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從文化傳播角度探析東北方言論文

學識都 人氣:3.08W

摘要:東北方言屬於北方方言,它特有的語言特色吸引衆多表演藝術家將它作爲表演語言。東北人的遷移和流動也促進方言交流與溝通。東北方言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得到了廣泛傳播與認可。

試析從文化傳播角度探析東北方言論文

關鍵詞:東北方言 文化傳播 文化傳播媒介 文化接受

東北方言隸屬於北方方言,是我國7種地域方言之一。東北方言簡潔,開放,生動,響亮,幽默,豪放和富於想象力。在中國,這種方言廣泛用於藝術表演,如:小品,相聲,評書,二人轉。這樣的表演在給觀衆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傳播東北方言。越來越多的非東北人開始熟悉並接受東北方言,使東北方言上升到一個新的藝術高度,產生了大範圍的“東北方言熱”。英國語言學家帕爾默說:“語言不只是忠實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也反映它的各種娛樂,信仰和偏見…”本文主要研究東北方言的文化傳播媒介以及文化接受。

1、東北方言

東北方言是通行於的一種官話方言。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東北三省面積爲7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8.3%,人口1.06億,佔全國的8.4%。歷史上,的漢語主要來自與的移民,以及其他地區的移民;並且受到東北當地的,的影響;形成。東北方言內涵豐富,最具活力和親和力,並直接反映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晴、歷史沿革、社會發展和人們認識的變化。

東北方言具有幽默風趣、活潑俏皮、直白辛辣、語義豐富等特點。“刮鼻子刮臉”的北風,風趣地表明北風很大,使我的鼻子和臉很疼。即使是悲傷的哭泣,也說成“抹眼掉淚”、“掉金豆子”、“擠貓尿”、“漏粉兒”,說得輕鬆俏皮,滿不在乎。貶義詞“的色”,用在直白訓斥別人做錯事情時,可以理解爲“瞎逞能”。“的”發四聲,“色”輕聲。舉例:不在家呆着,上這兒的色啥?在東北話中,“賊”可意爲“特別”。例如:他功夫,賊厲害。

2、文化傳播

(1)文化傳播媒介

東北方言主要通過跨區域人口流動,小品,歌曲,電影,電視劇,二人轉及互聯網等媒介在全國廣泛傳播。

隨着沿海地區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和勞動力的不足,東北農民大量短期或長期遷移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農民羣體講着純正的東北方言,在與其他區域的人進行交流中,也推動東北方言的傳播。

東北本土藝術家在推動東北方言傳播上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潘長江,趙本山和他的徒弟們。趙本山被評爲“小品王”。他的央視小品創造東北流行話,如“馬甲”,“太有才了”,“忽悠”。“忽悠”比“欺騙”更形象和反諷。趙本山創立本山傳媒集團,該集團主要以展現東北藝術文化精粹爲宗旨。本山傳媒產業主要分四大塊:演出業、影視製作業、電視欄目業和藝術教育業。《劉老》是趙本山拍攝的電視劇系列,生動地展現出東北文化現象的'各個層面,如東北農民鮮活、可愛的形象及東北人處世之道。 雪村的經典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體現東北飲食文化、地域特產和樂於助人的道德品質。東北人喜歡以喝酒來展示好客和友好之情。“俺們那嘎”意思是“我們那個地方”。“高麗蔘”和“珍蘑”都是東北豐富物產中的代表。東北人冬天喜歡吃“酸菜”和“豬肉燉粉條”。

潘長江的電視劇體現東北農村的風土人情。他的電視劇同名歌曲《別把豆包不當乾糧》也是一首東北方言之歌。“雖然我長得不咋樣,但是我有副好心腸。”中“不咋樣”和“好心腸”分別是“長得醜”和“心地善良”的意思。

在2004年,劉老根大舞臺當選爲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在2008年,趙本山當選爲戲曲類東北二人轉國家非物質的文化遺產的繼承人。在趙本山綠色二人轉促進下,二人轉不再被冠以低俗,也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劉老根大舞臺給二人轉藝人創造了展現其才藝的舞臺。

互聯網擁有豐富的東北特色娛樂資源。人們在網上可以很容易地欣賞或下載到自己所喜歡的東北藝人的小品,電視劇,電影或二人轉表演等。

(2)文化接受

東北方言特有的語言特徵吸引了許多喜劇演員把它作爲表演語言。這樣的表演給觀衆帶來了無數笑聲。觀衆在娛樂的同時,也開始更多地瞭解東北方言。

趙本山在推動東北方言走出東北上,不愧爲最傑出的代表。除夕之夜,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是與趙本山的小品一起度過的,從1990年的《相親》,到2010年的《捐助》。每一部展現東北風貌的小品都獲得極大成功。《劉老根》,《馬大帥》和《鄉村愛情》都曾是中央電視臺播映當年的收視冠軍,並取得了良好的整體效益。一些東北特色的經典歌曲,我們耳熟能詳。

二人轉是東北人的驕傲。綠色二人轉天真,活潑,大方,優雅,但有點野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具有高雅品味觀衆的喜愛。人們開始對這一東北藝術文化精粹抱有更加積極、欣賞的態度。其他地域文化的人開始走進二人轉劇院來欣賞,來尋找快樂。

3、結語

東北方言通過文化傳播的各種媒介宣傳介紹自己,並賺足人氣。東北方言幽默式的表演給觀衆帶來笑聲和歡樂,讓他們在工作之餘放鬆一下。東北方言不再是一種只限於東北地區使用的方言,非東北人也會講幾句東北話,並明白其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