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形象中具象形象與抽象形象在生活中的映像論文

學識都 人氣:1.44W

視覺藝術形象是基於生活並被主體創造的一種有形或可見的形態,創造藝術形象是區別於科學之反映現實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在造型藝術作品中,視覺形象主要有具象和抽象兩種表現形式。其中具象作品主要運用具象形象敘事,而抽象作品主要運用抽象形象敘事。不管是具象還是抽象,都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其映像,這是由藝術形象之視覺性本質決定的。

視覺藝術形象中具象形象與抽象形象在生活中的映像論文

由於敘述的需要,本文需要構建兩個系統,一個叫做視覺藝術形象體系,它包括藝術形象、具象形象和抽象形象三個元素,在視覺藝術中,形象(英文image,form,figure都含有形象之意)是可視的形狀,模型,形式或狀態,它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主體對客體感知的一種存在,其關鍵特徵是具有可視性和個體的人文精神性。“藝術總是在自己的真實道路上不斷前進的,它表明藝術既不是我們的眼睛看到的現實表象的再現,也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表現,而是真正的現實和真正的生活的表現……它們在造型中難以下定義,但真實可感”。具象形象與抽象形象是視覺藝術形象兩種主要形式。另外一個叫做視覺物象體系,它包括客觀物象,具象物象,抽象物象三個元素,其中客觀物象是指事物本身,具象物象和抽象物象是在視覺器官條件下對客觀物象的反映,其關鍵特徵是可視性和客觀物質性。

在視覺藝術域內,具象是指與現實可視對象從大致相似到極爲相似的形態。抽象是指大幅度偏離或者完全拋棄現實可視對象的外觀的一種形態,是從自然形態提煉、變化出來的形象或形態。抽象注重對事物本質、類型及內在真實的認識和表現,是對可視客觀形象的感知,是從具象中抽離出來的精神載體。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過程中,判斷抽象還是具象是以視覺經驗爲基礎的,如果在人們視覺經驗中缺乏體驗的形態或圖形,往往被認爲是抽象的,反之則被認爲是具象的。需要注意的是,具象不是抽象的起點,具象是對對象細緻解剖的結果,抽象是選取、綜合表象的結果。因此作爲視覺藝術的兩種主要表現方式,它們是並列的關係,只不過它們反映的是不同的美學訴求:具象呈現的是視覺體驗,抽象則表現概念的本質。

基於具象與抽象概念的具象形象與抽象形象也呈現出這種並列關係,而且它們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在視覺藝術形象之中,具象形象一定或多或少的包含着抽象因素,同樣,抽象形象之中一定或多或少包含着具象因素。具象形象建立在對對象細節解剖上,不管其有何等肖似對象,不可能不包含對對象一定程度的偏離。例如中國當代工筆人物畫家李乃蔚的作品,其寫實性很強(足夠具象),但其作品中的線(包括輪廓線),很多是對象所沒有的,那是藝術家抽象出來的,另外,作品的畫面結構也是抽象的。抽象形象無論何等程度偏離現實,一定要藉助於某種可視之形態,抽象大師康定斯基和蒙特裏安的作品也有諸如方形、圓形或類似於現實的某種具象形態。絕對的抽象或具象不存在,假如有所謂極限的具象或者抽象,那麼,從哲學上來講,在視覺器官的條件下它們將會相互走向了對立面。就是說具象走向了抽象,抽象走向了具象。這種關係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其映像。也可以說抽象形象和具象形象其原點還是現實。

我們生活的'星球的一切——高山,湖泊、河流、海洋、樹木、動物……等,我們對此已有先念,其形、其色、其狀已被感知,在我們的大腦中已經有了實物的直觀形式,這種直觀的形式我們暫且曰之具象物象,當我們逐漸遠離地面,這些“具象”逐漸變成可視的點、線、色等等造型語言概念的本身,已經具備抽象性,我們暫且曰之抽象物象,直到最後,我們看到一個充斥藍白色的美麗的球體,原先的造型語言概念已經逐漸變成了不可辨認的簡單的幾何形(球)和色彩的組合——一個抽象的新概念。我們又把這個抽象的概念包裝成一個具象的新事物,名之曰地球,這時的抽象物又轉化爲一個新的具象物象。再逐漸遠離它,這個美麗的球體會在視覺上逐漸變成一個亮或者黑色的點(新的抽象物象)甚至於無。從以上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線索:具象——抽象——再具象(抽象概念包裝後的新事物)——再抽象(視覺意義上的新的造型語言概念)。這條線索反映出具象和抽象之間的關係。這個變化的關鍵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視覺,一個是時間和空間。在這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對象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不管我們如何改變其名稱,不管它處於具象的階段還是抽象階段,改變的只有時間和空間而已。從這兩個事件可以得到兩條規律:一是具象物象和抽象物象反映的仍然是客觀物象之本身。二是具象和抽象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不斷地互相轉化,而且這種轉化有某種遞進或者遞減的關係。這兩條規律在微觀世界也適用。

藝術源於生活,視覺藝術形象的映像即視覺物象,當然具象形象和抽象形象分別映像於具象物象和抽象物象,其區別在於形象更具精神性,而物象則不具備這些。馬克思認爲文學作品是“一定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作爲視覺藝術的形象也和文學形象一樣,也是“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產物”。具象形象固然源於生活,抽象形象也來源於生活。抽象形象是如何源於生活呢?例如蒙特裏安的抽象作品《開花的蘋果樹》,其形象由一棵現實生活中的蘋果樹逐漸抽象變化,最後的形象是充斥於畫面的有秩序而冷靜的水平線和垂直線,這些抽象的形象是包含着藝術家的獨特感受和創作理念的,除去這些形象的主觀因素,其本身在生活物象之中是可以大量找到的,但是生活中的水平線和垂直線僅僅只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和理念的某種啓迪物,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認識到物象本質,然後合理藉助和運用這些抽象物象進行創作,從而把抽象物象轉變成抽象藝術形象,形成抽象藝術作品。

從西方美術發展的歷史看,現代派出現以前,美術作品以具象作品爲主,進入現當代,隨着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現代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看到了以前未曾見過的微觀和宏觀世界,於是抽象藝術盛行。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到科學新發現對抽象藝術發展的推動作用。我們也發現抽象藝術形象原來並不抽象,在我們以前未知的微觀和宏觀世界,原來還有那麼多的生活原型。