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大衆傳媒對大衆文化的負面影響

學識都 人氣:1.76W

論文關鍵詞:大衆傳媒;負面影響;文化批判

論析大衆傳媒對大衆文化的負面影響

論文摘要:大衆傳媒像一把雙刃劍,它積極構建了文化,卻又在一定程度上對大衆文化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種影響表現爲大衆傳媒有構築新的文化屏障和話語霸權傾向,有消解文化藝術的個性與深度傾向,有銷蝕大衆精神活力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壞文化多樣性的傾向。

這是一個被大衆傳媒包圍的時代,無所不在的媒體時時處處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作爲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標誌,大衆傳媒已經成爲一種難以拒絕的強大力量,正在由表及裏地變革着我們的社會面容,制衡着文化。現代傳媒爲當代社會文化的傳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貢獻:它藉助於科技優勢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間;它改變了文化的機制,造就了文化產業;它帶來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革命,創造了知識民主時代,賦予了每個人獲得知識的同等權利;它使得社會大衆成爲精神文化價值觀建構的積極參與者,使大衆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設置議題的功能、其在娛樂消遣方面的優勢,使之具有了對社會的協調作用等等。可以說,大衆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上積極建構着大衆文化。

但同時,大衆傳媒給文化生產並通過文化生產給社會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大衆傳媒自身的複雜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構建大衆文化的同時,也在無形地消解着文化。對其進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據就在於“哲學的真正社會功能在於它對流行的東西進行批判。……這種批判的主要目的在於,防止人類在現存社會組織慢慢灌輸給它的成員的觀點和行爲中迷失方向。”對之進行文化的審視與批判,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利用傳媒建構文化,協調社會。

大衆傳媒對文化的負面影響首先表現爲存在構築新的文化屏障和話語霸權傾向。所謂文化屏障,是指大衆傳媒在促成文化傳播的同時,有意無意地阻隔了平等的傳播。從這個角度看,大衆傳媒執行了一個悖論的角色。大衆媒介有設置議題的功能,就積極意義而言:受衆通過媒介不僅瞭解社會信息及公衆關心的熱點等問題,而且根據大衆媒介對一個問題或議題的強調,學會應該對它予以怎樣的重視。即大衆傳媒通過新聞等各種信息的選擇、解釋與評論,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與策略,從而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到適應當前環境中最爲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組合社會的各個部分以應付當前事件的活動。大衆傳媒激勵和動員羣衆投人當前的事件中,將公衆的注意力集中於某些事件上,形成議論中心,提出對策,抵禦有礙社會安定的各種威脅;通過解釋與評論防止因報道某些事件和敏感問題造成的過度刺激。大衆傳媒就是通過對特定時期某個問題或議題的特別強調來吸引受衆的注意力,從而左右他們的行爲,並以此達到協調社會的目的。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大衆傳媒卻可能在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溝通、傳播的同時,又形成誘導受衆信息選擇的話語霸權,使受衆全方位的自由選擇權成爲一種假相,使有限的選擇成爲受衆的不得已;在公開、透明的前提下,把整個世界無遮無攔地呈現在每一個人的面前,以此來表達其民主、平等、自由的品質的同時,又“過濾”事實,讓人們的選擇在一種居高臨下的既定安排中進行,從而又創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爲大衆創造一個由媒體選擇和決定的共同的存在,提供單一的公共體驗,從而使人成爲一種社會性的存在的.同時,卻又粗暴地踐踏了個人的體驗和了解意願,侵佔了個人的情感、心靈的隱祕空間。

大衆傳媒的話語霸權表現爲其單向度的傳播模式,傳媒與受衆之間沒有像對話那樣的交流回應,造成缺乏溝通的無迴應的傳播,從而使大衆傳媒成爲“爲了溝通”的“不溝通的系統”。而這種“無迴應話語”的話語權力,最終只能歸屬於傳播一方,體現出在話語輸出上傳播與迴應不平等的關係。在這樣的現實中受者的自由是受到了傳者限定的,與傳者永遠不對等的自由。大衆傳媒的受衆只有收看(聽)不收看(聽)的自由,而沒有要求收看(聽)和對等地評價收看(聽)內容的自由,沒有對答迴應平等交流對話的自由。受衆不再是接受的主體而成了傳媒的附屬品。媒體可以通過話語霸權控制和把持新聞熱點和藝術潮流、時尚。傳媒不斷髮明新的節目及其符號和意義構成方式,而受衆只能不斷被動地適應這些新的節目和新的意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