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會計學教學模式探討論文

學識都 人氣:1.76W

摘要地方高校轉型職業教育後,高校旅遊會計學教學重點應該轉向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除了原有知識理論的學習,更應該加入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論聯繫實際,使培養的人才符合企業需求。

旅遊會計學教學模式探討論文

關鍵詞:高校轉型;實踐教學;技能人才

1地方高校轉型職業教育的背景及原因

2014年高校改革的重點是1999年後擴招的600多所專升本地方院校,使之嚮應用教育和職業教育轉型。這並不是意味着將地方本科院校降格成職業院校,而是在專業培養中,加強應用型和技術型教育,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爲經濟和社會充分服務的本科院校。2011年荷蘭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在校生約佔高等教育總在校生數的63.4%,芬蘭達到46%,而中國僅佔29.6%,可見中國教育轉型有很大空間。這種轉型是有其迫切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學生就業問題,即大學生嚴重過剩和應用技能型人才的極度缺乏之間的矛盾。我國2015年畢業生是749萬,就業率僅爲83.1%,也就是有126萬大學生是失業狀態,給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由普通本科院校嚮應用技術型院校轉型,並不是換個名稱就可以達到,在轉型中定位要準確、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標要明晰。

2旅遊會計學實踐教學在高校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我校是位於轉型名單的600所普通地方高等院校之一,旅遊管理專業是我省高校特色專業之一,旅遊會計學在我院已經開設了十幾年,是一門典型的應用型學科,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着諸多問題。

2.1旅遊會計學在整個旅遊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旅遊會計學是一門綜合學科,融合會計學和景區管理、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學科於一身的複合應用型學科。隨着計算機網絡的迅速發展,旅遊會計學具體教學也分爲兩大部分,一爲旅遊會計基礎理論知識,二爲會計的電算化操作,這其實是兩門課的學習。2011年旅遊管理ERP實驗室引入了用友T6會計教學軟件,在課程裏也加入了用友T6的具體操作學習,但是課時並沒有相應增加,而是從原來的旅遊會計學理論課時裏分出少部分進行電算化操作,這就導致了一部分會計理論學習被縮減,同時分出的少數課時並不能滿足會計電算化的學習要求。電算化操作不是簡單的案例性計算機操作,而是對一個企業一個完整的會計循環(至少是一個月)所涉及的所有的會計實務進行系統性記錄、計量和分析工作,並利用分析的數據來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投資預測,因此必須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和應用,目前的課時達不到教學要求。

2.2缺乏專業性的針對旅遊企業會計學的教材

作爲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相應的涵蓋會計、飯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的專業用書較少,適合我們旅遊管理專業學習的書更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只能選擇普通會計專業的教材《基礎會計》來進行學習,只是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老師的經驗來加入一些飯店、旅行社或者景區的一些會計經典實務,來滿足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旅遊會計學的需要,但是這種方式的學習的知識是不繫統、不全面的,不能涵蓋飯店和旅行社等旅遊企業的全部事項,學生在學習完成後不能形成對本學科知識的全面認識。

2.3實踐性教學環節力度不夠,學生動手能力差

學生雖然在學校ERP實驗室進行電算化的模擬操作,但是如果真正到酒店、旅行社從事會計工作,就感到束手無策,因爲學校學的東西沒有經過具體實踐,不能學以致用。旅遊管理專業已經實行了多年的酒店實習(半年)制,並且和北京、上海、杭州、常熟和濟南等多家五星級或準五星級酒店簽訂了合作意向,向他們輸送實習生,並進一步強調如果學生畢業後願意留在原實習酒店工作,酒店有免除實習期直接上崗等多項優惠,來促進學生的就業。但是在頂崗實習中,我們學生的崗位多是一線的前臺、迎賓、中西餐廳和客房,而與專業聯繫較緊密的酒店會計崗位並不在實習之列,一線崗位由於工作強度大,時間不固定等原因,學生實習回來後大多表示不願意從事此方面的工作,這給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帶來巨大挑戰。

2.4具有取得會計職業資格的“雙師”素質教師的比例明顯不足

旅遊會計學的教學既得有深厚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動手能力以及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和軟件維護能力,給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很大挑戰。教師從事會計教學工作後,很難走出校門,深入企業進行再學習,知識更新慢,實踐能力較弱。從事會計工作需要考取會計資格證書,很多學生也致力於此,教師更應在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同時來考取相關的會計職業證書,從而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旅遊會計學課程在教學中已經突兀出現了很多問題,課程探索和實踐的改革能夠使我們在教學中做到“教學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真正從學校的學習學到真本事,增強動手能力。地方高校轉型職業教育後,旅遊會計學的教學目標應該有所改變,我們應該在學校全面培養學生理論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在進入旅遊企業後能夠做到零培訓而直接上崗,減少企業的培訓時間和培訓成本,使學生有能夠勝任自己崗位的信心和經驗,增加旅遊管理專業的就業率,從而擴大旅遊管理專業的招生前景。

3旅遊會計學在高校轉型改革方案中解決途徑

3.1修改教學計劃,增設會計電算化實踐課程

旅遊會計學的教學分爲兩部分,分別是會計理論學習和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理論學習是基礎,必須要保證基礎理論學習的課時不能刪減,還需增設“旅遊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模擬操作課程,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普通會計學是以工業企業爲範例,旅遊會計學應以旅遊企業爲藍本,在模擬操作中,強調服務的銷售部分,而弱化生產成本覈算部分。加強校內ERP實驗室的投資建設,做好會計的模擬實踐工作,校內實習是以提高職業技能爲目的的,在實訓中分設多個會計崗位,如出納、記賬、稅收和工資等等,讓學生能夠在不同崗位都有實習機會。

3.2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校企聯合

旅遊會計學的培養方案應該逐步完善,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由原來的單一的理論學習,逐步擴展到包括基礎理論學習、實驗室上機模擬、深入企業市場調研、酒店頂崗實習以及相應操作技能考覈等所有環節的系統性教學模式,尤其是實踐教學,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橋樑。在實踐教學中,應着重強調校企聯合。學生到企業實習存在很多現實問題,一是會計是一個技術崗位,對專業性要求很強,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學生很難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二是企業財務是企業的核心部門,裏面有很多的核心祕密,一般不願意讓外人來實習,針對這種情況應加強校企聯合,雙方建立長久合作,互相信任,互利互惠,學校也可以成立校辦企業,吸納學生來實踐,理論聯繫實際,能夠使學生走出校門就能成爲合格的會計人員。

3.3以“案例教學法”

爲基本的教學模式,多種途徑評價教學效果地方高校改革後,培養的人才應是應用型的專業財務人員,學生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首先要解決教材問題,“會計基礎”是一門應用於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能課程,但是具體應用到不同行業,又有不同之處,對於旅遊業來說,絕大部分實務是服務類型的,急需教師根據旅遊企業實際來編寫一本切實可用的教材,在教學中,基礎理論知識與旅遊財務案例相結合,由教師進行引導和把握,學生根據案例參與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後教師總結其中的知識點及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計算機中將思考路徑進行展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靈活多樣,不能僅以理論知識的掌握爲唯一標準,而是以學生的討論、思路等綜合素質來多方面評判。

3.4“1+N”制的學生培養模式

“1+N”即多證書的教學培養模式,學生畢業時除了取得一份畢業證外,還可以依據興趣來考取N個其他資格證書,比如會計資格證、初級會計證等,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學生的素質培養取決於教師的授課水平及實踐能力。很多教師學歷很高,多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但他們多是研究型人才,基本是直接從學校畢業後就來到學校當老師,缺乏深入企業的實踐能力,理論上的巨人,對企業會計的具體操作流程一知半解,會計資格證的考取注重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和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工作後最好能不定期在企業掛職鍛鍊,增加企業的工作閱歷,讓理論更好地應用於實際。

4小結

普通地方高校的培養目標是較高層次的學術研究型人才,以學術型教學爲主。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畢業生在技術應用領域內缺乏應用性,其職業能力沒有達到相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轉型後的應用技術型院校的培養目標是適應崗位要求的應用技能型人才,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不再與傳統本科教育模式對立,而是二者相結合,培養出全面的複合型、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寧青青.“1+N”制影響下的會計電算化改革制度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12(5):122-124.

[2]張曉平環境下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研究[D].金華:浙江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1.

[3]範文林.對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1):56-57.

[4]魯芳,廖新媛.我國高校會計電算化教育的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3):121-123.

[5]林憲平.完善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3(1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