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語語言文學中的家園意識

學識都 人氣:2.2W

遠古時代的日本語言文學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帶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和烙印,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日語語言文學中的家園意識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查看

論日語語言文學中的家園意識

 摘要: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在文化層面上具有十分廣泛的共同性基礎。近年來,國內對於日語語言及日本文化的研究更爲深入,特別是對於日語語言文學背後所蘊含的日本社會文化和主流意識的研究,更是成爲了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在本文中,筆者首先介紹了日本語言文學的發展脈絡及主要特點,並結合日語語言文學和日本社會的典型案例,剖析其背後蘊含的日本文化中的家園意識主要特點。

關鍵詞:日語 語言文學 家園意識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兩國的文化具有深厚的發展底蘊和廣泛的共同點。長期以來,日本文化受到我國曆史文化的薰染和影響,保持了許多我國曆史傳統文化的印記。但是進入近代以後,日本文化更多地受到了西方資本主義思潮的影響,帶有着十分鮮明的西方文化特點。因此在一定時期內,日本國內社會主流文化存在着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激烈碰撞、共存交融的現象。最終,隨着不同類型文化的逐步融合,形成了當今日本社會的主流文化及意識形態。

當前,日語語言文學已經成爲國內高校日語專業的必修課。通過分析日本語言文學的發展規律、藝術特點及主題思想,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其背後所蘊含的日本國內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和演變。近年來,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也開始加強了這方面的研究,並誕生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日本文化學研究的理論體系。

1 日本語言文學的主要特點

縱觀日本語言文學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遠古時代的日本語言文學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帶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和烙印。20世紀以來,日本開始打破閉關鎖國的古老格局,廣泛引進西方現代思想,而這也對日本語言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1.1 日本文學帶有鮮明的語言和標記

由於日文發音及拼寫與漢語有着顯著的區別,因此日語語言文學便帶有十分鮮明的標記。以日本的抒情詩爲例,早在公元8世紀就已經出現了由31個音組成的短歌,到了17世紀則出現了由17個音組成的帶有強大力量的駢句[1]。所以說,日本的語言文學史並不是新陳代謝的歷史,而是新舊形式不斷融合和激烈碰撞的過程。

1.2 日本語言文學帶有強烈的社會性

無論是早期的日本文學作品,還是近代日本文學經典之作,無一例外都帶有強烈的社會性,這是日本文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特點。特別是日本近現代的語言文學作品,都集中地反映出了某個階段日本社會的發展實際情況、國民的困惑以及對於未來的希望和憧憬。受到日本地域性的影響,日本國內的文學作品都與時代變遷息息相關。早在遠古時代,日本國內的文學作品就具有城市化的傾向,那是日本國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京都,這時期的很多文學作品都以京都爲背景。到了江戶時代,日本國內的武士成爲了新的貴族,他們中的一些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便帶動了國內文學創作重心的轉移。如日本國內著名的《今昔物語》、《古今著聞集》等等,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3 日本的語言文學作品帶有濃重的家園意識

在日本的傳統社會發展歷程中,家庭是維繫親情的重要紐帶,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日本的早期文學作品很多都在關注家園,特別是一些表達離愁別緒的詩詞作品,更是飽含了對家庭的無限嚮往和深深地眷戀。到了近代,日本國內飽受戰爭的.摧殘,民不聊生。日本文學作品中對於家園的眷戀之情更是溢於言表。在日本文學作品中,家園成爲了一個重要的題材,也最能夠代表日本文化的特點。

2 日語文學作品中家園意識的主要特點

正如前文所述,在日語語言文學作品中,家園始終是一個重要的題材,而日本文學作品中家園主要具有哪些特點,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問題。

2.1 家園在日本文化中被視爲安寧的象徵

無論是日本國內的早期文學作品,還是近現代的文學作品,家園始終被文學家塑造成爲安寧的象徵。這種安寧不僅體現在生活的安逸,更是內心深處的寧靜。應當說,自近代以來,日本國內社會發展歷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從打破閉關鎖國開始,日本國內傳統的農耕文化被徹底打碎,社會發展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傳統的農耕社會形態給人們帶來的安全感和安寧意識被徹底打破,到了20世紀,日本軍國主義給全世界造成了嚴重的災難,也給日本國內造成了空前的浩劫,日本人民對於家園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增長,這從很多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可以得到體現。

在二戰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文學家筆下的家庭大都帶有悲劇色彩,他們要麼是因爲戰爭導致的骨肉分離,要麼是戰爭奪走了親人的生命。這期間大量的涌現出一批女性作家,例如津島佑子等等,她們用細膩的筆觸抒發失去親人的痛苦,家庭帶給她們巨大的災難,同時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其代表作《安魂曲》正是這個時期日本文學作品對於家園的典型描述[2]。

2.2 家園在日本文學作品中存在“縮小意識”

“縮小意識”是日本文學中的一個典型特點。日本文學家善於將很多大的事件、觀念和認識進行縮小,縮小到家園之中,並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來表達對於人生、社會的感知和領悟。這種方式也直接映射到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日本人追求生活的精緻,從食物、飲茶到家庭環境、庭院的佈置,無不是在追求縮小狀態下的完美。在日本文學家的筆下,縮小的家庭蘊含着無限的親情,是日本人心目中完美生活的象徵。

在一些日本現代作家的筆下,家園中的庭院成爲了描述的重點。庭院是日本現代家居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庭院的設計和佈置也集中展示了日本人的文化觀和生活觀。日本文學作品中包含了很多經典的“庭院形象”,這些庭院中的物品佈置包含着豐富的象徵意義,集中縮小在了庭院這個有限的環境之中。應當說,日本文學作品中家園庭院“縮小化”正是日本文學作品緊密聯繫社會,反應文化特點的真實寫照。

參考文獻:

[1]吳魯鄂.日本近代文獻作品選讀[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2]劉小珊.外語語言文化研究[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