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議中職機械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論文

學識都 人氣:8.81K

機械專業的理論知識很多、很廣,又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概念性、抽象性,很難理解又非常枯燥,學習起來有很大的難度。中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本身就差,所以在對機械專業知識的理解方面會有很大的難度。因此,中職機械專業的教師應該立足於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點,科學合理地對機械專業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筆者認爲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技術、模型以及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等進行輔助教學。

簡議中職機械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論文

一、中職機械教學改革的手段

(一)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現,計算機已經成了輔助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機械專業教學中,計算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計算機可以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將本來枯燥的知識用一種動態的方式表現出來,使內容更加具體、直觀、有趣、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難度,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機械製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計算機對補缺線、補視圖進行動態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到它的過程,有利於學生接受,減少學習難度。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虛擬教學,將視圖形成、機構運作等操作和演練過程通過計算機進行模擬演示,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實現對操作過程和實踐過程基本要領的熟悉。最後,計算機的利用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學生可以從網絡上搜索到很多有關機械專業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在校園網站上開設專欄,製作有關機械專業方面的`課件。

(二)利用模型進行教學

在機械專業教學中使用模型教學,對機械專業的教學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雖然,模型教學已經大規模投入了中職機械教學課堂之中,但是,其本身還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和問題。例如:攜帶不便,保管不易,容易損壞,在進行運動分析和運動演示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由此看來,對模型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成了必要。

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對於損壞的模型不能放置不管,應該進行再利用,讓學生根據學到的原理對一些模型存在的打滑、鬆懈等小問題進行修繕,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指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對機械知識會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在此過程中相互探討,也會發散學生思維,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製作模型,這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改革和創新

首先,重視學生在模型動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一些已經被拆卸的看似被廢棄的零部件,根據其功能和用途,從中挑選出一些完好的、有用的部件,進行重新組裝,在選擇零部件的時候,學生就會不自覺地進入一個思考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

其次,建立大型的、專業的實驗體系,是中職院校機械專業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學校根據機械專業的課程特點,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對實驗室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改善,從而實現大型、專業的實驗體系的構建。

最後,對於中職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僅憑學校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完全不夠的,校外的實習纔是關鍵。學校的責任,不僅僅是將理論知識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因此,理論知識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實踐教學卻更爲重要。加強實踐,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運用機械知識,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結語

爲了從根本上提高機械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教學的有效性,中職院校必須對機械專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多個方面的改革和創新,不僅要進行手段改革和實踐教學,並且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現在很多中職院校的機械專業都進行了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並且也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探究性教學、任務性教學、研究互動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手段,很多學校都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機械專業的教師要不斷地吸取實踐的經驗,重視理論研究,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要多與學生、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因材施教,不同的問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從而實現中職機械專業課堂的高質量、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