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線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與實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4W

摘 要:模擬電子線路課程是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基於當前高等教育對創新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和國內高校教學條件不斷改善的前提,從多年的教學實踐出發,指出新形勢下模擬電子線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和具體實施辦法。

模擬電子線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與實踐論文

關鍵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1 教學方法改革

首先,教學中使用“啓發式”教學,注重“學思結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啓發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好的方法之一。作爲教師只有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纔有可能把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學生。與“灌輸式”教學相比,啓發式教學把學生的學習從被動的狀態變成一種主動思考的狀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設置好一些具有遞進關係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發問,引導學生回答,組織學生討論,逐步把重點和難點問題化解。問題的設置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想象空間和充足的思考時間,根據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給出正確的結論或領引出後續教學內容。

其次,模擬電子線路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學中要把理論教學和實踐相結合。目前,學生在就業和研究生面試以及培養過程中表現出軟件能力強,硬件設計能力相對薄弱的缺陷,這一方面與長期以來國內高校缺少開放性試驗室有關,另一方面則與教師在課堂上沒有必要的理論聯繫實踐的教學有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儘量多舉一些實際電路的例子。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研實踐,給學生介紹一些常用器件、典型電路具體應用的實例。

再次,由於模擬電子線路課程具有很強的工程性,經常涉及到一些“近似”和“等效”。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懷疑和顧慮。例如,我們講三極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線性的,而在理論分析計算的時候又告訴學生,在實際工程中可以對其特性做線性化處理,有些學生就會懷疑其可行性,擔心因此帶來的誤差。再如,在三極管分壓式偏置電路的靜態分析時,因爲三極管的基極電流小,可忽略不計,認爲基極電壓是兩個電阻串聯分壓得到的,很多學生對此做法總是不塌實,不敢去用,他們經常會想:基極電流爲什麼可以忽略呢?如果教師能結合具體的電路,輔以電路分析軟件進行仿真演示,就可以使學生清楚爲什麼可以做近似和等效處理,消除他們的顧慮。通過對電路各節點信號幅度進行測量分析,學生就會有直觀的感性認識,自然地接受這些工程化的處理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學習上,大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最後,要幫助學生總結模擬電子線路課程的規律性。長期以來,學生認爲模擬電子線路課程內容多,難於掌握。實際上,模擬電子線路的學習中是有很多規律可尋的:基本電子線路的分析方法是有規律的,電路的組成是有規律的,教學內容安排上也是有規律的。善於發現並利用這些規律性,才能在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該教學內容基本是從器件到電路,從分立到集成,從部分到整體的。教師可以把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分成有機聯繫的幾個組成部分,分塊講解,以幫助學生整理思路。給出覆蓋課程內容的'題目供學生課後設計,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培養鍛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如:低頻小信號放大器的性能分析、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擴音器電路的設計、串聯型穩壓電路的設計、信號發生器電路的設計等等。

總之,模擬電子線路教學中教師要採用合適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啓發學生去思考,教會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同時注意到模擬電子線路課程本身的特點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採用合適的方法予以化解,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紮實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引導他們參與實踐,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 教學手段改革

隨着高校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隨之,各種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出現,與傳統的單一板書式教學手段相比,這些教學手段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多方便,然而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是有其弊端的,如何選擇和取捨這些教學手段是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大大減少了教師課堂寫板書和繪製電路圖的時間,加快了教師課堂教學的節奏、增加了帶給學生的信息量,與傳統的板書教學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點。但是,多媒體課件也有其弊端,容易造成教師和學生對它的過分依賴,教師授課變成了讀課件,學生很少做課堂筆記,不注意整理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習和複習過程中完全依賴課件。因此,使用多媒體課件應該適度,課件應該包含教學內容的梗概,必要的公式和圖表,適量的動畫演示。而公式的推導過程則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邊講解邊推倒,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動畫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使一些難點變得容易理解,但是過多的動畫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也要適量,並且放在必要的地方。例如,講三極管內部載流子的傳輸過程時,利用動畫演示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模擬電子線路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除講授基本的電路分析方法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顯得尤爲重要。傳統的實驗教學由於受實驗環境、儀器設備和元器件種類、成本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多是驗證性試驗。學生僅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已設計好的實驗內容進行測量,而缺少動手創作的環節,這與當前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嚴重不相符的。爲加強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設計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藉助EDA(ElectronicDesign Automation)類工具進行模擬實驗,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鼓勵學生採用虛擬仿真軟件,在計算機上完成電路的功能設計、性能分析、結果仿真。例如:可以採用虛擬仿真軟件Multisim,利用其高效率、高精度、無損耗和靈活、真實的模擬效果等特點,爲學生搭建仿真實驗平臺,提供一個人人都可以創新的實驗環境,提高學生對模擬電路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鍛鍊學生的創新思維。

綜上,模擬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中要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變和完善教學思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紮實基礎,勇於實踐,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葛寶良。多媒體技術在模擬電子線路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