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理解和把握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不確定性

學識都 人氣:2.14W

    論文關鍵詞:音樂形象 不確定性 欣賞

淺談理解和把握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不確定性

    論文摘要:在進行對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的欣賞時,音樂本身創作、作曲家主體和欣賞者接受特點決定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從而產生不用的音樂形象的理解。欣賞者要將音樂作品內蘊的作曲家思想置於前提,從而使音樂形象發揮它真正的藝術魅力。
  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象是音樂作品的靈魂所在。那麼什麼是音樂形象?《藝術學概論》中提到:“音樂形象是由聲音塑造的情感形象,但音樂所反映的對象不僅僅是聲音世界,也不僅僅是抒發感情者的主觀世界,而是由聲音所概括比擬的各種器官對象的廣大現實,是由情感引起聯想的有關客觀現實。【1】因此,音樂形象並不是可以看見和接觸的,它不像繪畫那樣可以看到直觀的主題形象,也不像言語那樣清楚得描述事件,而是通過音樂符號產生情感的涌動喚起欣賞者某種情緒和某種情感體驗。所以音樂擅長於表達情感,而音樂形象便具有了情感性和表情性的基本特徵。由於音樂形象既無法創造出描繪現實世界的圖畫,也無法如同文學一樣概括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質,所以欣賞者在對音樂形象的理解時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這種對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理解的不確定性主要是由於音樂本身創作、作曲家主體和欣賞者接受特點決定的。
  1、構成音樂作品本身的元素的.模糊性造成不確定性。
  音樂語言包括旋律、節奏、和聲、織體和曲式等,雖然這些元素能激起聽衆的歡喜、悲哀、激動、感嘆等等的情感,但是這些情緒具體在音樂作品中處於一種什麼狀態,表現了怎樣一個音樂形象,這種情感的藝術很難像影視或繪畫一樣用畫面或者圖像去展示一個具體的形象,而是以其模糊性給音樂藝術蒙上了獨有的魅力,其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也給欣賞者以很大的想象力空間。
  2、作曲家感性的創造造成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
  從作曲家的角度出發,創作一個音樂作品與其個人創作需要、情感能量的積蓄與釋放、外界刺激有關,首先這個創作的開始就具有不確定性。然後在其創作過程中,作曲家並不是進行邏輯分析、公式推導來創作音樂的,而是依靠音樂元素的組合來實現的,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只可意會的心理過程,加之外界社會、自然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與刺激,創作出來的音樂形象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3、音樂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再創造造成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
  從音樂欣賞者的角度來看,在音樂作品的審美欣賞過程中,音樂作品內蘊的思想與欣賞者本身的形象思維相結合,從而形成對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的最終理解。這個欣賞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簡而言之,就是“移情”。 在對音樂欣賞過程中,欣賞者會產生對音樂的情感反應,而影響這種音樂情感反應的因素是與聽賞者的個別差異分不開。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萊特。對於音樂也是如此,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價值觀不同,都會影響到欣賞者的心理,從而產生對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的不同理解。
  在把握一個音樂作品音樂形象的時候,往往在以上三個因素的影響下,造成一定對音樂形象的理解的不同。例如對格里格《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晨景》的欣賞,拋開音樂的題目只靠聽覺去欣賞此音樂,會產生很多對音樂形象的想象。那雙簧管和長笛優美音色的互相交替時推動音樂不斷地進行,隨即伴隨着宏大的管絃樂合奏達到高潮,旋律上下起伏,給人很好的審美享受。有人理解這是大海的波濤起伏的音樂形象,有的理解這是種子萌發時的形象,還有的理解爲一個天真的孩子在好奇地尋找的形象。而結合作曲家的意願便是早晨霞光初露,太陽升起時的音樂形象。
  再例如,在欣賞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時,很多音樂家和音樂批評家對這首作品持有不同的態度,並且爭論起來是沒有結果的。有的音樂家說這是一個被生活苦難折磨的、不屈不撓、堅毅嚴峻的音樂形象。而柏遼茲卻曾這樣評價:“這簡直像奧賽羅的憤怒,這不是恐慌不安,這是受了折磨之後,暴怒之後的奧賽羅的形象 。”然而我們所瞭解到的貝多芬本人對他作品形象的理解是“命運在敲門”,這是對命運難以揣測,前途捉摸不定的描述。
  因此欣賞一部音樂作品,首先做好的工作是要充分挖掘音樂作品中一度創作過程中作曲家想要展現的音樂形象,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及欣賞者對作品音樂形象的再度創作。這並不是對欣賞者想象力發揮的壓制,而是先要遵從作曲家的一度創作,然後談及個人形象思維和情感體驗,這是音樂欣賞對於我們的要求。
  總而言之,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給音樂作品的欣賞以很大的想象力空間和個人情感的發揮,也給作曲家以想象的自由空間和靈感,但是從欣賞者角度看,要以作曲家最初的表現目的爲前提去理解把握音樂形象。這要求欣賞者不僅僅要掌握音樂作品的背景資料、作曲家創作風格等音樂知識,還應靈活運用聽覺和視覺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和風格特點。要在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中,將豐富的形象思維想象力運用於作品本身的意蘊之中,做到音樂形象生動豐富且又不失音樂原有的生命力。
  註釋:
  【1】顧永芝:《藝術學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
  參考文獻:
  [1]陳泓茹,《音樂形象本質辨析》[J],《學術論壇》,2008年第12期。
  [2]王小梅,《音樂欣賞中的音樂形象與形象思維》、《作家》,2011年第14期。
  [3]劉紅梅、肖軍,《簡論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北方音樂》,2011年第3期。
  [4]羅小平、黃虹著,《音樂心理學》,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