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形象構建作文以作文豐富形象

學識都 人氣:2.1W

畢業論文

依託形象構建作文以作文豐富形象

【作者簡介】周軍,江蘇省海安縣青萍初中

 初中學生作文難教也難寫,主要因爲初中作文教學上仍然存在應試式的非積極心態,而這種非積極心態又主要根源於以“文”爲本位的舊作文教學機制。要改變這個現狀,必須從教學觀念上予以根本的變革,建立1種全新的作文教學機制。這個新機制,應該是以“人”爲本位的,從學生的需要和發展出發的,能將人的性格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趣、個性發展、習慣養成等人文教育因素與寫作能力培養、寫作技能技巧獲得統1起來的,將課內外融爲1體的開放的植根於現代教學觀念及我們民族優秀文化土壤上的新作文教學機制。
    如何建構這種教學機制,我想談談自己作文教學的1些體會。
    作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關鍵。組合“實物”和“媒體”參與作文教學全過程,改變作文教學信息傳遞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從而使其興趣盎然、滿懷信心地實現作文教學目標。怎樣運用“實物”和“媒體”指導學生輕鬆、愉快地寫好作文呢?
    1、以“媒”激趣,用“媒”引導,培養學生動態觀察力。
    運用學生表演或藉助聲像媒體,創設良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對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至關重要的。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的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並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有感染力、可視性強的“表演”或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觀察、思維、聯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參與到習作活動中來,並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視寫作爲樂事。
    在初1學生的作文入門教學中,我將學生領去多媒體教室,觀看了1段動畫《湯姆和傑瑞》,學生很快進入了情境,興趣被調動起來。1段結束,我直接佈置學生把剛纔的內容描寫下來,學生很樂意,立即進入了寫作。可剛寫了1半,學生就開始抓耳撓腮,左顧右盼,交頭接耳,小聲探問。原因很簡單,沒有仔細觀察。他們要求再次播放媒體內容的願望十分強烈,我逐段同放媒體內容時,發現同學們觀察得特別仔細……
    2、減“形”去“聲”,去“頭”藏“尾”,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說得好:“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語文課程標準提出7-9年級學生要能“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繫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這就要求學生作文,儘管不是藝術創作,但同樣需要比較豐富的聯想。要形象地描繪客觀事物,就需要運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畫每個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對他們的內心活動作合理的推測;要比較深刻地揭示某1事物的象徵意義,就需要開展較豐富的聯想。怎樣才能使學生神思飛動、文潮奔涌、浮想聯翩呢?
    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運用形象或媒體教學是1種較有效的手段。對運用媒體進行習作教學要按部就班地恰當處理。如何處理呢?第1步,選準材料,在多媒體材料或學生表演材料的選擇上,要選擇那些學生熟悉、理解或曾經歷過的材料,這樣學生纔有興趣、有體驗、有話可說。第2步,設計寫作目標及採取的方法手段。要根據作文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對形象(有時可以是學生現場表演)或多媒體錄像資料作適當的取捨。比如要培養學生的對話描寫能力,可以對所選(對話描寫內容豐富)多媒體材料採取“去‘聲’處理”——保留“形象”、去除“媒體聲音”。學生觀看媒體時,形象鮮明,就是缺少人物對話和畫面其它聲音。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分工協作爲這段材料配音,配音的過程就是1個艱苦表演及培養對話描寫能力的過程。比如要培養學生的動作描寫能力,可以採取“減‘形’法”——去除“形象”、保留“媒體聲音”的方法。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採取去“頭”藏“尾”——藏掉媒體的前半部或後半部,讓學生進行合理想象。第3步,設計好某1作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及實施方案。如要培養學生作文的對話描寫能力,(第2步所舉的那個例子可以放在學生進行正式配音前)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準備:1.根據媒體或表演展開想象,把人物對話寫下來;2.寫出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語氣、動作等;3.使人物語言富有個性,自然貼切。
    3、以“文”富“形”,用“情”點“形”,有效昇華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1次作文課上,我用金山畫王和flash動畫製作了1段人物活動場景,學生“觀賞”了之後,個個覺得沒“意思”,少“趣味”,什麼原因?學生髮現動畫中人物動作生硬,缺少語言,神態全無。這時,我不失時機地問學生,我們怎樣才能使這段動畫變得“行聲有色”呢?學生紛紛展開討論。接着我指出,如果沒有語言、缺少動作、毫無表情,那就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而是“木偶”、“殭屍”,只有通過認真觀察,不斷豐富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尤其要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現人物的興趣、愛好、情感 價值觀,才能使這段動畫變得有聲有色,學生展開探討,進行“創作”。1會兒,我動畫上的“人物形象”就在同學們的“筆下”變得感情細膩、血肉豐滿了。這種方法我歸納爲4個字“以文富形”。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寫作應做到,“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培養學生作文情感,主要依靠學生思想道德認知水平,也要靠我們語文老師通過形象來昇華。這就是要做到“用情點形”。在作文課上,放1段國際時事,讓學生有感而發,就其中某1件或幾件作1兩句評價;有時放1兩段電視或動畫,讓學生評判其中人物的言行舉止;有時直接由班級學生之間的爭端談起,讓學生來評判是非。然後要求學生把這些感受用筆寫下來,這些往往就是學生自己的獨特感受。教者不必去大講“描寫要深刻細緻,議論抒情要以記敘描寫爲基礎”的理論,學生自然會從平時的積累中慢慢理解。
    利用“形象”進行作文教學,可以擺脫教師枯燥無味的說教作文,能多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進1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畢業論文 論文網

TAGS:依託 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