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亟待建立民事賠償機制

學識都 人氣:5.68K
證券市場亟待建立民事賠償機制
鄭百文虛假重組案,中科創業、億安科技股價操縱案,銀廣夏虛構利潤案等若干侵害投資者權益的惡性證券欺詐案件相繼被揭露,人們在震驚之餘,強烈呼籲人民法院介入此類案件的民事審判,維護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保障數千萬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最近一段時間,鄭百文虛假重組案,中科創業、億安科技股價操縱案,銀廣夏虛構利潤案等若干侵害投資者權益的惡性證券欺詐案件被揭露之後,社會各界強烈呼籲人民法院介入此類案件的民事審判,以保障數千萬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維護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應當與證券市場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相適應

  迄至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約有6000萬戶,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A股上市公司總計約1200家,通過向境內外發行股票所籌集的資金,有力支持了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其他企業的發展。隨着我國即將開設爲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服務的創業板市場,以及加入WTO,我國證券市場還將得到進一步的迅速發展。在此情況下,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面臨着一個如何與之相適應的問題。目前,民事審判的重點,既包括傳統的婚姻家庭案件、房地產案件、合同案件,也包括新興的知識產權案件、金融糾紛案件、人身權案件、消費者權益案件、涉外案件等。但在證券領域,主要限於審理期貨糾紛案、股權轉讓案、股票買賣糾紛案,而對證券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上因證券欺詐行爲而出現的侵權糾紛案件未予涉及。民事審判工作在這一領域的嚴重滯後,不利於從司法上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及時有效地保護市場參與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

  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應當積極主動地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對外開放服務

  發展和完善以證券市場爲核心的資本市場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內容。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向社會直接融資爲特徵的資本市場必將在國民經濟中佔據着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規範化運作,除了相關監管部門擔當重任外,還迫切需要人民法院從民事審判、行政審判、刑事審判等方面釐訂規矩,依法介入,提供保護。在一個越來越市場化的經濟體中,司法介入、跟進不及時,資本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和投資者利益就得不到保護,資本市場的發展就必然蘊藏着深層次的秩序危機和信心危機。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資本市場將逐步開放,而開放的資本市場中的權益爭議將變得越來越普遍。除了諸如民法通則、公司法、證券法等大法的修改完善和對外經貿法規的系統性清理外,人民法院未雨綢繆,及早建立和完善以民事審判爲重點的各項審判機制,爲享受同等國民待遇的中外投資者和權利主體提供平等的司法保護,就可以爲我國加入WTO後在制度建設和司法審判方面佔據先機和制高點,併爲國家的經濟金融決策提供強有力的、符合國際慣例的司法基礎。

  人民法院介入和加強對證券糾紛的民事審判,有助於維護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有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市場中出現和潛伏着的違法違規行爲一直較爲普遍。比如,在發行市場中,發行人和中介機構進行虛假包裝,製作含有欺詐、嚴重誤導、重大遺漏的招股說明書;在交易市場中機構大戶、莊家從事內幕交易、市場操縱;上市公司發佈虛假、誤導性信息或故意隱瞞信息,等等。對這些違法違規行爲的處理,主要依靠監管機構的行政處罰,極個別涉及到刑事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了刑事責任(如瓊民源董事長被判刑),但民事訴訟迄今爲止幾乎是空白。從規範市場的角度來看,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儘管對個別違法者有一定的威懾力,但對證券欺詐的遏制作用有限,因爲監管部門的人力、物力、信息有限,對大面積違法違規行爲的監管與處罰顯得力不從心。如果落實了民事賠償制度,廣大投資者可以通過行使民事訴權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利益,並參與對市場的監管。面對可能引發的民事索賠,證券欺詐活動將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