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培養的高中計算機教學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9W

摘 要:隨着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對而言,高中階段的計算機教學,比較偏向於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由於高中生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意見和見解,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基本上能夠達到較爲理想的效果。但是,面對現階段的灌輸式教學,很多學生的創新能力都被扼殺在搖籃當中。日後的高中計算機教學,必須將創新能力培養作爲基礎,提高高中生計算機教學水平。

創新能力培養的高中計算機教學研究論文

關鍵詞:

關鍵詞:創新能力;高中;計算機教學;教學任務

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內容更新比較快,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相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在計算機方面的教學工作,並不能算是成功,一方面由於教學水平沒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在於計算機人才的缺乏。在今後的高中計算機教學當中,需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爲首要目標。就計算機本身來講,其更新換代快,技術體系多,要想更好的掌握和利用,創新能力可以說是一種標準的配置。筆者主要對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高中計算機教學展開分析。

1 改革高中計算機教學模式

高中生是我國的學生主力軍之一,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往往願意應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記憶體系,每個學生的優勢都不同。爲此,在高中計算機教學當中,應適當的改革教學模式,不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例如,在上機操作教學時做好示範教學,向學生講述實驗目的、使用方法及原理,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並根據上機實驗的步驟演練,以此培養其好奇心。對計算機的上機操作實行機試考覈,適當增加課題難度,且教和學的過程中應富有探索性,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高中學生的個人思維已經定型,倘若教師強硬灌輸知識,勢必遭到學生的強烈抵抗,只有順勢而爲,才能更好的實現創新能力培養。同時,在改革計算機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的觀點,即便是錯誤觀點,也不要造成嚴重的言語傷害。

2 精心設計高中計算機的教學任務

在日常的教學中,由於高中生的計算機課程數量有限,因此單純的在課程教學中努力,並不能直接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筆者認爲,在今後的高中計算機教學當中,應注重精心設計高中計算的教學任務,多給學生一些發揮的空間。例如,在教學“鼠標的操作”當中,多數教師都會按照教材上的要求來教學,並且給予學生較多的自我學習時間。但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在課程教學之前,學生勢必已經擁有較爲深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因此“鼠標操作”的教學僅僅耗費很短的時間就能夠完成。創新能力的培養應占據大部分的時間。比如,現階段的高中生非常擅長各種網絡遊戲,可以將此作爲切入點,讓學生暢談如何在遊戲中有效的操作鼠標,以討論的`形式來展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夠了解學生的操作方法,教師從中糾正,以此來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和創新操作方式的研究。

3 加強高中計算機師生的課堂互動

高中計算機教學在以往的工作中,被很多高中生認爲是最無聊的教學,其無聊程度甚至高於數學課程。由此可見,多數高中教師都是遵循“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實際上得到的效果非常一般。爲此,今後要想更好的培養高中學生的計算機創新能力,就必須將學生作爲課堂教學的主體,以此來實現熱烈的師生互動。例如,在PPT的教學當中,表面上就是各種文字信息、圖片信息、板塊信息的配合,但不同學生的操作效果卻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創新能力的最好表現。要想在此時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師生互動,必須有強烈的東西吸引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留有不同的任務,並設定誘人的獎勵,尤其是一些比較新奇的東西,表面上學生是在努力的獲得獎品;實際上,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還會努力的融入較多的創新概念,如此一來,高中生的計算機能力會得到較大的提升,且不容易忘記。除此之外,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高中計算教學,還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進行專向培養。

4 結 語

筆者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高中計算機教學展開分析,從現有結果來看,高中計算機教學有所進步,但沒有將灌輸式教學的問題充分解決,仍然存在殘留。在日後的教學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關於高中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應保證高中學生的計算機能力穩步前進,而不是停滯不前。相信在未來的高中生計算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會獲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楊挺.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信息與電腦,2010(9):196.

[2]郝歡.淺議職業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2(21):164.

[3]王朝崗.關於本科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幾點認識[J].才智,2014(28):33-36.

[4]文雄軍.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4(1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