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創新能力培養的相關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84W

創新能力是指人們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可以利用的材料,並掌握相關學科的前沿知識,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思想、觀點、方法和產品的能力。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的會計人才,需從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創新團隊和創新學習等方面着手,各高等會計院校、會計主管部門、會計學會以及會計人員本身積極參與。

會計人員創新能力培養的相關研究論文

一、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是指在揚棄原有的思想、學說和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提出新思想、新學說、新理論的過程。

會計學教師不應滿足於現有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方法,應全力打破書本原有的條條框框,探索新的規律和新的方法,靈活地應用已有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會計人員應根據實際需要或新情況,以國際慣例爲參照,不斷進行改革和革新,從而形成新的、符合新的會計環境變化要求的會計理論制度和方法體系。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提高企業財務報表質量和會計信息透明度,2006 年2 月15 日財政部公佈《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 38 項具體準則,以後又多次修訂。這都需要會計學教師和會計人員與時俱進,努力學習掌握,並結合實際加以創新。

二、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指生產技術的創新,包括開發新技術,或者將已有的技術進行應用創新。

在會計教學中,技術創新就是會計理論和實驗教學方法及手段的創新。在會計理論教學中需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設計,恰當地選擇和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做到揚長避短,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會計學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如PBL 討論法、CBS 教學法、生活實例法、情景教學法、比較法、歸納總結法、激勵法、控制論教學法、雙語教學法等。對教師個體而言,把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起來加以運用是一種創新,而把一種新的方法運用到會計學教學中也是一種創新。例如,嘗試在涉外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學中採用雙語教學就是一種創新。會計學教師可以通過用英語表述會計專業知識、解析會計專業詞彙,憑藉現代教育理念和業務能力、英文水平、教學技巧及人格魅力來引起學生對雙語教學較濃的興趣,從而奠定牢固的會計專業基礎。

會計學是實驗性很強的一門科學,幾乎各個章節都有相關實驗內容。會計實驗課能夠加深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上好實驗課並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需要會計學教師精心準備、精心設計,根據會計學的教學特點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目標,將實驗內容與會計實際相結合。在實驗教學中革新會計軟件,改革試驗方法,引入科研思維,融入學科前沿知識,增加探究性試驗、自主設計性試驗內容。在實驗前先聯繫許多社會會計現象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做、去思考,最後開動腦筋想出解決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加強引導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自行解決問題,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通過探究性學習,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瞭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會計工作中,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適合企業會計覈算的會計軟件的開發和應用。現在會計覈算的手段已由手工記賬轉爲電算化,其特徵是計算機等硬件設備和會計軟件設備的有機結合。當一些財務軟件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時,企業就需要重新設計和完善。而不論是自行組織進行的會計軟件開發,還是與專門軟件公司共同參與會計軟件的開發,都需要企業的會計人員積極參與、應用檢驗和更新。

三、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指通過創設新的、更能有效激勵人們行爲的制度、規範體系來實現社會的持續發展和變革的創新。

高等會計院校的教學科研及學生的培養依賴於制度創新的積澱和持續激勵。“人管人,難管人;制度管人,管活一班人。”在制度建設上,“凡是需要管理的地方,都要有制度;凡是有的制度,都要落實到位”,逐步形成科學規範的管理機制;在工作內容上,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防止“越位”、克服“錯位”、彌補“缺位”;對教學科研及學生的培養,變“管理型”爲“服務型”。通過建立創新人才培養的長期機制和發展規劃和採用激勵政策及措施,逐步形成科學規範的服務機制。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會計學教師作爲創新的主體應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和權力,應以“三個有利於”爲標準,大膽探索,努力開拓,進行有利於提高創新能力的教學和科研改革。

在現實生活中,會計人員除了本職工作外,還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功能。要想充分調動其創新積極性,會計主管部門應當從體制改革、機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養、作風建設等方面形成鼓勵和支持會計人員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四、創新團隊

創新團隊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從而能取得創新性成果、有所建樹的團隊。團隊創新是高校教學科研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科研的集體性、開放性給教學科研管理帶來了挑戰,以往的某一課程由某一個教師單獨完成或者某一個科研小組的組織形式難於適應新的變化和挑戰。具體來講,對教學而言,不管是單一課程教學還是羣體課程教學,都需要不同專業背景、學緣背景的教師來共同參與和研究,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模塊特點來完成相互銜接、互補的教學計劃和任務;對科研而言,也不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模式,而更多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所謂團隊,就是由少數有互補技能,願意爲了共同的目的、業績目標和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人組成的羣體。團隊運作的理念在於培育對人的尊重與共同的信念。而教學科研團隊,是以教學和科學研究爲內容,由爲數不多的技能互補、願意爲共同的教學科研目的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教學科研人員共同組成的羣體。這個羣體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學緣背景都應該科學合理。

會計學教學科研團隊,是以會計學的教學和科研爲內容,由技能互補、願意爲共同的教學科研目的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教學科研人員共同組成的羣體。選舉具有戰略眼光,學術上具有前瞻性,能準確把握科研動向的團隊帶頭人。以會計學精品課建設、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爲契機,鼓勵教學內容和方法創新;以課題申報及論文撰寫等科研途徑,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在團隊創新過程中要容許失敗,強調集體價值觀、團結協作,彼此共同進步,重視成員的個性化發展,以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提升教學質量,培養科研人才,以科研檢驗教學,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會計人員可以通過考取會計專業碩士的方式加入到科研團隊中來。與學術型的會計碩士不同,會計專業碩士主要以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爲主,強調團隊合作,注重培養創業型、職業化素質的實務型人才,比較適合會計人員提高學歷層次;也可以通過加入各級會計學會的方式,搞會計學術課題研究,參與會計理論與實務交流,參加其組織的各種會計培訓。

五、創新學習

創新學習是指學習者與某種學習經驗、知識、文化相互融通、消化,進而不斷驗證各種解決問題的假設,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答案的活動。它的功能在於通過學習,提高學習者發現、吸收新信息以及提出新問題的能力。

隨着經濟的發展,會計學科也有着突飛猛進的發展。由於理論知識不斷更新,因此會計學教師必須適時知識更新,“先育己,後育人”。在教學中儘可能地將書本知識與新進展進行聯繫,引導學生豐富和調整對有關內容的理解,這樣既可彌補教材滯後於學科發展的不足,又能使學生汲取儘可能多的新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

創新學習要求會計人員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現代遠程教育爲會計人員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手段。會計人員創新學習可以採用開放型學習模式:可以自學爲主,培訓爲輔;可以專門培訓爲主,其他學習形式爲輔。既可以是讀學位拿文憑,也可以爲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既可以是拿會計證、會計電算證,還可以考註冊會計師;既可以脫產學習,也可以半工半讀,長期性與短時性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