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課堂教學語言的美感

學識都 人氣:1.9W
試析課堂教學語言的美感


  論文摘要:課堂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教師的語言藝術應給人以美感,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啓迪學生的思維,優化教學效果,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現從凝練、形象、節奏、幽默四個方面闡述了課堂教學語言的美感。

  論文關鍵詞:教學語言;凝練;形象;節奏;幽默
  
  課堂教學語言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教學內容需要,以傳授知識、介紹經驗、交流情感爲目的而使用的一種工作語言。它是衡量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標尺。“教學語言的優劣、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駕馭語言的技巧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學的有效性,並影響和制約着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關係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
  準確、嚴密、富於邏輯性是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學語言亦是一門藝術,除準確、嚴密之外,還需要給學生以美感,吸引學生,優化教學效果。如果教師的語言藝術能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啓迪學生的思維,就能引領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裏愉快地遨遊,並使他們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反之,如果教師課堂語言表達不得當或者枯燥乏味,甚至令學生昏昏欲睡,那就不應當指責學生的學習興趣淡薄、課堂聽講不專心,而應反思自己教學水平了。課堂教學語言的美感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簡潔明晰——凝練美

  課堂教學語言應精簡凝練,如果語言繁瑣拖沓、翻來覆去、面面俱到,則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繫,更不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對概念定理的解釋、原理的說明、觀點的闡述、事實現象的敘述與描述、知識點的講解,用詞要簡潔,使學生易於理解所學內容,把握住教學重點。
  要摒除題外話,可有可無的話不說,廢話更要避免。教師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仔細想清楚重複的內容是否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想想這樣的重複有無必要,對課堂的進展和學生的發展有何促進作用或負面影響,要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和無意識的習慣性重複,還要避免無意義的口頭禪,如“這個”、“那個”、“呃”、“是不是呀”、“你們想不想”等等。
  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能否在課堂上用凝練的語言將重點知識表達出來。教師要自覺錘鍊語言,使語言儘量簡潔明晰。

  二、生動貼切——形象美

  有些教師上課語言枯燥乏味,很重要的原因是語言貧乏及表達蒼白。俄國古典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說明形象的特徵:“當你讀完了一部優秀作品之後,其中所描繪的人物就會像活人一樣,以其所有極細微的特徵——他的`面貌、聲音、舉止和思想方式——完全顯示在你面前;他們永遠不可磨滅地印在你的記憶中,使你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他們。”
  課堂教學語言生動、貼切、形象、栩栩如生,能引發聯想與想象,能使學生豁然開朗並在其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對於文科類課程(尤其是語文課)很重要是衆所周知的,而對於理工類課程來說卻常常被忽視。人們通常認爲理工類課程的教學語言只要準確嚴密、邏輯性強就可以了。其實,生動形象的授課語言對於理工類課程也是相當必要的。這些課程本身就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和難學。如果教師能盡力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形象生動、富於感染力,將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他們的認識與理解,提升教學效果。那麼,如何使語言具有形象性呢?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一些嘗試。
  1.語言具體直觀,用詞貼切生動
  選擇生動貼切的詞語進行形象的表述,給學生以具體逼真的感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求知慾。通過語言的刺激,在學生的頭腦中對記憶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印象,以激起他們的再造和創造想象力。教師應多積累詞彙,多練習運用,加強語言修養,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2.運用舉例子、講故事、修辭手段,如比喻(打比方)、引用等方法
  這些方式能使學生對繁複抽象的原理形成直觀的感性認識,深入淺出,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
  例如,教師爲了告訴學生這樣一個道理——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結果。若能引用“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詩來說明,就會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
  數學這一學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令不少學生感覺枯燥難懂。其實,高度抽象的數學內容可以以生動具體的材料爲原型,借用舉例、打比方、文學性語言輔助等方法使教學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求利潤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數學中的函數和導數的知識,而這類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學中若能結合實際生活(如社會、校園、家庭生活),選擇學生所熟悉的、感興趣的相關實例進行教學則易於激發其興趣,又能深入淺出,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又如在物理、化學等課程中,若多舉例子,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事實與物理和化學中的原理緊密結合,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慾,並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