無法獲勝的。而要讓真正更優秀的選手脫穎而出,除非改變比賽規則,否則全無可能選拔出完全在比賽方式上不摻水份的優勝者。但是到底摻的水份是多還是少暱?單純從分數上很難判定。所以,在舊有的規則沒有得到本質上改善的情況下,競賽中的優勝者未必是質量最佳的選手。數量本來不可能取代質量,但在這裏,各種評判指標全部被量化評分,並賦予一定的權重,如果配比不當,那些低質量的績效就完全可以憑藉數量累積而獲取競爭優勢,從而最終贏得比賽,這是不合理的。這就是現有的比賽規則在選拔人才上存在的根本問題。
 二、破除舊規則的冬天,迎來新規則的春天
  
  解決此問題的唯一指導思想就是改變比賽規則,提高各項關鍵績效所要求的最低質量標準,剔除不能反映個人真實能力,且與崗位要求和影響教師個人和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無關的績效指標。在此指導思想下,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其實很多。下面僅舉一種按論文的易辨別的直接質量(論文的分類、篇幅長短)和間接質量(發表所依附的期刊質量)進行差異化對待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